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89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5
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立窑(A)、旋转布料装置(1)和物料输送管(4);其中,旋转布料装置(1)包括堆料台(2)和布料器(3);堆料台(2)设置在石灰立窑(A)的进料口的中心位置,并且位于物料输送管(4)的正下方;布料器(3)设置在石灰立窑(A)进料口的侧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保证石灰立窑内各环形料面高度基本趋于均匀,形成较理想的窑内布料状态,从而保证焙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灰立窑的布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属于生石灰生产

技术介绍
一般所述的石灰是指生石灰(CaO),生石灰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业原料,它是冶金行业广泛应用的重要辅助原料。在炼铁原料烧结、炼铁还原过程、铁水预处理过程及炉外精炼过程中,石灰作为添加剂,起到调节炉料碱度、造渣和脱硫等作用,对炼铁炼钢工艺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石灰窑是石灰生产工艺中的核心装备,原料石灰石在石灰窑中被加热至1100℃,煅烧生成产品石灰。目前使用较广的石灰窑窑型主要为立窑。现有技术下的石灰立窑工艺及其装置结构见图1所示:石灰石从上部被加入石灰窑窑体内,在石灰窑窑体内堆积成一定厚度的料层,随着生产的进行料层缓慢下行,同时通过喷煤总管与煤粉喷枪往堆积料层内喷入均匀等量粒度合适的煤粉,使其均匀布置在煤粉喷枪出口水平截面的料层内,在高温下煤粉燃烧放热,为料层供给均匀适合的热量,从而使得料层一边下行一边反应,在到达石灰窑窑体下部位置的时候结束反应,最终成品矿由排料口排出至台车上,被运往下一道工序。另一方面,从窑体下部鼓入的助燃风自下而上穿过料层,为煤粉燃烧提供充足的助燃风。现有技术下的石灰立窑由于为单口下料,存在以下缺陷:1、布料状态不理想:在现有技术下的石灰立窑中,石灰石由于是中间单口下料,故容易在石灰立窑内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山包状堆积料层。而这种料层布料状态对于物料分布、风流分布要求很严格的石灰立窑生产是非常不利的。2、焙烧效果不佳:在换热过程中,由于布料状态不理想,故助燃空气易形成短路,空气自下而上穿过石灰石料层时中间厚料层压损大、穿过出现边缘薄料层时压损小,从而导致大量助燃空气从压损小的边缘薄料层穿行助燃,少量助燃空气从压损大的中间厚料层进行穿行助燃,这样就容易形成石灰石料层内煤粉燃烧不均的现象,从而造成生产结束后出现中间矿料温度低、边缘料层温度高的现象,不均匀焙烧会严重影响石灰矿产质量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石灰立窑布料不理想导致焙烧不均的缺陷,通过多次摸索与改进优化,本技术研发出了一套可实现均匀理想布料的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本技术能够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均匀布料,保证焙烧效果。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立窑、旋转布料装置和物料输送管。其中,旋转布料装置包括堆料台和布料器。堆料台设置在石灰立窑的进料口的中心位置,并且位于物料输送管的正下方。布料器设置在石灰立窑进料口的侧部。在本技术中,所述布料器包括驱动装置、移动装置、拨料装置、下料管。驱动装置设置在石灰立窑进料口的一侧。移动装置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底部。拨料装置的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上,拨料装置的另一端位于堆料台的上方。下料管包括竖直段和可旋转段,竖直段与驱动装置连接,可旋转段与竖直段的下部连接并且位于石灰立窑的内部。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下料管围绕石灰立窑的进料口在水平面内旋转。作为优选,所述布料器还包括旋转轴。旋转轴设置在下料管的竖直段和可旋转段之间的连接处。优选的是,所述布料器还包括提拉装置。提拉装置包括提拉电机、提拉承力板、提拉杆。提拉承力板的一端与下料管的竖直段连接。提拉电机设置在提拉承力板的上方。提拉杆的下部与下料管的可旋转段连接且提拉杆的上部与提拉电机的下部连接。在提拉装置的作用下,下料管的可旋转段围绕旋转轴在竖直平面内旋转。在本技术中,旋转布料装置包括N套所述布料器,N套布料器均匀的设置在石灰立窑进料口的四周。N为1-12,优选为2-8,更优选为3-6。每套布料器均包括驱动装置、移动装置、拨料装置、下料管、旋转轴和提拉装置。在本技术中,旋转布料装置还包括轨道,轨道设置在石灰立窑的外侧,移动装置与轨道接触并在轨道上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轨道为环形水平轨道,环形水平轨道与石灰立窑进料口同心设置,驱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在环形水平轨道上围绕石灰立窑进料口做圆周运动。优选的是,所述拨料装置为杆状或板状结构,拨料装置与拨料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90度,优选为5-85度,更优选为10-80度。优选的是,下料管的可旋转段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90度,优选为5-75度,更优选为10-60度。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料面高度检测装置。料面高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石灰立窑的侧壁上,并且位于下料管出料口的下方。作为优选,该系统包括m个料面高度检测装置,优选m为1-12,更优选m为2-8,进一步优选m为3-6。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残碳检测装置。残碳检测装置设置在石灰立窑的排料口处。在本技术中,所述下料管的可旋转段的内侧为阶梯式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堆料台的顶部为圆形结构或正多边形结构。优选的是,所述移动装置为滚轮,滚轮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的底部。