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
本技术属于固态储热
,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固态储热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电储热系统,利用低谷电、弃风、弃光、弃水电能,将有效能源转化为热能储存在固态储热材料中,并持续向采暖系统或热水系统释放,是一种新型清洁热源。该装置在运行期间,蓄放热过程中储热墙在一定周期内升降温。目前该装置的通流结构为直线型,属于前进后出型,且换热器、风机和储热墙之间采用上下层叠布置。装置进行一次放热时,冷风从前端进风口进入储热墙,固态储热材料对冷风进行加热,逐步升温后变成热风,从后端出风口进入汽水换热器进行放热,风与储热墙前端至后端的温差逐步降低,传换热效果降低,一次放热后储热墙内纵向存在温度梯度,温度场不均匀。一次放热后,装置重新蓄热,储热墙温度较高的区域会较快达到设定加热温度,装置保护系统会自动停止蓄热工作,储热墙温度较低的区域无法继续蓄热,导致装置蓄热能力下降。同时,储热墙长期处于温度场不均匀的状态,对固态储热材料的整体可靠性和寿命都会带来一定影响。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温层(4)、隔板(2)、储热砖(1)、风机(5)和换热器(6),隔板(2)、储热砖(1)、风机(5)和换热器(6)均位于保温层(4)内,储热砖(1)堆叠在一起形成形成两组储热墙,两组储热墙中间用隔板(2)隔开,每组储热墙内设有多个中空腔,两组储热墙内的中空腔连通形成多个U型的通道(7),U型的通道(7)的入口设有风机(5),U型的通道(7)的出口与换热器(6)的入口连通,换热器(6)的出口与风机(5)的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储热装置上的U型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保温层(4)、隔板(2)、储热砖(1)、风机(5)和换热器(6),隔板(2)、储热砖(1)、风机(5)和换热器(6)均位于保温层(4)内,储热砖(1)堆叠在一起形成形成两组储热墙,两组储热墙中间用隔板(2)隔开,每组储热墙内设有多个中空腔,两组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浩男,王佳典,刘云亮,朱瑞,赵思聪,刘俊良,李思,任天翔,马兴宇,刘长江,杨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