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支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9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渡支架总成,包括设置在中通道上的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与换挡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过渡支架呈M型设置,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上端面、从上端面两侧倾斜向下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开设在上端面中部的过渡面、沿过渡面一侧的内端垂直向下形成的延伸定位部、形成在延伸定位部内的弧形固定槽以及与过渡面另一侧中部垂直向外端突出的尾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过渡支架的造型设置呈M型,能够明显增强过渡支架的结构强度,避免在司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换挡不便,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换挡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满足汽车中通道内侧零件总布置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渡支架总成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过渡支架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的换挡操作性能是评价汽车可操控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良好的换挡性能将给驾驶员带来强烈的驾驶愉悦感,而换挡机构安装过渡支架的刚度性能直接影响到换挡的操控性。同时在轻量化设计的趋势下,采用塑料铸件的换挡机构安装支架可以大幅度降低支架本体的质量,但经过分析发现,换挡机构的固定部分中心距短,换挡操作时会带来很大的应力,而其安装位置处的结构刚度较弱,属易变形区域,因此在换挡过渡支架从车内装到汽车中通道底板上以支撑换挡机构,换挡过渡支架本身较易变形,影响驾驶人的换挡和驾驶体验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过渡支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能够提高与汽车换挡结构连接强度、避免在司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换挡不便,同时增强换挡装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过渡支架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过渡支架总成,包括设置在中通道上的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与换挡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过渡支架呈M型设置,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上端面、从上端面两侧倾斜向下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开设在上端面中部的过渡面、沿过渡面一侧的内端垂直向下形成的延伸定位部、形成在延伸定位部内的弧形固定槽以及与过渡面另一侧中部垂直向外端突出的尾翼,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侧面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四个与换挡机构配合设置的限定安装孔,所述弧形固定槽槽底设有固定孔,所述尾翼上设有沉台孔,所述安装板、固定板、尾翼、延伸定位部的底面同平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面上分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延伸至过渡面的两端并与上端面同平面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过渡支架上分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在上端面、过渡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将过渡支架的造型设置呈M型,能够明显增强过渡支架的结构强度,避免在司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换挡不便,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换挡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满足汽车中通道内侧零件总布置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过渡支架;2、上端面;3、第一侧面;4、第二侧面;5、过渡面;6、延伸定位部;7、尾翼;8、弧形固定槽;9、沉台孔;10、固定孔;20、限定安装孔;30、安装板;31、定位孔;40、固定板;41、安装孔;50、加强筋板;100、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过渡支架1总成,包括设置在中通道上的过渡支架1,所述过渡支架1与换挡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过渡支架1呈M型设置,所述过渡支架1包括上端面2、从上端面2两侧倾斜向下的第一侧面3及第二侧面4、开设在上端面2中部的过渡面5、沿过渡面5一侧的内端垂直向下形成的延伸定位部6、形成在延伸定位部6内的弧形固定槽8以及与过渡面5另一侧中部垂直向外端突出的尾翼7,所述第一侧面3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上开设有定位孔31,所述第二侧面4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板40,所述固定板40上开设有安装孔41,所述上端面2上还设有至少四个与换挡机构配合设置的限定安装孔20,所述弧形固定槽8槽底设有固定孔10,所述尾翼7上设有沉台孔9,所述安装板30、固定板40、尾翼7、延伸定位部6的底面同平面设置;所述过渡支架1通过上端面2中部的过渡面5,在减少过渡支架1材料的同时,能够保证过渡支架1与换挡机构连接的强度要求,而且整体上减轻了过渡支架1的重量;所述安装板30、固定板40、尾翼7以及延伸定位部6的同平面设置,便于在中通道上的准确定位及安装,所述第二侧面4上固定板40上的安装孔41有一个设为长圆孔,用以适应需要调节的不确定性,方便定位安装时的适当调节,所述过渡支架1通过四个限定安装孔20通过螺栓连接在换挡机构上,同时将过渡支架1的造型设置呈M型,能够明显增强过渡支架1的结构强度,避免在司机操作过程中出现换挡不便,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换挡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满足汽车中通道内侧零件总布置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面5上分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板50,所述加强筋板50延伸至过渡面5的两端并与上端面2同平面设置,优选的将所述加强筋板50平行设置有两个,对过渡支架1的纵向和侧向刚度都能大幅度提高。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支架1上分设有多个减重孔100,所述减重孔100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在上端面2、过渡面5、第一侧面3及第二侧面4上,减重孔100为适应空间布置的需求而设置为形状各异的不规则形状,在支架上增加多个减重孔100,重量明显降低,制造成本低,提高了燃油经济性,符合轻量化设计的大趋势,而且减重孔100的边缘设置有翻边,在减重的同时还能提高其抗弯性能,提高支架的整体刚度;所述过渡支架1充分考虑汽车减重的需要,在不改变换挡过渡支架1布置方式和不增加支架料厚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过渡支架1的刚度,降低整车重量。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渡支架总成,包括设置在中通道上的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与换挡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过渡支架呈M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上端面、从上端面两侧倾斜向下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开设在上端面中部的过渡面、沿过渡面一侧的内端垂直向下形成的延伸定位部、形成在延伸定位部内的弧形固定槽以及与过渡面另一侧中部垂直向外端突出的尾翼,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侧面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四个与换挡机构配合设置的限定安装孔,所述弧形固定槽槽底设有固定孔,所述尾翼上设有沉台孔,所述安装板、固定板、尾翼、延伸定位部的底面同平面设置,所述过渡面上分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延伸至过渡面的两端并与上端面同平面设置,所述过渡支架上分设有多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在上端面、过渡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渡支架总成,包括设置在中通道上的过渡支架,所述过渡支架与换挡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过渡支架呈M型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包括上端面、从上端面两侧倾斜向下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开设在上端面中部的过渡面、沿过渡面一侧的内端垂直向下形成的延伸定位部、形成在延伸定位部内的弧形固定槽以及与过渡面另一侧中部垂直向外端突出的尾翼,所述第一侧面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