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蓄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09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相蓄冷器。该固相蓄冷器包括:固相蓄冷器罐体、进气管路和多孔导流器,其中,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进口连接,所述多孔导流器设置在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所述进口处,并且所述多孔导流器能够将经过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内的气流朝着多个方向引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相蓄冷器,通过设计了一种多孔导流器,实现了固相蓄冷器入口处低温气流的均匀分布和混合,从而使得固相蓄冷器中同一截面的温度均匀化,提高了蓄冷器效率,进而提高了液态空气储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相蓄冷器
本技术涉及储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相蓄冷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大,电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液态空气储能可实现大规模长时储能,其中蓄冷效率是影响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固相蓄冷是一种可行的高效蓄冷技术,但是目前对固相蓄冷技术的研究多集中于流程的优化,填充材料的选择以及填充结构的设计等方面,鲜有针对固相蓄冷器进口低温气流均布的研究。而在固相蓄冷器中,使低温气流由进口均匀进入系统尤为重要,如果低温气流大部分集中于固相蓄冷器中心部分,固相蓄冷器外侧的固相蓄冷介质温度变化将会变得更加缓慢,容易造成固相蓄冷器死区,且使得固相蓄冷器的利用率减小。而且,随着蓄冷量增加,固相蓄冷器直径增大,相应的低温气流在径向分布更加不均匀,因此更需要合适的低温气流均布装置。固相蓄冷器的入口低温气流均布装置对改善固相蓄冷器的温度均布和提高固相蓄冷器的体积利用率至关重要。在现有的固相蓄冷器中,入口封头段通常会设置一块圆形筛板,主要作用为支撑固相蓄冷器中填充的固相蓄冷材料,使其不能落入管道中堵塞管路,同时起到部分均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蓄冷器罐体、进气管路和多孔导流器,/n其中,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进口连接,所述多孔导流器设置在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所述进口处,并且所述多孔导流器能够将经过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内的气流朝着多个方向引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蓄冷器罐体、进气管路和多孔导流器,
其中,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进口连接,所述多孔导流器设置在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的所述进口处,并且所述多孔导流器能够将经过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内的气流朝着多个方向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封盖,所述多孔封盖设置在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中并位于所述多孔导流器的上方,且所述多孔封盖向背离所述多孔导流器的方向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相蓄冷材料,所述固相蓄冷材料容纳在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中并位于所述多孔封盖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流器为锥体结构,所述锥体结构的锥顶角朝向进气方向设置,所述锥体结构的一部分侧壁位于所述固相蓄冷器罐体内,另一部分侧壁位于所述进气管路中,且所述锥体结构的侧壁和底面均设置有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相蓄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流器为圆台体结构,所述圆台体结构的第一底面朝向进气方向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伟郭璐娜王俊杰安保林陈六彪高诏诏许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