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秀芳专利>正文

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58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包括内齿圈、主动轴、主动齿轮和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微景观模型组件;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安装基体上;所述主动轴与内齿圈同轴,主动轴穿入所述内齿圈,并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于内齿圈内,并固定于所述主动轴的内端;每组所述微景观模型组件包括行星齿轮、从动轴和微景观模型,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圈之间,且所述内齿圈与行星齿轮的直径比为偶数,所述从动轴同轴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上,所述微景观模型固定于所述从动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静态模型转动换位,使得其具备一定的动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
本技术涉及微景观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
技术介绍
微景观模型,是指将现实中的场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并用材料制作出来,向观众展示的模型。目前,市场上的微景观模型普遍都是固定的、不可旋转的,无法实现静态模型转动换位,不具备动态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以实现静态模型转动换位,使得其具备一定的动态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安装基体上;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内齿圈同轴,主动轴穿入所述内齿圈,并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于内齿圈内,并固定于所述主动轴的内端;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微景观模型组件,每组所述微景观模型组件包括行星齿轮、从动轴和微景观模型,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圈之间,且所述内齿圈与行星齿轮的直径比为偶数,所述从动轴同轴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上,所述微景观模型固定于所述从动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进一步地,还包括透明瓶体,所述透明瓶体横向设置,所述安装基体为固定于所述透明瓶体的瓶口处的瓶塞,所述微景观模型设于所述透明瓶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进一步地,其中一组微景观模型为亚特兰蒂斯景观模型,另一组微景观模型为现代城市景观模型,透明瓶体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液体。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瓶体为透明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的外端连接有驱动部,以通过所述驱动部手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主动轴的外端设有可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的插头。进一步地,所述插槽为十字插槽,所述插头为十字插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为蝶形板、转轮或旋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申请可通过主动轴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驱动行星齿轮转动,在内齿圈的作用下,行星齿轮产生自转和公转,由于内齿圈与行星齿轮的直径比为偶数,行星齿轮公转0.5圈,行星齿轮自转n圈(这里的n为整数),使得上下的微景观模型转动换位后,均能够保持正立,不会发生倒立,综上,本申请实现了静态模型转动换位,使得其具备一定的动态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隐藏透明瓶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内齿圈;20-主动轴;21-插头;30-主动齿轮;40-微景观模型组件;41-行星齿轮;42-从动轴;43-微景观模型;50-透明瓶体;51-瓶塞;52-液体;60-底座;70-驱动部;71-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包括内齿圈10、主动轴20、主动齿轮30以及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微景观模型组件40。内齿圈10固定于安装基体上,主动轴20与内齿圈10同轴,主动轴20穿入内齿圈10,并与安装基体转动连接,主动齿轮30同轴设于内齿圈10内,并固定于主动轴20的内端。每组微景观模型组件40包括行星齿轮41、从动轴42和微景观模型43,行星齿轮41啮合于主动齿轮30与内齿圈10之间,且内齿圈10与行星齿轮41的直径比为偶数,从动轴42同轴固定于行星齿轮41上,微景观模型43固定于从动轴42远离行星齿轮41的一端。本申请可通过主动轴20驱动主动齿轮30转动,主动齿轮30驱动行星齿轮41转动,在内齿圈10的作用下,行星齿轮41产生自转和公转,由于内齿圈10与行星齿轮41的直径比为偶数,行星齿轮41公转0.5圈,行星齿轮41自转n圈(这里的n为整数),使得上下的微景观模型43转动换位后,均能够保持正立,不会发生倒立,综上,本申请实现了静态模型转动换位,使得其具备一定的动态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上述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43还包括透明瓶体50,透明瓶体50具体可采用透明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等,透明瓶体50横向设置,安装基体为固定于透明瓶体50的瓶口处的瓶塞51,微景观模型43设于透明瓶体50内,透过透明瓶体50可欣赏其内部的微景观模型43。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瓶体50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0,使得透明瓶体50可以通过底座60平放在平面上展示。作为一种具体的示例,其中一组微景观模型43为亚特兰蒂斯景观模型,另一组微景观模型43为现代城市景观模型,透明瓶体50的内部的底部设有液体52,通过主动轴20驱动透明瓶体50内的两组微景观模型43交替转动,表现出亚特兰蒂斯沉入水底,现代城市出现的景观,使景观模型产生一定的动态性,并与所描述主题更加相符,与静态产品相比其审美性与象征性意义皆有提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对透明瓶体50内的模型进行更换,透明瓶体50内的溶液亦可以改用塑料泡沫、砂砾等符合主题的填充物,以此来整体改变设计品的主题及应用、摆放场景。参照图4,主动轴20的外端连接有驱动部70,以通过驱动部70手动驱动主动轴20转动,这里的驱动部70可为蝶形板、转轮或旋钮等部件。为了便于连接驱动部70和主动轴20,驱动部70的一端设置有插槽71,主动轴20的外端设有可与插槽71插接配合的插头21。优选地,插槽71为十字插槽71,插头21为十字插头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安装基体上;/n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内齿圈同轴,主动轴穿入所述内齿圈,并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连接;/n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于内齿圈内,并固定于所述主动轴的内端;/n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微景观模型组件,每组所述微景观模型组件包括行星齿轮、从动轴和微景观模型,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圈之间,且所述内齿圈与行星齿轮的直径比为偶数,所述从动轴同轴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上,所述微景观模型固定于所述从动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齿圈,所述内齿圈固定于安装基体上;
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内齿圈同轴,主动轴穿入所述内齿圈,并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连接;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同轴设于内齿圈内,并固定于所述主动轴的内端;
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微景观模型组件,每组所述微景观模型组件包括行星齿轮、从动轴和微景观模型,所述行星齿轮啮合于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圈之间,且所述内齿圈与行星齿轮的直径比为偶数,所述从动轴同轴固定于所述行星齿轮上,所述微景观模型固定于所述从动轴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瓶体,所述透明瓶体横向设置,所述安装基体为固定于所述透明瓶体的瓶口处的瓶塞,所述微景观模型设于所述透明瓶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微景观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秀芳杨港辉张秉丁
申请(专利权)人:付秀芳杨港辉张秉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