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7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底座和变电箱本体,所述底座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半球形承重座,所述承重座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对承重座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垫板,增加变电箱本体与承重座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变电箱本体受到磨损,通过设置磁铁,对铁制的变电箱本体具有良好的吸附力,起到了辅助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挡块,防止第一滑块受到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电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箱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为保证电能的质量以及设备的安全,在变电箱中还需进行电压调整、潮流(电力系统中各节点和支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流向及分布)控制以及输配电线路和主要电工设备的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电力设施的。但是根据不同的环境,对于变电箱的稳定性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常常处于大风的地区,若不对变电箱进行加固,则很容易产生变电箱倾倒,而对其内部的电路产生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底座和变电箱本体,所述底座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块,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半球形承重座,所述承重座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承重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一滑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均连接有伸缩部件,所述承重座上表面的凹槽处放置有变电箱本体。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伸缩座,所述伸缩座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伸缩座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与伸缩座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承重座中部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凹槽处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空腔的中部均放置有联动杆,每个所述联动杆均为相似多边形,每个所述联动杆的上下端均为相对称的斜面。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均开设有第三滑槽,且每个第三滑槽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靠近联动杆的一侧面均为与联动杆顶部斜面相平行的斜面,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且两个夹板分别套设在变电箱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夹板靠近变电箱本体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磁铁。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空腔的底部均设有推杆,两个所述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推杆分别靠近联动杆的一侧面均为与联动杆底部斜面相平行的斜面。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座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垫板,且垫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纹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具有通过变电箱本体自身的重量通过结构来对变电箱进行加紧的功能,同时安装和拆卸都十分简便。(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对承重座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效果,通过设置垫板,增加变电箱本体与承重座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变电箱本体受到磨损,通过设置磁铁,对铁制的变电箱本体具有良好的吸附力,起到了辅助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挡块,防止第一滑块受到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特殊的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底座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部件的细节示意图。图中:1底座、2变电箱本体、3承重座、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挡块、7第一滑块、8伸缩部件、801伸缩座、802第二弹簧、803伸缩杆、9第一弹簧、10垫板、11空腔、12推杆、13联动杆、14第三滑槽、15第二滑块、16连接杆、17夹板、18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所述装置的实施例。但是,该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和变电箱本体2,底座1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的内部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块7,底座1的内部设有半球形承重座3,承重座3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垫板10,且垫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纹路,增加与变电箱本体2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变电箱本体2产生磨损。承重座3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5,两个第二滑槽5靠近承重座3中部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挡块6,防止第一滑块7产生磨损。两个第一滑块7的顶端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滑槽5的内部,承重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第一滑槽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第一滑槽4的内侧壁均连接有伸缩部件8,伸缩部件8包括伸缩座801,伸缩座801的内部设有伸缩杆803,伸缩杆803靠近伸缩座801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802与伸缩座8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伸缩杆80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承重座3上表面的凹槽处放置有变电箱本体2。底座1凹槽处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空腔11,每个空腔11的中部均放置有联动杆13,每个联动杆13均为相似多边形,每个联动杆13的上下端均为相对称的斜面。两个空腔11的内顶壁均开设有第三滑槽14,且每个第三滑槽14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二滑块15,两个第二滑块15分别靠近联动杆13的一侧面均为与联动杆13顶部斜面相平行的斜面。两个第二滑块1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7,且两个夹板17分别套设在变电箱本体2的左右两端,夹板17靠近变电箱本体2的一侧面固定镶嵌有磁铁18,与铁制的变电箱本体2之间具有良好的磁力,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两个空腔11的底部均设有推杆12,两个推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推杆12分别靠近联动杆13的一侧面均为与联动杆13底部斜面相平行的斜面,可以完成相互推动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可以通过将底端埋进底面或使用螺栓与地面相固定,完成底座的固定,同时底座1通过自身的重量和变电箱本体2自身的重量,增加了整体的重量,防止大风的吹倒。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在进行变电箱本体2的安装时,将变电箱本体2由两个夹板17处插入,放置于承重座3的凹槽处,并与垫板10相接触,变电箱本体2通过自身的重量对承重座3进行压迫,承重座3进行竖直向下运动使两个第一滑块7同时在第一滑槽4和两个第二滑槽5的内部进行相互远离的运动,此时第一弹簧9进行缓冲,同时两个第一滑块7推动伸缩杆803通过第二弹簧802的压缩在伸缩座801的内部进行收缩,两个第一滑块7同时推动推杆12进行运动,两个推杆12在进行相互远离移动时,斜面推动联动杆13进行竖直向上运动,同时通过斜面推动两个第二滑块15在第三滑槽14的内部进行相互靠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和变电箱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块(7),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半球形承重座(3),所述承重座(3)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的顶端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滑槽(5)的内部,所述承重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第一滑槽(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侧壁均连接有伸缩部件(8),所述承重座(3)上表面的凹槽处放置有变电箱本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和变电箱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部卡接有两个第一滑块(7),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半球形承重座(3),所述承重座(3)的底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滑槽(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的顶端分别卡接在两个第二滑槽(5)的内部,所述承重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底端与第一滑槽(4)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的内侧壁均连接有伸缩部件(8),所述承重座(3)上表面的凹槽处放置有变电箱本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8)包括伸缩座(801),所述伸缩座(801)的内部设有伸缩杆(803),所述伸缩杆(803)靠近伸缩座(801)的一端通过第二弹簧(802)与伸缩座(8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80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槽(5)靠近承重座(3)中部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挡块(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箱的固定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凹槽处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全中马杰徐艳艳魏胥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