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60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该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拨杆和换轨挡板。拨杆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输送轨道中远离测试轨道的第一导轨外侧,换轨挡板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轨道靠近测试轨道的第二导轨与测试轨道靠近输送轨道的第三导轨之间,换轨挡板的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测试轨道远离输送轨道的第四导轨外侧。沿测试轨道的运输方向上,第一端的固定位置位于第二端的固定位置的前方,拨杆的固定位置位于换轨挡板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和换轨挡板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轨装置,使得运载架沿拨杆与换轨挡板间形成的新轨道定向从输送轨道移动至测试轨道,降低了运载架分轨的出错率,提高了运载架分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用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中,多采用双轨道,如输送轨道和测试轨道,对样本进行运输。装载有样本的运载架在轨道上运行,根据样本的检测项目不同,以及运载架中是否有样本,在流水线的一些节点处,需要对一部分运载架进行分轨,即将一部分运载架从输送轨道分轨到测试轨道,而另一部分运载架仍然在输送轨道上运行。目前,流水线上的运载架分轨装置主要通过气缸实现,即对需要分轨的运载架,采用气缸将该运载架从输送轨道顶出,从而使该运载架落入测试轨道。通过气缸实现运载架分轨的装置结构相对复杂,对运载架的分轨存在较大的出错几率,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以降低运载架分轨的出错率,提高运载架分轨的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拨杆和换轨挡板;所述拨杆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输送轨道的第一导轨外侧,所述第一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远离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输送轨道和所述测试轨道分别为双轨道导轨中的一条轨道;所述换轨挡板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的第二导轨与所述测试轨道的第三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靠近所述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靠近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换轨挡板的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轨道的第四导轨外侧,所述第四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远离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br>沿所述测试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换轨挡板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的前方,所述拨杆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和所述换轨挡板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之间。可选的,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还包括拨盘机构;所述拨盘机构包括拨盘、外壳及读取天线;所述拨盘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且所述拨盘的中心距所述第一导轨的距离小于所述拨盘的半径,所述拨盘上开设有与运载架配合的凹槽,沿所述输送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拨盘位于所述拨杆的前方;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位于所述拨盘的外侧,所述外壳与所述拨盘间存在间隙;所述读取天线固定安装于所述拨盘和所述外壳之间。可选的,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可选的,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且沿所述测试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光电开关位于所述拨盘的前方。可选的,所述第二导轨的内侧设有凸起,且沿所述输送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凸起位于所述拨盘中心的前方。可选的,所述凸起承载侧面的形状为弧形,且所述凸起承载侧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输送轨道的运输方向所成的角度为钝角,所述凸起承载侧面为所述凸起远离所述拨盘中心的侧面。可选的,所述拨杆的固定位置至所述换轨挡板的最小距离与所述输送轨道的宽度相等。可选的,所述换轨挡板的形状为Z字形,且平行的两端为所述换轨挡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该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换轨挡板和拨杆。换轨挡板固定安装于测试轨道的两侧,拨杆可轴向转动地安装于运输轨道远离测试轨道的一侧。当对需要分轨的运载架进行分轨时,拨杆与换轨挡板间形成新轨道,使得运载架沿拨杆与换轨挡板间形成的新轨道从输送轨道移动至测试轨道,完成运载架的分轨。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载架分轨装置,使得运载架沿拨杆与换轨挡板间形成的新轨道定向从输送轨道移动至测试轨道,运载架分轨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进而降低了运载架分轨的出错率,提高了运载架分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的一种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检测运载架时的一种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不进行运载架分轨时的一种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进行运载架分轨时的一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降低运载架分轨的出错率,提高运载架分轨的可靠性,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下面将结合图1-4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运载架分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的一种结构图,上述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拨杆1和换轨挡板2。拨杆1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输送轨道6的第一导轨61外侧,其中,第一导轨61为输送轨道6中远离测试轨道7的一条导轨,输送轨道6和测试轨道7分别为双轨道导轨中的一条轨道。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输送轨道6的第二导轨62与测试轨道7的第三导轨71之间,第二导轨62为输送轨道6中靠近测试轨道7的一条导轨,第三导轨71为测试轨道7中靠近输送轨道6的一条导轨,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测试轨道7的第四导轨72外侧,第四导轨72为测试轨道7中远离输送轨道6的一条导轨。沿测试轨道7的运输方向上,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位于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的前方,拨杆1的固定位置位于换轨挡板2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和换轨挡板2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送轨道6包括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测试轨道7包括第三导轨71和第四导轨72。拨杆1安装在第一导轨61的外侧,并且拨杆1可以轴向转动。换轨挡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导轨62和第三导轨71之间,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四导轨72外侧。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输送轨道6上不存在需要分轨的运载架时,拨杆1位于第一导轨61的外侧且平行于第一导轨61,因此拨杆1不会接触到输送轨道6上的运载架,运载架沿输送轨道6的运输方向移动。当输送轨道6上存在需要分轨的运载架时,拨杆1开始转动,如图4所示,直至拨杆1穿过输送轨道6的上方,且拨杆1未安装于第一导轨61外侧的一端与第三导轨71接触,此时,拨杆1与换轨挡板2间形成了一个新轨道,当需要进行分轨的运载架运行至拨杆1的位置时,拨杆1阻挡了需要进行分轨的运载架继续沿输送轨道6的运输方向移动,同时在输送轨道6继续向运输方向运行的动力下,需要分轨的运载架的移动方向发生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拨杆(1)和换轨挡板(2);/n所述拨杆(1)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输送轨道的第一导轨外侧,所述第一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远离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输送轨道和所述测试轨道分别为双轨道导轨中的一条轨道;/n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的第二导轨与所述测试轨道的第三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靠近所述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靠近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轨道的第四导轨外侧,所述第四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远离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n沿所述测试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的前方,所述拨杆(1)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2)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和所述换轨挡板(2)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架分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包括:拨杆(1)和换轨挡板(2);
所述拨杆(1)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输送轨道的第一导轨外侧,所述第一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远离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输送轨道和所述测试轨道分别为双轨道导轨中的一条轨道;
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输送轨道的第二导轨与所述测试轨道的第三导轨之间,所述第二导轨为所述输送轨道中靠近所述测试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靠近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轨道的第四导轨外侧,所述第四导轨为所述测试轨道中远离所述输送轨道的一条导轨;
沿所述测试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一端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2)的第二端的固定位置的前方,所述拨杆(1)的固定位置位于所述换轨挡板(2)第一端的固定位置和所述换轨挡板(2)第二端的固定位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架分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架分轨装置还包括拨盘机构;
所述拨盘机构包括拨盘(3)、外壳(4)及读取天线;
所述拨盘(3)可轴向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外侧,且所述拨盘(3)的中心距所述第一导轨的距离小于所述拨盘(3)的半径,所述拨盘(3)上开设有与运载架配合的凹槽,沿所述输送轨道的运输方向上,所述拨盘(3)位于所述拨杆(1)的前方;
所述外壳(4)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赞张占河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赛诺迈德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