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47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包括无纺布主体层和外膜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为由无纺布经分切、缝制形成的管状结构,所述无纺布可透过紫外光,其由有光聚酯短纤维经针刺工艺制成;在施工时将光固化树脂注入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将无纺布完全浸润;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外侧复合有外膜层。其采用能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材料代替玻纤织物制成软管,材料对环境和使用者友善,软管制造工艺简单,树脂浸润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软管柔软延展性好,施工时既可采用拉入工艺也可采用翻转工艺,能充分膨胀与破损母管内壁紧密贴合,更加牢固和经久耐用,无纺布材料的接缝牢度好,充气加压膨胀时软管不会开裂,在施工时不需要在裸露的软管外侧加设保护套。设保护套。设保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地下管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大批的地下管道由于铺设时间久远,现已经纷纷达到或接近使用年限,管道老化问题日益突出,管道因腐蚀破坏而造成的穿孔泄漏事故时有发生,管道安全运行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管道的修复技术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0003]目前最常用的管道修复技术为翻转热固化法和拉入光固化法。
[0004]翻转热固化法工艺是最灵活、适应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将树脂浸润饱和的软管用水或气的压力从排水管道检查井的上面翻转到需要修复的破损管道中,然后使软管外侧树脂加热固化形成一个紧贴老管内壁的、坚固的、连续光滑的内衬管。
[0005]拉入光固化法,是将CIPP软管直接拉入至待修复的老管中,有效解决了从地面到井底这段材料的浪费,但是软管和破损母管间有相对运动和摩擦力,受拉入阻力和管子承受拉力的限制,施工长度不宜过长,软管拉入至待修复管子后靠压缩空气使软管膨胀圆整紧贴破损母管内壁,再使用紫外光照射使浸润有树脂的玻璃纤维固化形成一个与管内壁贴合的、坚固的、连续光滑的内衬管。
[0006]现有的光固化CIPP(原位固化修复)软管的组成结构,其包括四层材料,由内至外依次为透明内膜、玻纤织物、外保护膜和防紫外线外膜,软管主体由玻纤织物重叠搭接或缝制成,玻纤织物对环境和使用者都不友好,而且玻纤织物浸润树脂困难,软管接缝处的强度低,不能承受翻转压力,因此不能用翻转法工艺植入老管中,失去了翻转法的许多优点,只能用拉入法植入老管中,拉入到位后,由于软管强度低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任何裸露在待修管外面的软管部分都需要外加保护套,而且内衬管与破损母管之间有两层塑料膜,内衬管不能很好贴合破损母管内壁,容易形成间隙造成地下水沿缝隙流动到检查井后进入管网中,降低了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采用能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材料代替玻纤织物制成软管,材料对环境和使用者友善,软管制造工艺简单,树脂浸润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软管延展性好,能充分膨胀与破损母管内壁紧密贴合,更加牢固和经久耐用,无纺布材料的接缝牢度好,充气加压膨胀时软管不会开裂,在施工时不需要在裸露的软管外侧加设保护套。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包括无纺布主体层和外膜层;
[0010]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为由无纺布经分切、缝制形成的管状结构,所述无纺布可透过紫外光,其由有光聚酯短纤维经针刺工艺制成;
[0011]在施工时将光固化树脂注入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使无纺布完全浸润树脂;
[0012]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外侧包裹有外膜层。
[0013]现有技术中,由于聚酯短纤维不透紫外光,因此,无法采用光固化施工工艺,也不会采用无纺布制作的紫外光固化软管,而是全部选用玻纤织物作为软管主体制作紫外光固化软管。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玻纤织物作为软管主体制作的紫外光固化软管存在较多的缺陷:如对环境和使用者都不友好、树脂浸润困难、成品延展性差、与老管子贴合差、在施工过程中任何裸露部分都必须外加保护套来防止胀裂,不能承受翻转压力和充气压力,因此不能用翻转法工艺植入老管中等。
[001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紫外光固化玻纤织物软管存在的痛点,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聚酯短纤维作为一种消光纤维,主要是因为在聚酯切片中加入消光剂,如钛白粉,然后进行纺丝得到的聚酯短纤维就具有消光的特性。因此,在聚酯短纤维的加工过程中,选用有光聚酯切片作为原料,不加入消光剂,即可制成有光聚酯短纤维,然后再采用针刺工艺将有光聚酯短纤维制成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这种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作为软管的主材,树脂浸润速度快,软管延展性好,能充分膨胀与破损母管内壁紧密贴合,更加牢固和经久耐用,无纺布材料的接缝牢度好,充气加压膨胀时软管不会开裂,在施工时不需要在裸露的软管外侧加设保护套。
