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24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其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罐体侧部的通孔和呈“L”形设置的取样管,取样管包括转动嵌设在通孔内的水平管和垂直于水平管的转动管,水平管的一端固定连通于转动管并位于罐体内的溶液中,水平管远离于转动管的一端从通孔内穿出并安装有阀门,且该端的下方设有支架,支架上放置有取样杯。旋转水平管即可改变转动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因水平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的溶液中,故开启阀门后,罐体内的溶液将通过转动管和水平管流入到取样杯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行多位置取样,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反应罐是化学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基础设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了检测物料是否反应完全,需要通过取样装置及时对反应罐内的溶液进行取样检测。现有反应罐包括具有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罐体,出料管上安装有密封阀,取样口一般是设在反应罐底部的,这样是为了方便取样。但是,由于罐体内部物料受搅拌、温度等因素影响,使得罐体内的物料并不能全部同时达到要求指标,故只对罐体单一位置的物料进行取样检测,则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装置,能够进行多位置取样,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取样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罐体侧部的通孔和呈“L”形设置的取样管,取样管包括转动嵌设在通孔内的水平管和垂直于水平管的转动管,水平管的一端固定连通于转动管并位于罐体内的溶液中,水平管远离于转动管的一端从通孔内穿出并安装有阀门,且该端的下方设有支架,支架上放置有取样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水平管即可改变转动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因水平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的溶液中,故开启阀门后,罐体内的溶液将通过转动管和水平管流入到取样杯内,故本装置能够进行多位置取样,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管远离于转动管的一端上固定连通有平行于转动管的出样管,取样杯在支架上放置有多组,取样杯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水平管的轴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出样管平行于转动管,故根据出样管的位置即可确定转动管在罐体内所处的位置,操作方便;当转动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出样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也将发生改变,从而使得从不同位置流出的溶液能够流入到不同的取样杯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样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支架上放置有位于取样杯一侧的废液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取样之前,先将软管转动至废液盒的正上方,然后开启阀门,此时罐体内的溶液将进入到取样管内,并将上次取样时残留在取样管内的溶液冲刷至废液盒内,使得上次取样的溶液不易影响本次的取样;之后将软管转动至取样杯的正上方,即可进行本次的取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位于水平管下方的扇形环,水平管上设有限位件和促使限位件抵紧于扇形环内壁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件和水平管的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将促使限位件抵紧于扇形环的内壁,故在无人为施力的情况下,水平管将不易转动,从而提高了取样管在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扇形环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供限位件卡接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件将卡接在卡接槽内,使得水平管不易随意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取样管在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件呈球状设置,每一卡接槽的深度均小于限位件的半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多位置取样时,先旋转水平管使得限位件抵紧于卡接槽的槽壁,此时弹簧将被压缩并促使限位件脱离于卡接槽;待水平管转动使得限位件对应于下一卡接槽时,弹簧将回复至自然状态并促使限位件卡接在该卡接槽内,故弹簧与卡接件的配合,既保证了取样管在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又便于取样管转动更换取样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管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杆,限位件上开设有供限位杆滑动嵌设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限位件仅可沿限位杆轴向滑动,避免了限位件晃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取样管在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管上固定有转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转盘即可促使水平管转动,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取样管、阀门和取样杯的设置,旋转水平管即可改变转动管远离于水平管的一端所处的位置,罐体内的溶液将通过转动管和水平管流入到取样杯内,故本装置能够进行多位置取样,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出样管的设置,通过旋转水平管即可使得从不同位置流出的溶液能够流入到不同的取样杯内;3.软管和废液盒的设置,使得罐体内的溶液能够将上次取样时残留在取样管内的溶液冲刷至废液盒内,故上次取样的溶液不易影响本次的取样;4.扇形环、限位件和弹簧的设置,使得水平管不易转动,从而提高了取样管在取样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表示取样管和罐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11、通孔;2、取样管;21、水平管;22、转动管;23、阀门;24、出样管;25、软管;26、转盘;3、支架;31、取样杯;32、废液盒;4、扇形环;41、卡接槽;42、限位件;43、弹簧;44、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取样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罐体1侧部的通孔11和呈“L”形设置的取样管2,取样管2包括转动嵌设在通孔11内的水平管21和垂直于水平管21的转动管22,水平管21的一端固定连通于转动管22并位于罐体1内的溶液中,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从通孔11内穿出并安装有阀门23。旋转水平管21即可改变转动管22远离于水平管21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开启阀门23后,罐体1内的溶液将通过转动管22和水平管21流出,故本装置能够进行多位置取样,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图2所示,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的下方设有支架3,支架3上放置有多组取样杯31,取样杯31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水平管21的轴向;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上固定连通有平行于转动管22的出样管24。当转动管22远离于水平管21的一端所处的位置发生改变后,出样管24远离于水平管21的一端所处的位置也将发生改变,从而使得从不同位置流出的溶液能够流入到不同的取样杯31内。如图2所示,出样管24远离于水平管2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25,支架3上放置有位于取样杯31一侧的废液盒32,在进行取样之前,先将软管25转动至废液盒32的正上方,然后开启阀门23,此时罐体1内的溶液将进入到取样管2内,并将上次取样时残留在取样管2内的溶液冲刷至废液盒32内,使得上次取样的溶液不易影响本次的取样。如图2所示,水平管21上固定有转盘26,通过转盘26将便于旋转水平管21。支架3上固定有位于水平管21下方的扇形环4,扇形环4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卡接槽41;水平管21上设有限位件42和弹簧43,弹簧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件42和水平管21的外壁,当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罐体(1)侧部的通孔(11)和呈“L”形设置的取样管(2),取样管(2)包括转动嵌设在通孔(11)内的水平管(21)和垂直于水平管(21)的转动管(22),水平管(21)的一端固定连通于转动管(22)并位于罐体(1)内的溶液中,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从通孔(11)内穿出并安装有阀门(23),且该端的下方设有支架(3),支架(3)上放置有取样杯(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于罐体(1)侧部的通孔(11)和呈“L”形设置的取样管(2),取样管(2)包括转动嵌设在通孔(11)内的水平管(21)和垂直于水平管(21)的转动管(22),水平管(21)的一端固定连通于转动管(22)并位于罐体(1)内的溶液中,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从通孔(11)内穿出并安装有阀门(23),且该端的下方设有支架(3),支架(3)上放置有取样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管(21)远离于转动管(22)的一端上固定连通有平行于转动管(22)的出样管(24),取样杯(31)在支架(3)上放置有多组,取样杯(31)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水平管(21)的轴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样管(24)远离于水平管(2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软管(25),支架(3)上放置有位于取样杯(31)一侧的废液盒(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