滚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装置。在本技术中,该系统还包括煤粉喷入装置。煤粉喷入装置包括喷煤总管和煤粉喷枪,喷煤总管设置在石灰立窑的外侧,煤粉喷枪的一端连接喷煤总管和另一端伸入石灰立窑内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的方法。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的方法或使用上述系统来布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系统开始运行,石灰生料由物料输送管送至堆料台上,布料器沿轨道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伸到堆料台上的拨料装置将石灰生料拨入该布料器的下料管中,下料管中的石灰生料排入石灰立窑内;2)石灰生料在石灰立窑内堆积成一定厚度的料层,同时煤粉喷入装置往堆积料层内喷入煤粉,石灰生料在煤粉的高温焙烧下转化成为生石灰,然后生石灰由石灰立窑的排料口排出;3)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石灰立窑内的料面分成m个环形料面,由石灰立窑的中心向外依次为第1个环形料面、第2个环形料面……第m个环形料面,每个环形料面上对应设置有料面高度检测装置;残碳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石灰立窑排料口处的残碳量C测;同时设定石灰立窑排料口处的残碳量标准值为C标;当C测≤C标时,系统继续运行;4)当C测>C标时,通过料面高度检测装置检测各个环形料面的料面高度,求得各个环形料面与最高料面的高度差K测;设定标准高度差为K标;当K测≤K标时,则可判断石灰立窑内助燃风量不够导致燃烧不完全,此时系统自动加大助燃风进风量直至C测≤C标为止;当K测>K标时,则可判断石灰立窑内料面布料不均导致燃烧不完全,此时系统将以检测到的最高点料位为基准,计算各个环形料面所需加料量Qn,然后系统通过调节旋转布料装置对各个环形料面进行加料。在本技术中,步骤4)中所述系统以检测到的最高点料位为基准,计算各个环形料面所需加料量Qn,具体为:Qn=(Δmax-Δn)×Sn……(1);其中:Qn为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立窑(A)、旋转布料装置(1)和物料输送管(4);其中,旋转布料装置(1)包括堆料台(2)和布料器(3);堆料台(2)设置在石灰立窑(A)的进料口的中心位置,并且位于物料输送管(4)的正下方;布料器(3)设置在石灰立窑(A)进料口的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立窑阶梯式旋转布料系统,该系统包括石灰立窑(A)、旋转布料装置(1)和物料输送管(4);其中,旋转布料装置(1)包括堆料台(2)和布料器(3);堆料台(2)设置在石灰立窑(A)的进料口的中心位置,并且位于物料输送管(4)的正下方;布料器(3)设置在石灰立窑(A)进料口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3)包括驱动装置(301)、移动装置(302)、拨料装置(303)、下料管(304);驱动装置(301)设置在石灰立窑(A)进料口的一侧;移动装置(302)固定设置在驱动装置(301)底部;拨料装置(303)的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301)上,拨料装置(303)的另一端位于堆料台(2)的上方;下料管(304)包括竖直段(30401)和可旋转段(30402),竖直段(30401)与驱动装置(301)连接,可旋转段(30402)与竖直段(30401)的下部连接并且位于石灰立窑(A)的内部;在驱动装置(301)的作用下,下料管(304)围绕石灰立窑(A)的进料口在水平面内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3)还包括旋转轴(305);旋转轴(305)设置在下料管(304)的竖直段(30401)和可旋转段(30402)之间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器(3)还包括提拉装置(306);提拉装置(306)包括提拉电机(30601)、提拉承力板(30602)、提拉杆(30603);提拉承力板(30602)的一端与下料管(304)的竖直段(30401)连接;提拉电机(30601)设置在提拉承力板(30602)的上方;提拉杆(30603)的下部与下料管(304)的可旋转段(30402)连接且提拉杆(30603)的上部与提拉电机(30601)的下部连接;在提拉装置(306)的作用下,下料管(304)的可旋转段(30402)围绕旋转轴(305)在竖直平面内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布料装置(1)包括N套所述布料器(3),N套布料器(3)均匀的设置在石灰立窑(A)进料口的四周;N为1-12;每套布料器(3)均包括驱动装置(301)、移动装置(302)、拨料装置(303)、下料管(304)、旋转轴(305)和提拉装置(3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3-6。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旋转布料装置(1)还包括轨道(5),轨道(5)设置在石灰立窑(A)的外侧,移动装置(302)与轨道(5)接触并在轨道(5)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5)为环形水平轨道,环形水平轨道与石灰立窑(A)进料口同心设置,驱动装置(301)通过移动装置(302)在环形水平轨道上围绕石灰立窑(A)进料口做圆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7、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303)为杆状或板状结构,拨料装置(303)与拨料装置(303)连接驱动装置(301)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90度;和/或
下料管(304)的可旋转段(30402)的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90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装置(303)为杆状或板状结构,拨料装置(303)与拨料装置(303)连接驱动装置(301)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90度;和/或
下料管(304)的可旋转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宇陈思墨李谦刘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