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60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包括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一端为固定的弧形固定夹钳且另一端为转动的弧形转动夹钳,所述的转动夹钳通过转轴与手持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的压杆向上转动带动转动夹钳转动进而夹紧内部的若干砖块,所述的转轴上还活动套装有左右两个稳定框,所述的稳定框上方为L形且套装在压杆内侧的转轴上,所述的稳定框下方为带有向内凹槽的卡框。该砖夹结构相比传统砖夹结构,可以一次性夹持较多数量的砖块,另外,具有较好的稳定安全性,提高砌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
技术介绍
砌体工程是指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等,垒砌形成墙体的工程工作,进行该项工作时,需用到砖夹对砖块进行搬运,传统的砖夹为铁框架式结构,通过人手捏合转动杆子,对其内部的叠合砖块最外两侧进行夹装,在搬运过程中,需要使用者对砖夹持续施力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砖块的掉落,增加了人力的支出,增加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另外,由于只是对叠合砖块最外两侧进行夹装,稳定性不够好,在夹装的砖块较重时,砖块可能发生集体掉落的情况,影响到砌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造成砸伤等意外事故,而且砖块在砖夹中只能单层叠合,一次运输的砖块数量有限,这也会影响到砌体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该砖夹结构相比传统砖夹结构,可以一次性夹持较多数量的砖块,另外,具有较好的稳定安全性,提高砌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包括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一端为固定的弧形固定夹钳且另一端为转动的弧形转动夹钳,所述的转动夹钳通过转轴与手持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的压杆向上转动带动转动夹钳转动进而夹紧内部的若干砖块,所述的转轴上还活动套装有左右两个稳定框,所述的稳定框上方为L形且套装在压杆内侧的转轴上,所述的稳定框下方为带有向内凹槽的卡框,所述的卡框内部卡装若干个砖块,所述的卡框凹槽内侧与砖块上下边缘接触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横向通槽,所述的横向通槽内部插入稳定杆件,所述的手持杆上方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手持杆内部靠近固定夹钳一侧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的矩形通槽内部套装有弹性拉环,所述的弹性拉环内部套住压杆。进一步,所述的稳定杆件使用时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个稳定框的横向通槽内部,不使用时放置在手持杆上方的放置槽内部。进一步,所述的弹性拉环使用时向内侧移动,套住向上转动的压杆,用于锁住压杆位置。进一步,所述的稳定框的卡框尺寸为20-30厘米。进一步,所述的稳定杆件分别贯穿卡框内部若干叠合后砖块的四周边角位置处,用于固定叠合后砖块位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中通过稳定框和稳定杆件等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传统砖夹内部叠合的砖块的稳定安全性,另外通过稳定框的卡框结构,可以一次性夹装多块砖块,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保证砌体工程的施工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通过弹性拉环和矩形通槽等结构对压杆实现固定,可以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施力控制砖块位置,提高使用体验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砖夹不使用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砖夹使用时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持杆;2、矩形通槽;3、弹性拉环;4、固定夹钳;5、压杆;6、稳定框;7、横向通槽;8、转动夹钳;9、转轴;10、稳定杆件;11、放置槽;12、部分叠合砖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包括手持杆1,手持杆1一端为固定的弧形固定夹钳4且另一端为转动的弧形转动夹钳8,转动夹钳8通过转轴9与手持杆1另一端转动连接,转轴9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杆5,压杆5向上转动带动转动夹钳8转动进而夹紧内部的若干砖块,转轴9上还活动套装有左右两个稳定框6,稳定框6上方为L形且套装在压杆5内侧的转轴9上,稳定框6下方为带有向内凹槽的卡框,卡框内部卡装若干个砖块,卡框凹槽内侧与砖块上下边缘接触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横向通槽7,横向通槽7内部插入稳定杆件10,手持杆1上方设有放置槽11,手持杆1内部靠近固定夹钳4一侧设有矩形通槽2,矩形通槽2内部套装有弹性拉环3,弹性拉环3内部套住压杆5,稳定杆件10使用时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个稳定框6的横向通槽7内部,不使用时放置在手持杆1上方的放置槽11内部,弹性拉环3使用时向内侧移动,套住向上转动的压杆5,用于锁住压杆5位置,稳定框6的卡框尺寸为20-30厘米,稳定杆件10分别贯穿卡框内部若干叠合后砖块的四周边角位置处,用于固定叠合后砖块位置。使用时,将砖块堆叠组合放入到稳定框6内部,然后在横向通槽7内部插入所有稳定杆件10,接着再依次向稳定杆件10内部叠合更多的砖块(图中只画出部分叠合砖块12),叠合完毕后,通过向上转动压杆5带动转动夹钳8转动,配合固定夹钳4夹紧砖夹之间的所有叠合后砖块,再向内拉动弹性拉环3套在压杆5后端固定压杆5位置,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单手或双手握住手持杆1,提拉移动该砖夹,达到指定施工位置后,反向上述操作,取下运输的所有砖块,不使用时,将稳定杆件10依次放入到放置槽11内部,避免稳定杆件10丢失,方便下次继续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包括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一端为固定的弧形固定夹钳且另一端为转动的弧形转动夹钳,所述的转动夹钳通过转轴与手持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的压杆向上转动带动转动夹钳转动进而夹紧内部的若干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还活动套装有左右两个稳定框,所述的稳定框上方为L形且套装在压杆内侧的转轴上,所述的稳定框下方为带有向内凹槽的卡框,所述的卡框内部卡装若干个砖块,所述的卡框凹槽内侧与砖块上下边缘接触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横向通槽,所述的横向通槽内部插入稳定杆件,所述的手持杆上方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手持杆内部靠近固定夹钳一侧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的矩形通槽内部套装有弹性拉环,所述的弹性拉环内部套住压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夹,包括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一端为固定的弧形固定夹钳且另一端为转动的弧形转动夹钳,所述的转动夹钳通过转轴与手持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的压杆向上转动带动转动夹钳转动进而夹紧内部的若干砖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还活动套装有左右两个稳定框,所述的稳定框上方为L形且套装在压杆内侧的转轴上,所述的稳定框下方为带有向内凹槽的卡框,所述的卡框内部卡装若干个砖块,所述的卡框凹槽内侧与砖块上下边缘接触位置处均设有一个横向通槽,所述的横向通槽内部插入稳定杆件,所述的手持杆上方设有放置槽,所述的手持杆内部靠近固定夹钳一侧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的矩形通槽内部套装有弹性拉环,所述的弹性拉环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章贵杨贤才陈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