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的同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6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包括:减速箱体和减速箱盖;减速箱盖固定至减速箱体的一端;减速箱的同轴结构还包括:输入轴、中间轴、中间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减速箱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减速箱盖与减速箱体的一端共同形成有第二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第一轴承室通过第一连接窗口连通至第二轴承室;第二轴承室通过第二连接窗口连通至第三轴承室;第一轴承室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室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室设有第五轴承;第一轴承、输入轴、第二轴承输出轴和第五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减速箱的同轴结构的径向安装空间较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效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箱的同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驱动总成的减速箱的齿轮为平行轴布局,输入轴与输出轴为不同轴的结构。同时,传统的驱动总成的减速箱的输出端采用内齿圈转动实现动力输出,结构复杂,产品体积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包括:减速箱体和减速箱盖;减速箱盖固定至减速箱体的一端;减速箱的同轴结构还包括:输入轴、中间轴、中间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减速箱体设有第一轴承室;减速箱盖与减速箱体的一端共同形成有第二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第一轴承室通过第一连接窗口连通至第二轴承室;第二轴承室通过第二连接窗口连通至第三轴承室;第一轴承室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室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室设有第五轴承;输入轴穿过第一轴承伸入第一轴承室;中间轴设置于第二轴承室内且两端分别插入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内;中间齿轮固定连接至中间轴且通过第一连接窗口与输入轴啮合;输出轴设置于第三轴承室内且两端分别插入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内;输出齿轮固定连接至输出轴且通过第二连接窗口与中间轴啮合;第一轴承、输入轴、第二轴承输出轴和第五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三轴承、中间轴和第四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进一步地,输入轴为齿轴;中间齿轮与输入轴形成的齿啮合。进一步地,中间轴为齿轴;输出齿轮与中间轴形成的齿啮合。进一步地,输出轴为齿轴;外部传动结构与输出轴形成的齿啮合。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的第一轴承、输入轴、第二轴承输出轴和第五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即输入轴与输出轴为同轴结构,能够减小减速箱的径向安装空间,从而减小产品的整体体积。同时,减速箱的同轴结构直接通过输出轴进行动力输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进一步有效减小了产品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的示意图。减速箱的同轴结构10,减速箱体11,减速箱盖12,第一轴承室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第二轴承室16,第三轴承17,第四轴承18,第三轴承室19,第五轴承20,第一连接窗口21,第二连接窗口22,输入轴23,中间轴24,中间齿轮25,输出齿轮26,输出轴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所示,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10,包括:减速箱体11和减速箱盖12。减速箱盖12固定至减速箱体11的一端。减速箱体11设有第一轴承室13。减速箱盖12与减速箱体11的一端共同形成有第二轴承室16和第三轴承室19。第一轴承室13通过第一连接窗口21连通至第二轴承室16。第二轴承室16通过第二连接窗口22连通至第三轴承室19。第一轴承室13设有第一轴承14和第二轴承15。第二轴承室16设有第三轴承17和第四轴承18。第三轴承室19设有第五轴承20。作为具体地结构,减速箱的同轴结构10还包括:输入轴23、中间轴24、中间齿轮25、输出齿轮26和输出轴27。输入轴23穿过第一轴承14伸入第一轴承室13。中间轴24设置于第二轴承室16内且两端分别插入第三轴承17和第四轴承18内。中间齿轮25固定连接至中间轴24,且部分通过第一连接窗口21伸入第一轴承室13与输入轴23啮合。输出轴27设置于第三轴承室19内且两端分别插入第二轴承15和第二轴承15内。输出齿轮26固定连接至输出轴27,且部分通过第二连接窗口22伸入第二轴承室16与中间轴24啮合。第一轴承14、输入轴23、第二轴承15输出轴27和第五轴承20的转动轴线重合。第三轴承17、中间轴24和第四轴承18的转动轴线重合。具体而言,减速箱的同轴结构10的第一轴承14、输入轴23、第二轴承15输出轴27和第五轴承20的转动轴线重合,即输入轴23与输出轴27为同轴结构,能够减小减速箱的径向安装空间。同时,减速箱的同轴结构10直接通过输出轴27进行动力输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有效减小了产品的体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输入轴23为齿轴。中间齿轮25与输入轴23形成的齿啮合,以实现将输入轴23的动力传递至中间齿轮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间轴24为齿轴。输出齿轮26与中间轴24形成的齿啮合,以实现将中间轴24具有的动力输入至输出齿轮26。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输出轴27为齿轴。外部传动结构与输出轴27形成的齿啮合,以实现动力输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包括:减速箱体和减速箱盖;所述减速箱盖固定至所述减速箱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的同轴结构还包括:输入轴、中间轴、中间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述减速箱体设有第一轴承室;所述减速箱盖与所述减速箱体的一端共同形成有第二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通过第一连接窗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室通过第二连接窗口连通至所述第三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室设有第五轴承;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伸入所述第一轴承室;所述中间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且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内;所述中间齿轮固定连接至所述中间轴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窗口与所述输入轴啮合;所述输出轴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室内且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二轴承和第二轴承内;所述输出齿轮固定连接至所述输出轴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窗口与所述中间轴啮合;所述第一轴承、所述输入轴、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输出轴和所述第五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轴承、所述中间轴和所述第四轴承的转动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箱的同轴结构,包括:减速箱体和减速箱盖;所述减速箱盖固定至所述减速箱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的同轴结构还包括:输入轴、中间轴、中间齿轮、输出齿轮和输出轴;所述减速箱体设有第一轴承室;所述减速箱盖与所述减速箱体的一端共同形成有第二轴承室和第三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通过第一连接窗口连通至所述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轴承室通过第二连接窗口连通至所述第三轴承室;所述第一轴承室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室设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室设有第五轴承;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伸入所述第一轴承室;所述中间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且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内;所述中间齿轮固定连接至所述中间轴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窗口与所述输入轴啮合;所述输出轴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汝彪周骄王汝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尤奈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