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水陆自行车多用于娱乐观光,在市场上的实际应用还是很少,其结构以自行车和漂浮装置分体式为主。中国专利CN103863034A公开了一种休闲水陆两用自行车,它是在自行车左右两侧加装漂浮板,尾部加装叶轮,在水陆状态下均通过脚踏板进行人力驱动,传动较为复杂且费力,在陆地状态下行驶还会对叶轮造成碰撞或者摩擦性破坏。中国专利CN204870408U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电动助力自行车,它是采用自行车两侧直接加装漂浮板的结构,下水以螺旋桨电力驱动,陆地则保持传统自行车功能,但由于结构体积大和水陆状态切换不方便,在实际中大量应用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能够在水陆两个状态下自由切换,漂浮承载装置小,整体结构紧凑,携带方便,使用简单高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身及与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身及与自行车车身连接的动力源、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其特征是:/n所述自行车车身采用前后轮均为双轮的形式,其车轮、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相对车身左右对称,车轮通过支撑杆与车架连接,使其可以旋转折叠;/n所述动力源分为陆地状态和水下状态,其中:在陆地状态下通过脚踏板进行人力驱动;在水下状态由螺旋桨进行电动可变速驱动,所述螺旋桨包括防水电机、电池、螺旋桨叶和调速按钮,防水电机与螺旋桨叶连接构成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车架内,在自行车车车架上设有开关及调速按钮;/n所述传动结构采用陆地状态上的线传动结构,该结构包括线轮毂、钢丝绳和脚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8 CN 20192059131221.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身及与自行车车身连接的动力源、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自行车车身采用前后轮均为双轮的形式,其车轮、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相对车身左右对称,车轮通过支撑杆与车架连接,使其可以旋转折叠;
所述动力源分为陆地状态和水下状态,其中:在陆地状态下通过脚踏板进行人力驱动;在水下状态由螺旋桨进行电动可变速驱动,所述螺旋桨包括防水电机、电池、螺旋桨叶和调速按钮,防水电机与螺旋桨叶连接构成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车架内,在自行车车车架上设有开关及调速按钮;
所述传动结构采用陆地状态上的线传动结构,该结构包括线轮毂、钢丝绳和脚踏板,钢丝绳一端扣接在脚踏板上,另一端绕在线轮毂上,由于限位杆限位,脚踏板作回摆运动,使钢丝绳跟随脚踏板运动;线轮毂主要由卷簧、棘轮机构组成,棘轮机构包括空心轴、棘轮、棘爪和棘轮凸台,卷簧内圈端固定在空心轴上,外圈端固定在棘轮轮壳内壁上,棘轮凸台与车身后轮轮毂通过螺钉连接,棘爪与棘轮轮壳内壁的棘轮配合,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实现单向传动;钢丝绳末端固定在棘轮轮壳外壁上并环绕数圈,钢丝绳往前拉后,实现棘轮轮壳往前旋转,在棘爪的作用下带动后轮前进;通过脚踏板撤力,卷簧使棘轮轮壳复位,带动钢丝绳与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林,秦家松,杜嘉宸,钟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