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06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其主要包括控制器,及依次连接的原料输送设备、包膜设备、输送装置、烘干设备、冷却设备及自动定量包装设备,其中,烘干设备包括呈中空柱状的筒体,及设于筒体内壁上的、并沿筒体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扬料板组件,该扬料板组件包括弯折角度不同的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及第三扬料板,且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及第三扬料板三个为一组,并沿筒体的内壁周向依次排列并均匀设置,第一扬料板的弯折夹角为90°,第二扬料板的弯折夹角为110°,第一扬料板的弯折夹角为1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可提高肥料的烘干效果及肥料的制备效率,从而可提升肥料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肥料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肥料工业的发展,农业对肥料的工艺要求也在提高,普通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无机肥不包膜,难以使其中的生物菌在包膜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长时间存活,如: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酒红土褐链霉菌有效存活,大大降低了生物菌繁殖量及蛋白质营养量,从而降低植物对肥料中所需营养的吸收率,导致微生物肥料在生产、运输、应用、保存上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尤其在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对肥料的含水率控制比较严格,因而需要对肥料进行烘干处理,以防止肥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影响肥料的使用性能。而一般的烘干滚筒用于烘干颗粒状肥料时,通过烘干滚筒内的扬料板提升和抛洒物料,使得肥料能够与烘干滚筒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物料的烘干。由于热空气从烘干滚筒的一端的中心沿轴向通入,大量热空气在烘干滚筒的中心区域以较高流速通过,不能与物流进行充分热交换,导致烘干效率较低且造成热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以可提高肥料的烘干效果,从而提升肥料的制造品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还包括:原料输送设备,所述原料输送设备为皮带输送机,以构成对肥料原料的输送;包膜设备,设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的下游,以承接由所述原料输送设备输送的肥料原料,于所述包膜设备上还设有定量添加营养包膜剂的加药装置,以构成对输送至所述包膜设备中的肥料原料添加营养包膜剂,所述包膜设备包括肥料搅拌装置,因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而构成所述营养包膜剂于所述肥料原料外表面的包覆;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包膜设备的出料口处,以构成对经所述包膜设备中肥料原料包膜后的输送;烘干设备,承接所述输送装置中的肥料原料,并构成对所述肥料原料的烘干,所述烘干设备包括呈中空柱状的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筒体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扬料板组件,所述扬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及第三扬料板,且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及所述第三扬料板三个为一组,并沿所述筒体的内壁周向依次排列并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一扬料板包括与所述筒体内壁连接的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一延伸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夹角α为90°;所述第二扬料板包括与所述筒体内壁连接的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二延伸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夹角β为110°;所述第三扬料板包括与所述筒体内壁连接的基板,及与所述基板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三延伸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三延伸板的夹角γ为130°;冷却设备,设于所述烘干设备的下游,以构成对所述烘干设备出料口处的肥料的冷却;自动定量包装设备,承接所述冷却设备的出料口的成品肥料,并构成对所述成品肥料的定量包装;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与所述加药装置连接,以构成对所述肥料原料的定量输送及所述营养包膜剂的定量添加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设备为风干冷却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一端构成进料端,另一端构成出料端,于所述进料端及所述出料端分别设有进料导料板和出料导料板,所述进料导料板环所述进料端的内壁均布设置,且所述进料导料板沿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以构成对所述肥料输送至所述扬料板组件上的引导。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导料板环所述出料端的内壁均布设置,且所述出料导料板沿所述筒体的轴线倾斜,并构成对所述肥料由所述扬料板组件向所述筒体外部输送的引导。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扬料板、所述第二扬料板和所述第三扬料板于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布的数量为21块。进一步的,所述扬料板组件为设于所述筒体内壁上的多组,且相邻的所述扬料板组件中的各所述第一扬料板和所述第二扬料板及所述第三扬料板交错交替布置。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扬料板组件之间于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具有重叠搭接段,以构成对所述肥料由上一组的所述扬料板组件输送至下一组扬料板组件的承接。进一步的,于所述筒体的中部外壁上设有从动齿圈,以承接外部驱动件的驱动而构成所述筒体的转动。进一步的,于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承托部,以构成对所述筒体的承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通过依次连接的原料输送设备、包膜设备、输送装置、烘干设备、冷却设备及自动定量包装设备,可提高肥料的烘干效果及肥料的制备效率,从而可提升肥料的生产质量。(2)通过包膜剂处理的肥料可以使得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达到不吸潮、不崩解,养分不流失、存放时间长的效果,同时肥料施用后可达到控失、控释、缓释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使用性。