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44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包括板体,板体的后侧部通过铰链活动设有盖体,板体顶部的左侧设有一对安装筒,安装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设有绞线机构,绞线机构底部的左端设有驱动机构,安装筒的后部位于板体的顶部设有包覆机构,板体顶部的右侧设有切皮机构,切皮机构的后部位于板体的顶部设有去皮机构,安装筒与切皮机构之间的后部位于板体的顶部设有供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具有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手部健康,防止传统的接电时工作人员需要用手握着工具将电线前端剪过的皮进行环切后并用手扯掉和绞接时工作人员的拇指拧着两根电线进行旋转,会对工作人员的手部造成磨伤,甚至出现水泡等更严重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
本技术涉及电气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
技术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称为电气自动化,它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在电气自动化接电使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及技能。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时,工作人员要先利用工具将两根电线前端包裹电线的绝缘皮剥离,再用手将裸露出的导线进行绞接,然后再拿出绝缘胶带对两根导线的绞接处进行包裹缠绕,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事先准备好接电用的各种工具,然后在进行工作,这些工具零散的放置在包里,使得存放和寻找使用侍奉不便,而且接电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靠双手进行操作,长此以往手部会出现水泡等磨损性伤害,不利用工作人员的手部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后侧部通过铰链活动设有盖体(9),所述板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一对安装筒(2),且安装筒(2)的内部通过轴承(201)设有绞线机构(3),所述绞线机构(3)底部的左端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安装筒(2)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包覆机构(5),所述板体(1)顶部的右侧设有切皮机构(7),且切皮机构(7)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去皮机构(8),所述安装筒(2)与切皮机构(7)之间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供电池(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后侧部通过铰链活动设有盖体(9),所述板体(1)顶部的左侧设有一对安装筒(2),且安装筒(2)的内部通过轴承(201)设有绞线机构(3),所述绞线机构(3)底部的左端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安装筒(2)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包覆机构(5),所述板体(1)顶部的右侧设有切皮机构(7),且切皮机构(7)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去皮机构(8),所述安装筒(2)与切皮机构(7)之间的后部位于板体(1)的顶部设有供电池(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顶部的边沿处开设有开槽(101),所述盖体(9)与板体(1)顶部相对的一面以及边缘分别设有海绵(902)与凸起(901),所述开槽(101)与凸起(901)皆呈矩形状,且凸起(901)卡接在开槽(1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机构(3)包括通过轴承(201)设置于安装筒(2)内部的绞线管(301),且绞线管(301)的顶部位于安装筒(2)的一侧通过螺纹贯穿设有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的输出端位于绞线管(301)的内部活动设有固定块(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接电辅助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2)的顶部贯穿设有开口(202),且开口(202)延伸至绞线管(30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