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867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上料设备包括输送线、机械手和顶升组件,输送线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输送线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两条输送带同步同向移动,治具放置在两条输送带上,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治具上,顶升组件位于两条输送带之间,顶升组件包括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顶针,第一驱动机构控制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针可迫使治具与输送带分离。上料设备通过自动化地把产品快速安装到输送线的治具上,节省作业人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参见图1至图5,现有一款呈罩壳状的产品1,该产品1原先放置在托盘2内,该托盘2遮挡了产品1的局部外周面。在对产品1进行除尘刷白电油时,需要把产品1更换到专用治具3上,该治具3可使产品1的外端面和外周面均外露,无遮挡,从而可进行除尘刷白电油处理。把产品1从托盘2更换到治具3上,现有方式是人工将托盘2内的产品1一个一个取出来,再一个一个安装到对应的治具3上,占用较多人力,人工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对产品1进行除尘刷白电油处理时,也是人工一个一个地对产品1进行除尘和刷白电油,占用较多人力,人工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的自动上料设备。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输送线、机械手和顶升组件,输送线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输送线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两条输送带同步同向移动,治具放置在两条输送带上,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治具上,顶升组件位于两条输送带之间,顶升组件包括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顶针,第一驱动机构控制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针可迫使治具与输送带分离。由以上方案可见,当输送线上相邻的两个治具分别移动至顶针组件的上方时,第一驱动机构控制顶针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顶针顶起位于上方的治具,从而使得该治具与输送带分离,然后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顶针组件上的治具上,自动化上料工作可靠。上料设备通过自动化地把产品快速安装到输送线的治具上,节省作业人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方案是,顶升组件还包括挡板组件,在输送带移动方向上,挡板组件位于顶针组件的前端,挡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挡板,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一步的方案是,顶针组件和挡板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在输送带移动方向上,一个挡板组件、一个顶针组件、一个挡板组件和一个顶针组件依次布置。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进一步的方案是,上料设备还包括视觉组件,视觉组件用于给位于放置架上的产品拍照并传输给机械手,机械手可把位于放置架上的产品放置到治具上。进一步的方案是,机械手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臂、第三驱动机构和夹爪组件,旋转驱动机构控制连接臂绕竖直方向旋转,第三驱动机构位于连接臂上,第三驱动机构控制夹爪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夹爪组件可夹取产品。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夹爪组件包括夹爪驱动机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夹爪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同步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上料设备,上料设备包括输送线、机械手和顶升组件,输送线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输送线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两条输送带同步同向移动,治具放置在两条输送带上,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治具上,顶升组件位于两条输送带之间,顶升组件包括顶针组件,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顶针,第一驱动机构控制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针可迫使治具与输送带分离。由以上方案可见,当输送线上相邻的两个治具分别移动至顶针组件的上方时,第一驱动机构控制顶针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顶针顶起位于上方的治具,从而使得该治具与输送带分离,然后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顶针组件上的治具上,自动化上料工作可靠。自动化生产系统通过上料设备自动化地把产品快速安装到输送线的治具上,节省作业人力,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罩壳状产品的第一视角结构图。图2是罩壳状产品的第二视角结构图。图3是托盘的结构图。图4是托盘装满罩壳状产品的结构图。图5是治具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上料设备的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上料设备的局部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顶升组件的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机械手的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供料设备的第一视角结构图。图12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供料设备的第二视角结构图。图13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发料机构的结构图。图14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产品搬运机构和托盘搬运机构的结构图。图15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除尘设备的结构图。图16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除尘设备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图。图17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除尘设备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图。图18是本技术自动化生产系统实施例中除尘设备的第三视角局部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产品1呈罩壳状,罩壳状产品1放置在托盘2内,该托盘2遮挡了罩壳状产品1的局部外周面,托盘2中一排放置有七个罩壳状产品1,总共有四排。在对罩壳状产品1进行除尘刷白电油时,需要把罩壳状产品1更换到专用治具3上,治具3可使罩壳状产品1的外端面和外周面均外露,无遮挡,从而可对罩壳状产品1的外端面和外周面进行除尘刷白电油处理。参见图6,自动化生产系统4包括机架46、两条输送线45、两组治具供给机构41、两个供料设备42、两个上料设备43以及除尘设备44,两条输送线45、两组治具供给机构41、两个供料设备42、两个上料设备43以及除尘设备44分别设置在机架46上。两条输送线45并排设置,两组治具供给机构41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45的前端,除尘设备44位于两条输送线45的后端上,治具供给机构41储存有多个治具3并把治具3供给输送线45。两个供料设备42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45的对称两侧,两个上料设备43也分别位于两条输送线45的对称两侧。在输送线45的移动方向上,上料设备43邻近供料设备42设置。参见图7至图10,输送线45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3,一条输送线45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451,两条输送带451同步同向移动,治具3通过治具供给机构41放置在两条输送带451上。上料设备43包括机械手431、顶升组件432以及视觉组件433(参见图11),机械手431可把罩壳状产品1放置在输送线45的治具3上,顶升组件432位于两条输送带451之间。具体地,顶升组件432包括顶针组件和挡板组件,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322和顶针4321,第一驱动机构4322控制顶针43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顶针4321可迫使治具3与输送带451分离。在输送带451移动方向上,挡板组件位于顶针组件的前端。挡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4324和挡板4323,第二驱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其特征在于:/n所述输送线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两条所述输送带同步同向移动,所述治具放置在两条所述输送带上;/n所述上料设备还包括机械手和顶升组件,所述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所述治具上,所述顶升组件位于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n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顶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顶针可迫使所述治具与所述输送带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用于承载并运送治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线包括两条并排设置的输送带,两条所述输送带同步同向移动,所述治具放置在两条所述输送带上;
所述上料设备还包括机械手和顶升组件,所述机械手可把产品放置在所述治具上,所述顶升组件位于两条所述输送带之间;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顶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顶针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顶针可迫使所述治具与所述输送带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挡板组件,在所述输送带移动方向上,所述挡板组件位于所述顶针组件的前端;
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挡板,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所述挡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组件和所述挡板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在所述输送带移动方向上,一个所述挡板组件、一个所述顶针组件、一个所述挡板组件和一个所述顶针组件依次布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富立侯海鹏贝赠标
申请(专利权)人:三威塑胶制品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