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40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所述脚踏板本体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脚踏板本体上的第一通孔,所述脚踏板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圆柱状凸块,所述圆柱状凸块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套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圆柱状凸块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脚踏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松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避免了脚踏板本体从转轴上滑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其实粤语通常都这么称呼);而在日本称为“自転(转)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目前现有的自行车脚踏板安装在转轴上固定时,基本上都是通过紧固螺母对其在转轴上进行固定限位,脚踏板在使用时,容易与紧固螺栓产生碰撞,紧固螺母与转轴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使用一段时候,紧固螺母与转轴之间容易产生松动,快速骑行时,容易使得脚踏板从转轴上滑出。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所述脚踏板本体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脚踏板本体上的第一通孔,所述脚踏板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圆柱状凸块,所述圆柱状凸块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套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圆柱状凸块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套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轴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柱状凸块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孔壁间隙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贯通,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与转轴的外壁间隙连接,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壁与转轴的外壁间隙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与第一螺纹孔相贯通,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三通孔相贯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上的第二螺纹孔与固定套上的第一螺纹孔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和尾部均位于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通过固定套、圆柱状凸块、凹槽、第一螺纹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转轴和第二螺纹孔的配合设置,转轴上的第二螺纹孔与固定套上的第一螺纹孔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紧固螺栓的头部和尾部均位于凹槽内,本技术通过紧固螺栓使得转轴与固定套连接,脚踏板本体在使用时,脚踏板本体与固定套产生碰撞不会使得固定套产生松动或移位,从而避免了本技术上的脚踏板本体从转轴上滑出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上的脚踏板本体需要拆装更换时,只需拆卸或安装转轴一端上的固定套即可,脚踏板本体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套的剖视图。图中:1、脚踏板本体;101、第一通孔;2、固定套;201、圆柱状凸块;202、凹槽;203、第一螺纹孔;204、第二通孔;205、第三通孔;3、转轴;301、外螺纹;302、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1,脚踏板本体1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内设置有转轴3,且转轴3的两端均贯穿脚踏板本体1上的第一通孔101,脚踏板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套2,且固定套2安装在转轴3上,固定套2的一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圆柱状凸块201,圆柱状凸块201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内,固定套2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5,圆柱状凸块201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固定套2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2,固定套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3,转轴3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2,圆柱状凸块201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01的孔壁间隙连接,转轴3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01,第二通孔204与第三通孔205相贯通,第二通孔204的孔壁与转轴3的外壁间隙连接,第三通孔205的孔壁与转轴3的外壁间隙连接,凹槽202与第一螺纹孔203相贯通,第一螺纹孔203与第三通孔205相贯通,转轴3上的第二螺纹孔302与固定套2上的第一螺纹孔203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紧固螺栓的头部和尾部均位于凹槽202内。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固定套2、圆柱状凸块201、凹槽202、第一螺纹孔203、第二通孔204、第三通孔205、转轴3和第二螺纹孔302的配合设置,转轴3上的第二螺纹孔302与固定套2上的第一螺纹孔203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紧固螺栓的头部和尾部均位于凹槽202内,本技术通过紧固螺栓使得转轴3与固定套2连接,脚踏板本体1在使用时,脚踏板本体1与固定套2产生碰撞不会使得固定套2产生松动或移位,从而避免了本技术上的脚踏板本体1从转轴3上滑出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上的脚踏板本体1需要拆装更换时,只需拆卸或安装转轴3一端上的固定套2即可,脚踏板本体1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本体(1)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内设置有转轴(3),且转轴(3)的两端均贯穿脚踏板本体(1)上的第一通孔(101),所述脚踏板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套(2),且固定套(2)安装在转轴(3)上,所述固定套(2)的一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圆柱状凸块(201),所述固定套(2)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5),所述圆柱状凸块(201)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所述固定套(2)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2),所述固定套(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本体(1)的端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内设置有转轴(3),且转轴(3)的两端均贯穿脚踏板本体(1)上的第一通孔(101),所述脚踏板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套(2),且固定套(2)安装在转轴(3)上,所述固定套(2)的一端中心位置安装有圆柱状凸块(201),所述固定套(2)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05),所述圆柱状凸块(201)的端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4),所述固定套(2)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02),所述固定套(2)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3),所述转轴(3)的外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自行车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状凸块(201)的外壁与第一通孔(101)的孔壁间隙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力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瀚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