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05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光盒,包括盒体(1)、被测样品进出的管道(2)、发光管(3)、发光窗口(5),开设于盒体(1)上的出射口接口(20),被测样品进出的管道(2)与发光管(3)连通,盒体(1)内腔为闭光封闭,盒体(1)的内壁涂覆有无反光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管(3)为设置于盒体(1)左、右侧壁(11)、(12)之间、且与盒体(1)下壁平行的直管形玻璃管,其外表面上设有发光窗口(5),发光窗口(5)的弧面周长为发光管(3)外周长的1/8-1/4,发光窗口(5)的宽度为8-10mm,发光管(3)外表面除去发光窗口(5)的其余部分涂覆有遮光涂层(4)。(*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盒,特别是一种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用发光盒。
技术介绍
目前,流动注射式化学发光仪用发光盒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发光盒装置进行监测时,样品与试剂分别由两个通道流入,在它们的会合点进行发光测量,该
技术介绍
测定的仅仅是反应的开始阶段并且永远是开始阶段,不能监测样品带的全过程。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流行的是盘管式发光盒,根据流动注射理论,盘管形设计会提高系统的重要参数——分散度,但灵敏度非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另一方面,如果不用聚光镜,受光电倍增管阳极面积的限制,超过一定限度的盘管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所以盘管式结构仅适合于测定含量高的体系,多用于简单的低灵敏度的仪器,或自己组装的仪器,存在灵敏度低的缺陷。另一种90度折弯式发光池,虽然可以调节试样带的宽窄,但调节的最大宽度不能超过系统管道直径,否则会形成混合效应,试样带的受控扩散会遭到破坏,也就是说它的发光点面积与管道面积相同,该
技术介绍
存在着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盒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发光盒,包括盒体1、被测样品进出的管道2、发光管3、发光窗口5,开设于盒体1上的出射口接口20,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青朱智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