(3)设置的进料导料板,以便于引导肥料快速输送至扬料板上,从而提高进料的效率。(4)设置的出料导料板,以有利于烘干后的肥料沿所述出料导料板输送至下一工序指定位置。(5)通过各组扬料板组件中的第一扬料板和第二扬料板及第三扬料板的交错交替布置,进一步提高肥料在筒体内与热气的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6)设置的重叠搭接段,使得肥料在上一组扬料板组件输送至下一组扬料板组件时,可有效防止肥料从缝隙中洒落而影响与热气的充分接触,同时使得肥料顺利由上一组扬料板组件输送至下一组扬料板组件上。(7)设置的从动齿圈,以便于通过外部驱动件使得筒体转动。(8)设置的承托部,以提高筒体的支撑强度,及转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肥料烘干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肥料烘干滚筒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扬料板于筒体内壁周向局部布置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扬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扬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三扬料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原料输送设备,2-包膜设备,3-输送装置,4-烘干设备,5-冷却设备,6-自动定量包装设备,41-第一扬料板,42-第二扬料板,43-第三扬料板,44-进料导料板,45-出料导料板,411-基板,412-第一延伸板,421-第二延伸板,431-第三延伸板,10-筒体,20-从动齿圈,30-承托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原料输送设备(1),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为皮带输送机,以构成对肥料原料的输送;/n包膜设备(2),设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的下游,以承接由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输送的肥料原料,于所述包膜设备(2)上还设有定量添加营养包膜剂的加药装置,以构成对输送至所述包膜设备(2)中的肥料原料添加营养包膜剂,所述包膜设备(2)包括肥料搅拌装置,因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而构成所述营养包膜剂于所述肥料原料外表面的包覆;/n输送装置(3),设于所述包膜设备(2)的出料口处,以构成对经所述包膜设备(2)中肥料原料包膜后的输送;/n烘干设备(4),承接所述输送装置(3)中的肥料原料,并构成对所述肥料原料的烘干,所述烘干设备(4)包括呈中空柱状的筒体(10),及设于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筒体(10)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扬料板组件,所述扬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第一扬料板(41)和第二扬料板(42)及第三扬料板(43),且所述第一扬料板(4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42)及所述第三扬料板(43)三个为一组,并沿所述筒体(10)的内壁周向依次排列并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一扬料板(41)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一延伸板(412),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一延伸板(412)的夹角α为90°;所述第二扬料板(42)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二延伸板(421),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二延伸板(421)的夹角β为110°;所述第三扬料板(43)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三延伸板(431),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三延伸板(431)的夹角γ为130°;/n冷却设备(5),设于所述烘干设备(4)的下游,以构成对所述烘干设备(4)出料口处的肥料的冷却;/n自动定量包装设备(6),承接所述冷却设备(5)的出料口的成品肥料,并构成对所述成品肥料的定量包装;/n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与所述加药装置连接,以构成对所述肥料原料的定量输送及所述营养包膜剂的定量添加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营养包膜剂涂膜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原料输送设备(1),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为皮带输送机,以构成对肥料原料的输送;
包膜设备(2),设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的下游,以承接由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输送的肥料原料,于所述包膜设备(2)上还设有定量添加营养包膜剂的加药装置,以构成对输送至所述包膜设备(2)中的肥料原料添加营养包膜剂,所述包膜设备(2)包括肥料搅拌装置,因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而构成所述营养包膜剂于所述肥料原料外表面的包覆;
输送装置(3),设于所述包膜设备(2)的出料口处,以构成对经所述包膜设备(2)中肥料原料包膜后的输送;
烘干设备(4),承接所述输送装置(3)中的肥料原料,并构成对所述肥料原料的烘干,所述烘干设备(4)包括呈中空柱状的筒体(10),及设于所述筒体(10)的内壁上、并沿所述筒体(10)轴线方向延伸设置的扬料板组件,所述扬料板组件包括呈弯折状的第一扬料板(41)和第二扬料板(42)及第三扬料板(43),且所述第一扬料板(41)和所述第二扬料板(42)及所述第三扬料板(43)三个为一组,并沿所述筒体(10)的内壁周向依次排列并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一扬料板(41)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一延伸板(412),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一延伸板(412)的夹角α为90°;所述第二扬料板(42)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二延伸板(421),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二延伸板(421)的夹角β为110°;所述第三扬料板(43)包括与所述筒体(10)内壁连接的基板(411),及与所述基板(411)连接呈弯折状的第三延伸板(431),所述基板(411)与所述第三延伸板(431)的夹角γ为130°;
冷却设备(5),设于所述烘干设备(4)的下游,以构成对所述烘干设备(4)出料口处的肥料的冷却;
自动定量包装设备(6),承接所述冷却设备(5)的出料口的成品肥料,并构成对所述成品肥料的定量包装;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原料输送设备(1)与所述加药装置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高志明张晨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农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