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7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设备,支撑设备包括:本体;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设置于本体内,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连接结构,设置于本体的第一侧,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连接导线,设置于本体上,与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分位于本体外,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连接结构与电子设备连接,连接部分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本体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能够使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设备,既具有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功能,还具有使支撑的电子设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连接还能够防止电子设备从支撑设备滑落,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支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电子设备一般通过支撑设备进行支撑,以便于将电子设备放置于承载面上。然而现有技术的支撑设备一般仅具有支撑功能,功能单一,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设备,所述支撑设备包括:本体;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外,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主板,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本体的不同区域。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钩,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一解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与所述第一卡钩配合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钩移动;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解锁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钩位于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解锁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卡钩随着所述第一解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而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分开;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二侧和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三卡钩背对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三卡钩能够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第二解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与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配合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移动;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解锁件位于第五位置,所述第二卡钩位于第六位置,第三卡钩位于第七位置;当所述第二解锁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至第八位置时,所述第二卡钩随着所述第二解锁件以靠近所述第三卡钩的方向从所述第六位置移动至第九位置而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分开,所述第三卡钩以靠近所述第二卡钩的方向从所述第七位置移动至第十位置而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第三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分开;锁定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凸出所述本体之外,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与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三卡钩配合连接;所述电子设备靠近所述锁定件并迫使所述锁定件收缩时,所述锁定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卡钩从所述第九位置移动至所述第六位置,以及能够带动所述第三卡钩从所述第十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七位置,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能够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配合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为楔形结构;所述本体的顶面为倾斜面。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面的第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本体抵接,所述本体与所述承载面抵接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底面的第二部分区域与所述承载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储电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储电器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能够为所述储电器存电;所述储电器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储电器能够为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体设置有:容纳空间,位于所述本体的边缘,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分;卡槽,位于形成所述容纳空间的壁体处,用于卡设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槽时,所述连接导线未凸显于所述本体之外;其中,所述连接部分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连接导线的第一接口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导线的自由端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接口连接而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设备,既具有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功能,还具有使支撑的电子设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电子设备与支撑设备连接还能够防止电子设备从支撑设备滑落,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应用场景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设备的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200、电子设备;101、承载面;110、本体;111、容纳空间;112、第一滑槽;113、第二滑槽;120、连接导线;121、连接部分的第一部分;122、第一接口;130、无线充电功能组件;140、无线数据传输组件;150、主板;160、无线充电线圈;170、连接结构;171、第一卡钩;172、第二卡钩;173、第三卡钩;181、第一解锁件;182、第二解锁件;183、锁定件;190、移动件;191、第一通槽;192、第二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n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n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n承载面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外,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n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用于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
承载面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外,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数据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能够使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主板,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连接导线电连接;
无线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本体内,与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电连接;
所述主板、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功能组件、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组件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本体的不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钩,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
第一解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与所述第一卡钩配合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卡钩移动;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解锁件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卡钩位于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解锁件相对于所述本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卡钩随着所述第一解锁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而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所述第一卡钩与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分开;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二侧和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三卡钩背对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钩和所述第三卡钩能够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支撑设备还包括:
第二解锁件,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相对于所述本体能够移动,与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配合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卡钩和第三卡钩移动;所述第二卡钩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婷王晓文钟灿华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