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它包括换球箱体;换球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连通的且用于与蓄热室底部卸料口对应连通的导流箱;换球箱体的底部设有导向斜板;导向斜板的底端与换球箱体底端设有的出料管相互连通。换球箱体用来集中收集蓄热球,并将蓄热球从出料管排出,从传统的顶部人工掏取,改变为现在的底部自然下落排出,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的快速操作。导流箱用于卸料口与换球箱体之间的连通,当蓄热球自然下落后,会有一部分蓄热球滞留在蓄热室底部,此时打开箱盖,由工人站在站台上利用工具将剩余的蓄热球掏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
本技术属于燃烧炉配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我公司有七台熔炼炉全部采用巴陵炉窑生产的不对称式三蓄热箱式烧嘴熔炼系统,此熔炼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燃气热能利用率高,能耗低。但是,本熔炼系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蓄热箱位于炉子的顶部,蓄热箱内蓄热球的量为普通蓄热箱的两倍,并且每组燃烧系统有三个蓄热箱,比传统的蓄热室燃烧系统多一个蓄热箱,这就意味着每台炉子我公司的蓄热量是普通炉子的三倍;每次更换蓄热球时员工只能置于炉顶上方进行手动的掏动提取作业,即手工逐次将蓄热室内的蓄热球掏取提出,效率十分低下。另外,蓄热球的温度在200-300度,加上蓄热箱内粉尘大,导致员工换球过程中作业环境极差,扬尘飞溅温度高,且劳动强度极高。并且,整个换球作业的时间很长,员工需要多人交替作业。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空间小高度高极易出现烫伤磕碰或跌落等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秩序和员工的人身安全,故换蓄热球的工作环节成为每个员工心中的一道阴影,员工都不愿意从事此项操作。因此,设计制作一套快速换球装置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换球过程繁琐不便、安全性低和劳动强度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其要点是它包括换球箱体;所述换球箱体的顶部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且用于与蓄热室底部卸料口对应连通的导流箱;所述换球箱体的底部设有导向斜板;所述导向斜板的底端与所述换球箱体底端设有的出料管相互连通。为了便于掏取蓄热球,所述导流箱的顶部设有通过合页进行活动开启的箱盖;所述箱盖的开合处与所述蓄热室底部卸料口的中心处相互对应。为了便于人工操作,所述换球箱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蓄热室固定连接的站台。本技术结构合理,换球箱体用来集中收集蓄热球,并将蓄热球从出料管排出,从传统的顶部人工掏取,改变为现在的底部自然下落排出,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的快速操作。导流箱用于卸料口与换球箱体之间的连通,当蓄热球自然下落后,会有一部分蓄热球滞留在蓄热室底部,此时打开箱盖,由工人站在站台上利用工具将剩余的蓄热球掏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与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优点如下:一、员工劳动强度得到质的降低,作业环境也比以前得到显著的改善,少有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主要是工人的作业环境温度得到改善,无需站在高处冒着高温操作。二、换球效率大幅度提高,每次换球时间由原来的至少十个小时变为现在的最多两个小时,换球人员由原来的8-10人协同交替作业变为现在的最多3人即可,人工成本也得到了显著降低。三、降低了员工在换球作业过程中的烫伤和碰伤的安全隐患。四、为生产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每月可多挤出接近一天的生产时间,效益也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右视图。图中1、换球箱体2、导向斜板3、站台4、出料管5、导流箱6、箱盖7、合页8、蓄热室9、卸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它包括换球箱体1;所述换球箱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且用于与蓄热室8底部卸料口9对应连通的导流箱;所述换球箱体1的底部设有导向斜板2;所述导向斜板2的底端与所述换球箱体1底端设有的出料管4相互连通。为了便于掏取蓄热球,所述导流箱5的顶部设有通过合页7进行活动开启的箱盖6;所述箱盖6的开合处与所述蓄热室8底部卸料口9的中心处相互对应。为了便于人工操作,所述换球箱体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蓄热室8固定连接的站台3。工作原理:工人将卸料口上的阀门打开后,蓄热球自然滚落集中收集即可。换球箱体用来集中收集蓄热球,并将蓄热球从出料管排出,从传统的顶部人工掏取,改变为现在的底部自然下落排出,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的快速操作。导流箱用于卸料口与换球箱体之间的连通,当蓄热球自然下落后,会有一部分剩余的蓄热球滞留在蓄热室底部,此时打开箱盖,由工人站在站台上利用工具将剩余的蓄热球掏出即可,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实现了快速将蓄热球扒出,解决了在换球过程中高位定置操作不便的不利因素。将原来的换球过程为人工操作向上“掏球”变为现在的自然向外滚落“放球”,极大地提升了扒球的效率,由以前的多人轮番上阵操作变为现在的单人放球操作效率明显提升。实现了一个结构简单合理的设备为一台炉子三组蓄热箱同时共同使用的目的。本技术与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优点如下:一、员工劳动强度得到质的降低,作业环境也比以前得到显著的改善,少有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主要是工人的作业环境温度得到改善,无需站在高处冒着高温操作。二、换球效率大幅度提高,每次换球时间由原来的至少十个小时变为现在的最多两个小时,换球人员由原来的8-10人协同交替作业变为现在的最多3人即可,人工成本也得到了显著降低。三、降低了员工在换球作业过程中的烫伤和碰伤的安全隐患。四、为生产赢得了更多的宝贵时间,每月可多挤出接近一天的生产时间,效益也得到了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换球箱体(1);/n所述换球箱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且用于与蓄热室(8)底部卸料口(9)对应连通的导流箱;/n所述换球箱体(1)的底部设有导向斜板(2);所述导向斜板(2)的底端与所述换球箱体(1)底端设有的出料管(4)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热式燃烧炉的快速换球平台,其特征是:它包括换球箱体(1);
所述换球箱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且用于与蓄热室(8)底部卸料口(9)对应连通的导流箱;
所述换球箱体(1)的底部设有导向斜板(2);所述导向斜板(2)的底端与所述换球箱体(1)底端设有的出料管(4)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炎军,王永利,王加金,王文富,王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