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85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属于油气地面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微控制器和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每条电流调节支路包括可调电阻和霍尔电流传感器,其中可调电阻的一端与阴极均压点或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出口电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入口或辅助阳极装置电连接,霍尔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可调电阻的一侧,可调电阻和霍尔电流传感器均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内多个线路电流不均衡导致的过保护或欠保护问题,提高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本申请涉及油气地面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阴极保护属于电化学保护的一种,其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以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其中,阴极保护包括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两种。目前,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一般设置有一个输出设备、多个阴极均压点以及多个辅助阳极装置,其中,多个阴极均压点设置在待保护的管道或储罐上,每个阴极均压点通过电缆与输出设备连接,输出设备再通过电缆与埋设在土壤内的多个辅助阳极装置连接。但在采用该种多路电缆与输出设备连接的方式时,由于现场不同地点辅助阳极接地电阻或不同地点管道周边对地电阻的差异性较大,多个线路电流不均衡,易导致现场电阻低的地方电流过大,达到过保护;电阻高的地方电流偏小,无法满足最小保护电位,出现欠保护,进而影响了系统整体的保护效果,导致系统运行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内多个线路电流不均衡导致的过保护或欠保护问题,提高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保护效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微控制器和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包括可调电阻和霍尔电流传感器,其中所述可调电阻的一端与阴极均压点或所述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出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入口或辅助阳极装置电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电流调节支路的电流值;所述可调电阻和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均与所述微控制器信号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部可拆卸相连;所述微控制器和所述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均位于所述第一部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设置在所述可调电阻与所述阴极均压点或所述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出口之间;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微控制器信号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导轨;所述安装导轨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内,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上的继电器设置在所述安装导轨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输入接线柱和输入总线;多个所述输入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下部,每个所述输入接线柱通过电缆与所述阴极均压点或所述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出口连接;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上的继电器通过所述输入总线与所述输入接线柱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还包括:输出接线柱;所述输出接线柱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与所述输出设备的电流输入口或所述辅助阳极装置连接;所述输出接线柱设置在绝缘接线板上,所述绝缘接线板固定在所述第一部内。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线接柱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接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下部,并通过所述电源线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器、功能面板、多个调节旋钮和转换开关;所述显示器、所述功能面板、所述多个调节旋钮和所述转换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上;所述显示器、所述功能面板和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被配置为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墙体或支撑架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外周缘上,所述第三环体和所述第四环体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外周缘上。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上述提及的任一项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输出设备、多个阴极均压点以及多个辅助阳极装置,其中,所述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入端时,多个所述阴极均压点、所述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所述输出设备和多个所述辅助阳极装置依次电连接;所述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输出设备的输出端时,多个所述阴极均压点、所述输出设备、所述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和多个所述辅助阳极装置依次电连接。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出设备为恒电位仪。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将本申请实施例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当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的输入端时,阴极均压点、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输出设备依次通过电连接;当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的输出端时,输出设备、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及辅助阳极装置依次通过电连接,每条电流调节支路上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被配置为获取其所在电流调节支路的电流值,并将电流值传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电流值改变可调电阻的电阻值,以改变电流调节支路的电流值,使得每条电流调节支路内的电流控制在预设范围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内多个线路电流不均衡导致的过保护或欠保护问题,提高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中第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中第二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壳体,101-第一部,1011-第一固定螺栓孔,102-第二部,1021-第二固定螺栓孔,2-微控制器,3-可调电阻,4-霍尔电流传感器,5-继电器,6-安装导轨,7-输入接线柱,8-输入总线,9-输出接线柱,10-绝缘接线板,11-电源线接柱,12-电源线,13-显示器,14-功能面板,15-调节旋钮,16-转换开关,17-固定件,1701-第一环体,1702-第二环体,1703-第三环体,1704-第四环体,18-输出设备,19-阴极均压点,110-辅助阳极装置,111-信号线,112-数据线,113-报警提示灯,114-管道。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18)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微控制器(2)和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n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包括可调电阻(3)和霍尔电流传感器(4),其中所述可调电阻(3)的一端与阴极均压点(19)或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出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入口或辅助阳极装置(110)电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电流调节支路的电流值;所述可调电阻(3)和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4)均与所述微控制器(2)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输出设备(18)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微控制器(2)和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
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包括可调电阻(3)和霍尔电流传感器(4),其中所述可调电阻(3)的一端与阴极均压点(19)或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出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入口或辅助阳极装置(110)电连接;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4)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电流调节支路的电流值;所述可调电阻(3)和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4)均与所述微控制器(2)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部(101)和第二部(102);
所述第二部(102)位于所述第一部(101)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部(101)可拆卸相连;
所述微控制器(2)和所述至少两条电流调节支路均位于所述第一部(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还包括:继电器(5);
所述继电器(5)设置在所述可调电阻(3)与所述阴极均压点(19)或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出口之间;
所述继电器(5)与所述微控制器(2)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导轨(6);
所述安装导轨(6)固定在所述第一部(101)内,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上的继电器(5)设置在所述安装导轨(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输入接线柱(7)和输入总线(8);
多个所述输入接线柱(7)设置在所述第一部(101)的下部,每个所述输入接线柱(7)通过电缆与所述阴极均压点(19)或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出口连接;
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上的继电器(5)通过所述输入总线(8)与所述输入接线柱(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保护电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电流调节支路还包括:输出接线柱(9);
所述输出接线柱(9)的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3)电连接,另一端通过电缆与所述输出设备(18)的电流输入口或所述辅助阳极装置(11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刘斌赵玉超许向峰苗苗李贵生李刚孟凡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