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6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任意一个锚固件均与内衬管末端锚固,任意一个锚固件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拉绳一端,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内衬管后伸出检查井,并与牵引设备(如手拉葫芦)相连;锚固件由底板和倒钩组成;倒钩可以安装在底板的单面或双面。倒钩的朝向与内衬管的翻转方向相同;锚固件在内衬管末端的插入深度为H,深度H等于或稍大于翻转头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不用人下井就能实现翻转内衬管90度转弯,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大健康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
本技术属于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CIPP
,特别涉及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城市发展离不开地下管网建设,地下管线不断增多,管网规模日益扩大。老城区的管网错综复杂,由于管道接口的施工工艺、管道材料的耐久性、管网基础施工等种种原因,多年运营过程中部分管道出现了破裂、渗水等结构性破损现象,所以市政养护单位经常需要对这些管道进行改造。非开挖管道修复的方法为原位固化法,简称CIPP翻转内衬法,其原理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老管道进行修复,该方法修复率高、工期短、成本低,耐久性和耐腐蚀等指标均能达到市政管道的要求。水翻转法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工艺,如图1所示,采用水压力将树脂浸润的软管从检查井口翻转到需要修复的管道中,软管紧贴在待修管道的内壁,通过加热和循环管中的水使树脂固化,形成一个紧贴老管内壁的、坚固的、连续光滑的内衬管。现有技术如图2所示,检查井是垂直的,而管道是水平的,内衬管2穿过翻转头1,翻转头1靠近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2为已翻转区域,翻转头1远离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2为未翻转区域,内衬管2的已翻转区域与未翻转的内衬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加注了翻转水3,从井口向下翻转到底部时,内衬管2必须转一个90度的弯才能进入到老管道中,必须派人下到井底进行人工辅助转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井下狭小、恶劣的有限空间内不但很难施展手脚、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存在重大健康事故和安全隐患。如何设计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如何不用人下井就能实现翻转内衬管90度转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必须派人下到井底进行人工辅助转弯,在井下狭小、恶劣的空间内不但很难施展手脚、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存在重大健康事故和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安装在内衬管内,内衬管穿过翻转头,翻转头靠近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为已翻转区域,所述的辅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任意一个锚固件均与内衬管末端锚固,任意一个锚固件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拉绳一端,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内衬管后伸出检查井;锚固件由底板和倒钩组成;倒钩的朝向与内衬管的翻转方向相同;锚固件在内衬管末端的插入深度为H,深度H等于或稍稍大于翻转头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拉绳采用棉绳、编织带、金属绳、铁链中的任意一种。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拉绳伸出检查井后与手动葫芦相连,通过向上拉起井底的内衬管翻转端实现转弯。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倒钩在底板上成阵列或无规律布置中的任意一种。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任意一根所述的倒钩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均等于或小于90度。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衬管从外到内依次为不透水的淋膜层、毛毡层,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倒钩能刺入毛毡层而产生附着力从而锚固,形成类似于尼龙搭扣的结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倒钩材质采用金属或非金属中的任意一种。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结构合理,不用人下井就能实现翻转内衬管90度转弯,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大健康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发生,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检查井底人工辅助内衬管转弯施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锚固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倒钩安装在底板单面的锚固件与拉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倒钩安装在底板双面的锚固件与拉绳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翻转头;2.内衬管;3.翻转水;4.锚固件;5.拉绳;6.深度H;401.底板;402.倒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安装在内衬管2内,内衬管2穿过翻转头1,翻转头1靠近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2为已翻转区域,所述的辅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4,任意一个锚固件4均与内衬管2末端锚固,任意一个锚固件4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拉绳5一端,拉绳5的另一端绕过内衬管2后伸出检查井,并与牵引设备相连;如图5所示,锚固件4由底板401和倒钩402组成;倒钩402的朝向与内衬管2的翻转方向相同;如图4所示,锚固件4在内衬管2末端的插入深度为H,深度H6等于或稍稍大于翻转头1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所述的拉绳5采用棉绳、编织带、金属绳、铁链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倒钩402在底板401上成阵列布置或无规律布置中的任意一种;任意一根所述的倒钩402与底板401之间的夹角均等于或小于90度;所述的内衬管2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不透水的淋膜层、毛毡层,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倒钩能刺入毛毡层而产生附着力从而锚固,形成类似于尼龙搭扣的结构;所述的倒钩402材质采用金属或非金属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实施时,在翻转开始前,将本技术的产品从内衬管2的末端插入,插入的深度约等于或大于翻转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倒钩402可以安装在底板401的单面或双面。实施例一、当内衬管2翻转到检查井井底时,锚固件4也已接近井底,由于水压力的作用,锚固件4的倒钩402刺入毛毡层中而起到固定作用;与锚固件4相连的拉绳5的另一端在井口上面;将拉绳5往上拉(可以采用人工、手动/电动葫芦、吊车等)就使内衬管2一边继续翻转一边90度转弯,人不用下到井底,轻松、快速、安全。实施例二、锚固件4能采用各种形式,对于大管径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的产品,几根绳子相互协调地往上拉,更好地控制翻转和转弯,类似于木偶戏;如图3所示,待修复的旧管内放置一台闭路摄像机(CCTV),镜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安装在内衬管(2)内,内衬管(2)穿过翻转头(1),翻转头(1)靠近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2)为已翻转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4),任意一个锚固件(4)均与内衬管(2)末端锚固,任意一个锚固件(4)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拉绳(5)一端,拉绳(5)的另一端绕过内衬管(2)后伸出检查井并与牵引设备相连;/n锚固件(4)由底板(401)和倒钩(402)组成;倒钩(402)的朝向与内衬管(2)的翻转方向相同;/n锚固件(4)在内衬管(2)末端的插入深度为H,深度H(6)等于或大于翻转头(1)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安装在内衬管(2)内,内衬管(2)穿过翻转头(1),翻转头(1)靠近检查井一侧的内衬管(2)为已翻转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锚固件(4),任意一个锚固件(4)均与内衬管(2)末端锚固,任意一个锚固件(4)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拉绳(5)一端,拉绳(5)的另一端绕过内衬管(2)后伸出检查井并与牵引设备相连;
锚固件(4)由底板(401)和倒钩(402)组成;倒钩(402)的朝向与内衬管(2)的翻转方向相同;
锚固件(4)在内衬管(2)末端的插入深度为H,深度H(6)等于或大于翻转头(1)顶端到检查井井底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IPP翻转井下内衬管90度转弯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5)采用棉绳、编织带、金属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澜宁管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