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艳国专利>正文

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95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包括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直流电源、阴极和阳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现有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中增加直流电源、阴极和阳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容器本体的生锈,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生锈情况的发生或者可以减少清理锈的次数,具体的防生锈的原理和过程如下:容器本体与直流电源阴极相连,布点均匀,使容器本体的表面电势均衡,阳极由于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因此,阳极可以吸引大量水中的让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氧化生锈的阴离子,以及少量悬浮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表面产生氧化的阴离子,由直流电源负极供给电荷,产生还原反应。并且阳极在防护过程中,不溶解,或微量溶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
本技术属于容器防生锈
,具体涉及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
技术介绍
一些家用金属装水容器虽然是防生锈的,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数家用金属装水容器中均有锈渍出现,由于水是直接饮用的,长期使用这种有锈渍的容器装放水并进行饮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家用装水容器进行除锈清洗;现有的除锈方式主要是:抛光、表面电镀、或者电解,虽然处理后容器的生锈情况会减少,但成本较高,而且需要定期清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包括容器本体、直流电源、阴极和阳极,容器本体的外壳为塑料件,内部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内壳,阴极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阴极的另一端与容器内壳的外壁电连接,阳极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设在容器内壳的内部,阳极与容器内壳绝缘。本技术中,通过在现有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中增加直流电源、阴极和阳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容器本体的生锈,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生锈情况的发生或者可以减少清理锈的次数,具体的防生锈的原理和过程如下:容器本体的外壳为塑料件,防止容器内壳的电从塑料件处流失,容器内壳与直流电源的阴极相连,布点均匀,容器内壳的表面电势均衡(容器内壳与阴极一同作为阴极),阳极由于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因此,阳极可以吸引大量水中的让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氧化生锈的阴离子,以及少量悬浮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内壳表面(使得金属材料氧化)的阴离子,由直流电源的负极供给电荷,产生还原反应,(供应电荷过程就是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并且阳极在防护过程中不溶解,或微量溶解(溶解物对人体无害或有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器内壳用于盛放液体,阳极的另一端位于液体中,容器内壳为金属导电容器,主要用于内部液体的盛放(如304、316、202、201材质的水壶内胆和豆浆机内胆);如不安装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则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会与其内部的溶液会产生微量腐蚀(表面生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流电源的电压在24伏以内,可长期供应稳定电压,从而保证阴极、阳极的电势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阴极与容器内壳电连接后可以一同构成本技术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的阴极部分,阴极在容器内壳表面布点以保证阴极电势均衡,并在无盛装液体时与阳极无电流导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阳极包括电源正极导线、阳极块和导电杆,电源正极导线与导电杆电连接,导电杆与阳极块电连接,阳极块与容器内壳接触部分设有耐热硅胶和绝缘耐热垫片,阳极块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容器内壳的底部。固定阳极后容器不能漏液体,同时阳极块采用不溶或微溶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阳极具有导电性能,微溶成分进入液体后要对人体无害,或有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本体;11-容器内壳;2-直流电源;3-阴极;4-阳极;41-电源正极导线;42-阳极块;5-耐温硅胶;6-导电杆;61-螺栓;7-绝缘耐热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图1示意性的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直流电源2、阴极3和阳极4,容器本体1的外壳为塑料件,塑料件可以与容器内壳11绝缘,内部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内壳11,阴极3的一端与直流电源2的负极电连接,阴极3的另一端与容器内壳11的外壁电连接,阳极4的一端与直流电源2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设在容器内壳11的内部,阳极4与容器内壳11绝缘。从图1中可以看出,容器内壳11本身可以装液体,也可以与阴极3一同作为阴极部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器内壳11用于液体的盛放,容器内壳11为金属导电容器,主要用于内部液体的盛放如:304、316、202、201材质的水壶内胆和豆浆机内胆,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与其内部的溶液会产生微量腐蚀表面生锈。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2的电压在24伏以内,可长期供应稳定电压,从而保证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势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阴极3和容器内壳11一同构成本技术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的阴极部分,阴极3在容器内壳11表面布点以保证阴极电势均衡,并在无盛装液体时与阳极4无电流导通。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阳极4包括电源正极导线41、阳极块42和导电杆6,电源正极导线41与导电杆6电连接,导电杆6与阳极块42电连接,为保证阳极4与阴极3隔离,阳极块42与容器内壳11接触部分采用耐热硅胶5(设在容器内壳11内部)和绝缘耐热垫片7(设在容器内壳11外部)连接,并通过螺栓61紧固的方式固定在容器内壳11的底部。固定阳极后容器内壳11不能漏液体,同时阳极块42采用不溶或微溶金属或非金属制成,阳极块42具有导电性能,微溶成分进入液体后要对人体无害,或有益。本技术中,通过在现有的导电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11中增加直流电源2、阴极3和阳极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容器本体11的生锈,在一定程度上杜绝生锈情况的发生或者可以减少清理锈的次数,具体的防生锈的原理和过程如下:容器本体11的外壳为塑料件,防止容器内壳11的电从塑料件处流失,容器内壳11与直流电源2的阴极相连,布点均匀,容器内壳11的表面电势均衡(容器内壳与阴极一同作为阴极),阳极4由于与直流电源2的正极电连接,因此,阳极4可以吸引大量液体(一般是饮用水)中的让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11氧化生锈的阴离子,以及少量悬浮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本体11内表面(使得金属材料氧化)的阴离子,由直流电源的负极供给电荷,产生还原反应,(供应电荷过程就是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并且阳极4在防护过程中不溶解,或微量溶解(溶解物对人体无害或有益)。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直流电源(2)、阴极(3)和阳极(4),所述容器本体(1)的外壳为塑料件,内部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内壳(11),所述阴极(3)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2)的负极电连接,阴极(3)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内壳(11)的外壁电连接,所述阳极(4)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2)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容器内壳(11)的内部,所述阳极(4)与所述容器内壳(11)绝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1)、直流电源(2)、阴极(3)和阳极(4),所述容器本体(1)的外壳为塑料件,内部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内壳(11),所述阴极(3)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2)的负极电连接,阴极(3)的另一端与所述容器内壳(11)的外壁电连接,所述阳极(4)的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2)的正极电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容器内壳(11)的内部,所述阳极(4)与所述容器内壳(11)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壳(11)用于盛放液体,所述阳极(4)的另一端位于液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电源阴极防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艳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