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3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包括夹持板;电极板,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所有所述第一电极线并联连接后与电源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电极线并联连接后与电源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极板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一侧,且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夹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电极板上的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分别对应于待测试COF基板的线路,由于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间隔设置,且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分别并联后与电源连接,当待测试COF基板上任意相邻的线路短路后,均导致电源两端短路从而产生报警,可以实现COF基板的短路测试以及避免COF基板因存在附着物而导致误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
技术介绍
COF(ChipOnFlex,or,ChipOnFilm),常称覆晶薄膜,是将集成电路(IC)固定在柔性线路板上的晶粒软膜构装技术,运用软质附加电路板作为封装芯片载体将芯片与软性基板电路结合,或者单指未封装芯片的软质附加电路板。随着线路板集成度的提高,COF基板上的线路越来越细密,达到微米等级。传统的COF基板测试一般通过探针或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进行短路测试,但是由于COF基板的线路越来越细密,而探针的直径较大,导致无法下针测试,而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在对COF基板进行短路检测时,容易因COF基板上存在附着物,例如灰尘颗粒,而导致误报警,检测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能够提高细密线路COF基板的短路测试精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包括夹持板;电极板,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所有所述第一电极线并联连接后与电源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电极线并联连接后与电源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极板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一侧,且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夹持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极板上的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分别对应于待测试COF基板的线路,由于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间隔设置,且第一电极线和第二电极线分别并联后与电源连接,当待测试COF基板上任意相邻的线路短路后,均导致电源两端短路从而产生报警,可以实现COF基板的短路测试以及避免COF基板因存在附着物而导致误报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极板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的隔离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极板为刚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均设置在所述电极板的底层,所述电极板的顶层设置有第一走线和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二走线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极板上的导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线和所述第二电极线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还包括导向支架,所述电极板安装在所述导向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导向支架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支架包括导向框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导向框上,所述电极板安装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性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板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示出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包括夹持板100和电极板200;电极板200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所有第一电极线21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有第二电极线22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电极板200设置在夹持板100一侧,且电极板200和夹持板100之间设置有间隙,待测试COF基板400能够插入该间隙,并与电极板200接触连接。由于待测试COF基板400上的细密线路410通常是导电的平直线路,且相邻的线路之间相互平行,电极板200上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分别间隔对应于待测试COF基板400的细密线路410,由于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间隔设置,且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分别并联后与电源300连接,当待测试COF基板400上任意相邻的线路短路后,均导致电源300两端短路从而产生报警,可以实现COF基板的短路测试,而COF基板表面的附着物,例如灰尘颗粒,不具备导电性能,不会导致COF基板上相邻线路短路,有利于避免COF基板因存在附着物而导致误报警。应当想到的是,为了便于观察测试结果,电源300上可以设置不同的状态指示灯310,并根据状态指示灯310的相应状态来显示测试结果。请参照图2,为了避免电极板200上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短路而导致测试结果错误,电极板200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的隔离带230,隔离带230具体可以采用阻焊形成的条形区域,通过隔离带230对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进行隔离,间接增大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之间的间距,有利于防止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短路。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板200为刚性电路板,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均设置在电极板200的底层,电极板200的顶层设置有第一走线240和第二走线250,第一走线240和第二走线250分别通过设置在电极板200上的导通孔与对应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电性连接。采用刚性电路板便于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的制作,且刚性电路板具有一定的硬度,无需设置额外的支撑板来支撑电极板200,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请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还包括导向支架500,电极板200安装在导向支架500上,并通过导向支架500靠近或远离夹持板100。根据不同COF基板的测试需求,通过导向支架500实现电极板200和夹持板100之间的间隙可调,有利于适应不同类型的待测试COF基板400。具体的,导向支架500包括导向框510和导向杆520,导向杆520安装在导向框5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持板(100);/n电极板(200),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所有所述第一电极线(21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电极线(22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极板(200)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00)一侧,且所述电极板(200)和所述夹持板(100)之间设置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板(100);
电极板(200),间隔设置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线(210)和第二电极线(220),所有所述第一电极线(21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一端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电极线(220)并联连接后与电源(300)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极板(200)设置在所述夹持板(100)一侧,且所述电极板(200)和所述夹持板(100)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200)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线(210)和所述第二电极线(220)的隔离带(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细密线路COF基板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200)为刚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电极线(210)和所述第二电极线(220)均设置在所述电极板(200)的底层,所述电极板(200)的顶层设置有第一走线(240)和第二走线(250),所述第一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辉蒋有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海迅软性多层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