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插拔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6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耐插拔连接器。所述安装架包括从前侧面向内延伸的插接槽、分别从安装架两侧壁向内延伸连通插接槽的连通槽以及从安装架后侧面延伸连通插接槽的至少两个供于引脚插入的安装通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顶面设置有凸起的筋位块,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延伸穿过连通槽的弹性抵接块,安装架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所述外壳体的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限位凹槽的弯折抵紧块。在插接槽的内顶面凸起设置筋位块,起到防呆的同时增强了插接槽的强度,降低出现微变形的情况,同时引脚和安装通槽均采用方形设置,且是过盈配合,有效防止了引脚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插拔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连接器
,尤其是指一种耐插拔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连接器的日常使用中,不少连接器需要经常插拔使用,而在这种高强度的插拔使用过程中,连接器的插接槽会因为强度不够出现微变形,导致后续插拔出现摩擦增强导致难插拔的情况,同时传输引脚在高强度的插拔过程中也会出现松动,导致出现传输异常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插拔连接器,在插接槽的内顶面凸起设置筋位块,起到防呆的同时增强了插接槽的强度,降低出现微变形的情况,同时引脚和安装通槽均采用方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插拔连接器,包括安装架(1)、装设于安装架(1)的引脚(2)以及套装于安装架(1)的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从前侧面向内延伸的插接槽(11)、分别从安装架(1)两侧壁向内延伸连通插接槽(11)的连通槽(12)以及从安装架(1)后侧面延伸连通插接槽(11)的至少两个供于引脚(2)插入的安装通槽(13),所述插接槽(11)的内顶面设置有凸起的筋位块(14),所述外壳体(3)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延伸穿过连通槽(12)的弹性抵接块(31),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5),外壳体(3)的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限位凹槽(15)的弯折抵紧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耐插拔连接器,包括安装架(1)、装设于安装架(1)的引脚(2)以及套装于安装架(1)的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从前侧面向内延伸的插接槽(11)、分别从安装架(1)两侧壁向内延伸连通插接槽(11)的连通槽(12)以及从安装架(1)后侧面延伸连通插接槽(11)的至少两个供于引脚(2)插入的安装通槽(13),所述插接槽(11)的内顶面设置有凸起的筋位块(14),所述外壳体(3)的两侧壁均设置有延伸穿过连通槽(12)的弹性抵接块(31),所述安装架(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凹槽(15),外壳体(3)的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限位凹槽(15)的弯折抵紧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插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槽(13)和引脚(2)的截面形状均为四边形,所述引脚(2)与安装通槽(13)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插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筋位块(14)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筋位块(14)均从插接槽(11)的内顶面凸出设置,该两个筋位块(14)从插接槽(11)的开口处向后延伸至插接槽(11)的内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嘉盛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