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72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属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领域。它包括双向电迁装置、固定框架、直流电源;所述双向电迁装置包括金属网片、阻锈剂海绵层、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铺设在混凝土外表面,金属网片外铺设阻锈剂海绵层,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和阻锈剂海绵层被密封在保水密封层内;所述固定框架将双向电迁装置压紧固定在混凝土外表面;所述直流电源阳极与金属网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连接。双向电迁装置采用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够长时间高效地进行阻锈剂迁入和氯离子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属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是由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会发现氯离子危害,氯离子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年限,必须合理控制好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有效预防氯离子的危害。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来源主要包括:(1)水泥,水泥中的氯盐容易引起氯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而且水泥原料也是氯离子的主要来源;(2)砂石,混凝土中经常使用海砂,海砂是从海水中收集起来的,收集过程中海砂表面会存有氯离子;(3)水,混凝土拌合时如果采用地表水、地下水必须进行适用性检验,合格才能用,如果选用海水就会造成氯离子超标的情况,因此尽量在拌制混凝土中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4)外加剂,此类材料都含有氯盐的成分,在使用外加剂时应考虑混凝土的使用功能去严格控制其掺量,从而预防氯离子超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危害:(1)降低强度,氯离子在混凝土中含量偏高会破坏混凝土自身抗化学腐蚀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松散、承载不足的问题,缩减了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寿命,导致混凝土提前进入失效的状态。当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偏高时,整个混凝土结构会偏离原有的设计标准,混凝土此时会处于低强度与腐蚀的情况中,氯离子浓度高的位置有腐蚀问题,其会破坏周围的混凝土结构,致使混凝土有剥离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状态。(2)腐蚀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材料是钢筋,氯离子会腐蚀钢筋材料,氯离子参与钢筋腐蚀的过程中,破坏了钢筋表层的钝化膜,加快了钢筋腐蚀的速度,剥离了钢筋结构与混凝土[1]。氯离子在混凝土结构中对钢筋材料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主要是腐蚀钢筋的材料,氯离子在钢筋表面发生腐蚀,降低了钢筋材料的强度和承载水平,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丧失了承载力,无法支撑混凝土结构,进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了破坏。氯离子腐蚀钢筋后,引起了混凝土建筑工程早衰的情况,导致混凝土工程提前进入了不稳定的状态,增加了混凝土工程的安全风险。(3)影响耐久性,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双重作用,就会干预混凝土的整体耐久性。在氯离子含量较高的环境中,就会引起钢筋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破坏,致使混凝土提供标准的荷载,也不能在规定的年限中保持着安全稳定性。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的重要指标,当氯离子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破坏,就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于混凝土工程的安全使用。氯离子在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氯离子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导致混凝土结构提前进入老化的不良状态,在混凝土工程中埋下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它能够高效地去除混凝土中氯离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它解决了如何高效地利用双向电迁法去除混凝土中氯离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它包括双向电迁装置、固定框架、直流电源;所述双向电迁装置包括金属网片、阻锈剂海绵层、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铺设在混凝土外表面,金属网片外铺设阻锈剂海绵层,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和阻锈剂海绵层被密封在保水密封层内;所述固定框架将双向电迁装置压紧固定在混凝土外表面;所述直流电源阳极与金属网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连接。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金属网片采用不锈钢网片。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阻锈剂海绵层是由吸收阻锈剂的海绵制作而成。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阻锈剂采用胺类阻锈剂。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定框架由拉杆、膨胀螺丝构成,纵横交错的多根拉杆压在双向电迁装置上,膨胀螺丝将拉杆与混凝土墙壁锁紧。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定框架由拉杆、螺杆、螺母构成,混凝土柱四面均铺设双向电迁装置,两根拉杆平行压在混凝土柱前后两面,螺杆贯穿两根拉杆的同一侧端部,螺杆端部通过螺母锁紧,两根拉杆和两根螺杆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将双向电迁装置与混凝土柱四面压紧,每根混凝土柱上等间距设置多组矩形框架。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保水密封层采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双向电迁装置将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作为阴极,将混凝土结构外表面铺设金属网片作为阳极,在金属网片外铺设含阻锈剂溶液的海绵层,施加直流电源,使钢筋和金属网片之间形成电场,使得阻锈剂迁入混凝土内,包覆在钢筋表面,而氯离子迁出混凝土,防止锈蚀钢筋,提高混凝土强度;(2)双向电迁装置采用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够长时间高效地进行阻锈剂迁入和氯离子去除;(3)采用的胺类阻锈剂有极性基(氨基)与非极性基(碳链)组成,极性基可以牢牢地吸附在钢筋表面,而非极性基能完整地覆盖钢筋表面,使钢筋与氧气、氯离子等侵蚀介质隔离开,更够达到更好的防锈效果;(4)固定框架能够灵活运用,可将双向电迁装置固定在基础柱、基础圈梁、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混凝土结构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墙壁内嵌混凝土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基础柱、基础圈梁的横截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基础柱、基础圈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双向电迁装置1,金属网片11,阻锈剂海绵层12,保水密封层13,固定框架2,拉杆21,膨胀螺丝22,螺杆23,螺母24,直流电源3,混凝土4,钢筋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4所示,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它包括双向电迁装置1、固定框架2、直流电源3;双向电迁装置1包括金属网片11、阻锈剂海绵层12、保水密封层13,金属网片11铺设在混凝土4外表面,金属网片11外铺设阻锈剂海绵层12,阻锈剂海绵层12外铺设保水密封层13,金属网片11和阻锈剂海绵层12被密封在保水密封层13内;固定框架2将双向电迁装置1压紧固定在混凝土4外表面;直流电源3阳极与金属网片11连接,直流电源3阴极与混凝土4内部的钢筋5连接。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在嵌入墙面的混凝土柱上的应用:金属网片11采用不锈钢网片。阻锈剂海绵层12是由吸收阻锈剂的海绵制作而成。阻锈剂采用胺类阻锈剂。保水密封层13采用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固定框架2由拉杆21、膨胀螺丝22构成,纵横交错的多根拉杆21压在双向电迁装置1上,膨胀螺丝22将拉杆21与混凝土墙壁锁紧。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在基础柱、基础圈梁上的应用:金属网片11采用不锈钢网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向电迁装置、固定框架、直流电源;/n所述双向电迁装置包括金属网片、阻锈剂海绵层、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铺设在混凝土外表面,金属网片外铺设阻锈剂海绵层,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和阻锈剂海绵层被密封在保水密封层内;/n所述固定框架将双向电迁装置压紧固定在混凝土外表面;/n所述直流电源阳极与金属网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双向电迁装置、固定框架、直流电源;
所述双向电迁装置包括金属网片、阻锈剂海绵层、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铺设在混凝土外表面,金属网片外铺设阻锈剂海绵层,阻锈剂海绵层外铺设保水密封层,金属网片和阻锈剂海绵层被密封在保水密封层内;
所述固定框架将双向电迁装置压紧固定在混凝土外表面;
所述直流电源阳极与金属网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片采用不锈钢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理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超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锈剂海绵层是由吸收阻锈剂的海绵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治理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东倪鸿祥俞红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谷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