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供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59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供油泵,包括泵体,泵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泵体内设有泵送室,泵送室内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上设有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泵送室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均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部位对应设置,第一开孔通过第一油道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第二开孔通过第二油道与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第一油道在第一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二油道在第二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供油泵,结构简单,在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能够使油液从进油口流至出油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供油泵
本技术涉及供油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供油泵。
技术介绍
电车运行过程中利用电机提供动力,电机正转电车前行,电机反转电车倒行,现有电动车通过电机及主减速比进行单速比实现速度调控,通过电机正反转实现前进及倒车。现有油泵技术中,油泵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工作,液压换挡机构与供油泵连接,供油泵通过电机与油箱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供油泵在电机正转时供油泵上的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可以将油液从进油口向出油口进行输送,使油液从油箱进入液压换挡机构,控制电车前行的运行速度,在电机反转时供油泵上的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不能从进油口向出油口进行油液的输送,处于空转状态,即不能够将油液从油箱输送至液压换挡机构,进而不能够改变电车倒行时的运行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供油泵,结构简单,在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能够使油液从进油口流至出油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供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泵体内设有泵送室,所述泵送室内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所述泵送室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啮合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开孔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孔通过第二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道在所述第一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油道在所述第二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和所述第四单向阀均包括控油槽,所述控油槽内设有与弹簧连接的顶珠,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控油槽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一端,所述顶珠位于所述控油槽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高于所述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所述所述第四单向阀高于所述第三单向阀,且第三单向阀和所述第四单向阀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供油泵,结构简单,在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能够使油液从进油口流至出油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供油泵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供油泵实施例的正视图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泵体;2、进油口;3、出油口;4、泵送室;5、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7、传动轴;8、第一开孔;9、第二开孔;10、第一油道;11、第二油道;12、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4、第三单向阀;15、第四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新型供油泵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新型供油泵实施例的正视图的剖视图,如图所示,一种新型供油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用于与油箱连接,出油口3用于与液压换挡机构连接。泵体1内设有泵送室4,泵送室4内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和主动齿轮6,主动齿轮6上设有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7,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动力装置带动传动轴7进行转动,主动齿轮6随传动轴7旋转并带动从动齿轮5跟着旋转,利用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5转动时泵送室4两侧的压力差,使油液从第一开孔8流至第二开孔9,或者从第二开孔9流至第一开孔8。泵送室4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孔8和第二开孔9,第一开孔8和第二开孔9均与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5的啮合部位对应设置。第一开孔8通过第一油道10与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连接,第一油道10在第一开孔8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12和第二单向阀13。第一单向阀12高于第二单向阀13,避免了第一单向阀12和第二单向阀13直接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一单向阀12和第二单向阀13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使泵体1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泵体1的体积。第二开孔9通过第二油道11与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连接,第二油道11在第二开孔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14和第四单向阀15。第四单向阀15高于第三单向阀14,避免了第三单向阀14和第四单向阀15直接相对,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三单向阀14和第四单向阀15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使泵体1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小了泵体1的体积。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和第四单向阀15均用于控制油液的流向,使油液只能顺着从进油口2向出油口3的方向流动。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和第四单向阀15均包括控油槽,控油槽内设有与弹簧连接的顶珠,弹簧位于控油槽靠近出油口3的一端,顶珠位于控油槽靠近进油口2的一端,油液从出油口3向进油口2方向流动时,顶珠向进油口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堵住第一油道10或者第二油道11,油液从进油口2向出油口3方向流动时,顶珠向出油口的方向移动,但是在弹簧的作用下不会堵住第一油道10或第二油道11。电机正转时,主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油液从进油口2通过第一单向阀12进入泵送室4,然后在齿轮的作用下从第二开孔9处流出,此时油液将第四单向阀15顶紧,将第三单向阀14顶开,油液沿着第二油道11流向出油口3,此时第二单向阀13处于顶紧状态,防止油液回流;电机反转时,主动齿轮6顺时针转动,油液从进油口2通过第四单向阀15进入泵送室4,然后在齿轮的作用下从第一开孔8处流出,此时油液将第一单向阀12顶紧,将第二单向阀13顶开,油液沿着第一油道10流向出油口3,此时第三单向阀14处于顶紧状态,防止油液回流。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供油泵,结构简单,在主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时,均能够使油液从进油口流至出油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泵体内设有泵送室,所述泵送室内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所述泵送室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啮合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开孔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孔通过第二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道在所述第一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油道在所述第二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泵体内设有泵送室,所述泵送室内设有相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传动轴,所述泵送室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均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的啮合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开孔通过第一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孔通过第二油道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道在所述第一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油道在所述第二开孔的两侧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敬凯康少华王志曹雪良张培源马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信达车桥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