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13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该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装置和地面收发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移动配合的激光扫描仪,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平行;所述地面收发装置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仪与所述地面收发装置线性连接。该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能够在无人情况下对特定地段的曲线轨道表面磨耗进行长期实时的非接触式、周期性测量,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效率,而且节约人力成本,避免人为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长期采用单一车辆、统一轴重、同一速度通过曲线地段,导致曲线地段钢轨出现不同程度的磨耗。钢轨磨耗会加剧轮轨振动,产生啸叫等噪声,导致车辆部件伤损、轨道部件损坏,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经验积累,以轨面管理为核心的钢轨磨耗监测愈加重要。城市轨道交通曲线多,特别是采用了较多小半径曲线,导致曲线地段钢轨磨耗检测工作量大、责任重、频次高。目前,钢轨磨耗检测主要采用磨耗尺、波磨尺、钢轨廓型仪、移动式钢轨廓型小车等设备,现有的这些检测设备都需要技术人员携带至现场进行测量,检测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做到长期监测。而且,现有检测设备大都采用接触式测量,接触式测量结果容易受操作方式、设备精度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能够在无人情况下对特定曲线地段轨道表面磨耗情况进行长期监测。(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装置和地面收发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移动配合的激光扫描仪,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平行;所述地面收发装置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仪与所述地面收发装置线性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激光扫描仪相配合的钢轨定位装置,所述钢轨定位装置包括反射镜;所述曲线段轨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曲线段钢轨,所述钢轨定位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曲线段钢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钢轨定位装置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底座安装于两个所述曲线段钢轨之间的道床上。具体地,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一个所述滑道,所述滑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扫描仪。具体地,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滑道,每个所述滑道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激光扫描仪;各所述滑道沿所述曲线段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滑道为滑槽,所述激光扫描仪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滑槽滚动配合。具体地,所述激光扫描仪设有驱动所述滚轮沿所述滑槽滚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地面收发装置线性连接。具体地,所述监测装置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曲线段轨道的高度。具体地,所述滑道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件。具体地,还包括远程终端,所述地面收发装置与所述远程终端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通过在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分别设置滑道,使该滑道与曲线段轨道相平行,通过在滑道上设置激光扫描仪,使该激光扫描仪能够沿滑道进行移动,从而使激光扫描仪能够对特定位置的曲线段轨道的钢轨表面进行扫描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实时传递至地面收发装置,同时通过地面收发装置能够控制激光扫描仪定期进行检测操作,由此,通过该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能够在无人情况下对特定地段的曲线轨道表面磨耗进行长期实时的非接触式、周期性测量,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效率,而且节约人力成本,避免人为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一组监测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组监测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钢轨定位装置的主视结构图;图6是钢轨定位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中:1:地面收发装置;2:滑道;3:激光扫描仪;4:曲线段钢轨;5:隧道;6:钢轨定位装置;61:反射镜;62:底座;63: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装置和地面收发装置1,其中监测装置设有两组,两组监测装置对应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也即,曲线段轨道位于两组监测装置之间。每组监测装置分别包括滑道2以及与滑道2移动配合的激光扫描仪3,滑道2与曲线段轨道平行设置,并且激光扫描仪3的扫描端与曲线段轨道相对应。也即,激光扫描仪3能够沿滑道2进行移动,激光扫描仪3通过发射激光束扫描曲线段轨道的表面,激光扫描仪3通过在滑道2上的移动,能够获取特定位置的曲线段轨道的表面检测数据,实现了无接触高精度测量。地面收发装置1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外围,可以将地面收发装置1安装在滑道2与曲线段轨道之间的地面上,各激光扫描仪3分别与地面收发装置1线性连接。其中,地面收发装置1能够实时接收各激光扫描仪3的检测数据并存储,同时,通过地面收发装置1能够分别向各激光扫描仪3发送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各激光扫描仪3的工作状态,从而在长时间内控制各激光扫描仪3进行定期检测操作,实现了对曲线段轨道的周期性测量。由此,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能够在无人情况下对特定地段的曲线轨道表面的磨耗情况进行长期实时的非接触式、周期性测量,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以及测量效率,而且无需人员现场测量,节约了人力成本,避免人为误差。具体来说,曲线段轨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曲线段钢轨4,两组监测装置分别与两个曲线段钢轨4一一对应,也即,一组监测装置对应检测一个曲线段钢轨4。由于两组监测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曲线段钢轨4的外围,从而在不影响轨道车辆运行的前提下分别对两个曲线段钢轨4的表面进行检测。具体来说,每组监测装置的设置位置分别高于曲线段钢轨4的高度,从而能够通过激光扫描仪3精确扫描各曲线段钢轨4的廓形。具体来说,曲线段轨道设置于隧道5中,各滑道2分别安装在隧道5的内侧壁上。具体来说,对应每个曲线段钢轨4进行检测的每组监测装置中,滑道2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或多个。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每组监测装置分别包括一个滑道2,在该滑道2上设有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激光扫描仪3,各激光扫描仪3分别与该滑道2移动配合。其中,各激光扫描仪3分别在滑道2的特定长度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从而确保各激光扫描仪3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也即,每个激光扫描仪3对应曲线段钢轨4上的一段特定位置进行检测。如图3所示,对应一个曲线段钢轨4的一组监测装置包括一个滑道2,在该滑道2上设有三个激光扫描仪3。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每组监测装置分别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道2,每个滑道2上对应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装置和地面收发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移动配合的激光扫描仪,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平行;所述地面收发装置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仪与所述地面收发装置线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装置和地面收发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曲线段轨道的两侧外围,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滑道以及与所述滑道移动配合的激光扫描仪,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平行;所述地面收发装置设置于所述滑道与所述曲线段轨道之间,所述激光扫描仪与所述地面收发装置线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激光扫描仪相配合的钢轨定位装置,所述钢轨定位装置包括反射镜;所述曲线段轨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曲线段钢轨,所述钢轨定位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曲线段钢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定位装置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架,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底座安装于两个所述曲线段钢轨之间的道床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段轨道表面磨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监测装置分别包括一个所述滑道,所述滑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激光扫描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飞石熠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