[0015]具体地,所述软管为拉入式软管,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内侧放置了气密性的内膜层,所述外膜层为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防水膜层和防紫外线膜层。
[0016]采用上述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作为软管的主材,可制备得到拉入式软管,所述无纺布主体层由多层无纺布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无纺布的接缝错开设置;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内放置有气密性的内膜层,所述内膜层为由可透过紫外线高分子桶膜,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外侧依次设有防水膜层和防紫外线膜层。
[0017]使用时,将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直接拉入至待修复的老管中,软管拉入至待修复管道后靠压缩空气使软管膨胀圆整紧贴破损母管内壁,再使用紫外光照射使浸润有树脂的无纺布固化形成一个与待修复管道内壁贴合的、坚固的、连续光滑的内衬管。
[0018]该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加工时,首先,根据管径大小,将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分切成与管径相匹配的宽度,然后缝制成管状,在缝制第一层时,将塑料膜筒料包裹在中间,即形成软管的内膜层。
[0019]再根据软管的设计厚度,再加一层或多层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直至达到设计厚度,无纺布层同样采用缝制工艺,但是相邻的两条接缝要错开足够的距离。
[0020]达到设计厚度的无纺布软管外一般要再包裹两层塑料膜,第一层为防水膜,第二层为防紫外线膜,这两层膜的接缝一般都是重叠接缝,用胶带粘贴固定,也可以用热熔技术把重叠处焊接牢,接缝并不需要有很高的强度,只要满足树脂浸润及施工前期的压力即可。
[0021]下一步是加注树脂到软管中将无纺布进行完全浸润,将软管的两端密封,然后将软管内部抽真空,把树脂从一端注入软管中,再使软管通过一对滚筒之间进行碾压,把多余
的树脂挤向另一端,最终制得的成品软管具有设计厚度和树脂含量,再将成品软管折叠堆放打包出厂,运送到工地即可进行施工。
[0022]具体地,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中加入有玻纤织物,将玻纤织物与无纺布复合作为原材料,这样既具有无纺布的优点,又具有玻纤的增强效果。
[0023]具体地,所述软管为翻转式软管,所述外膜层为淋膜布层,其采用挤出淋膜工艺在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外表面加上一层高分子膜。
[0024]采用上述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作为软管的主材,还可以制备得到翻转式软管,其与空气翻设备结合实现空气翻转和紫外光固化。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挤出淋膜工艺在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外表面加上一层永久性的、非渗透性的高分子膜,这种淋膜无纺布用于做软管的最外层,同样采用缝制工艺将制成管状,接缝用热熔技术密封,淋膜无纺布内侧复合有一层或多层可透过紫外光的无纺布,直至达到设计厚度,无纺布层采用缝制工艺。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主体层和外膜层;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为由无纺布经分切、缝制形成的管状结构,所述无纺布可透过紫外光,其由有光聚酯短纤维经针刺工艺制成;在施工时将光固化树脂注入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并合为一体;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外侧复合有外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拉入式软管,所述无纺布主体层内侧有内膜层,所述外膜层为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防水膜层和防紫外线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层为由可透过紫外线的无纺布缝制而成的管状结构,在无纺布管状结构内设有透紫外光的塑料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层由多层无纺布复合而成,相邻的两层无纺布的接缝错开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主体层中加入有玻纤织物,将玻纤织物与无纺布复合作为原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光固化无纺布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翻转式软管,所述外膜层为淋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澜宁管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