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27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9
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包括有防滑体,防滑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曲而贴合在轮胎胎面上的弹性体,在弹性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凸起部,在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带,在连接带的端部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将两条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时,两条连接带和弹性体为穿过轮辐而套在轮辋与胎体上的环形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弹性体能与轮胎相紧贴,固定效果好,不易松脱;弹性体通过连接带形成环形整体结构,不使用时可以拆卸下来,而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因此不使用时仍可以放置在汽车中,便于携带,突发雨雪天气能及时安装使用,保障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防滑装置,尤其指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410179468.1名称为《便捷式轮胎防滑器》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捷式轮胎防滑器,它包括防滑片、平面螺纹、防滑片固定调节盘、防滑片安装盘、防滑片卡槽、螺钉孔、T型平面固定螺钉、锁紧螺母、连接螺丝、锁紧销钉、轮胎、轮胎龙骨组成,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防滑片采用金属材质,使用寿命长、噪音小,5片防滑片平均分部在轮胎四周,增加摩擦力,保证防滑效果,组装完成后在安装在汽车轮胎上,利用防滑片固定调节盘上的平面螺纹将防滑片收紧或松开,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然而,该轮胎防滑器采用刚性结构,拆卸后占用空间较大,不易放置在汽车内,因此该轮胎防滑器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轮胎防滑效果好,拆卸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的汽车轮胎的防滑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包括有防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曲而贴合在轮胎胎面上的弹性体,在所述弹性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能增强弹性体摩擦性能的凸起部,在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带,在所述连接带的端部设置有能将两条连接带脱卸式连接在一起的锁定机构,当所述锁定机构将两条连接带连接在一起时,两条连接带和弹性体为穿过轮辐而套在轮辋与胎体上的环形整体结构。作为改进,所述弹性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可优选均设置有凸起部,位于弹性体上表面的凸起部呈菱形,位于弹性体下表面的凸起部与位于弹性体上表面的凸起部位置相对应而呈圆柱形。作为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可优选为雌雄扣,或所述锁定机构是位于一连接带的端部的卡扣。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包括锁定块,转动轴,套置在转动轴上的夹块和复位扭簧,在锁定块上设置有供夹块摆动和供连接带穿过的块体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块体通孔而与锁定块相连接,所述夹块能摆动地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复位扭簧套置在转动轴上,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锁定块底面相顶触,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夹块相顶触,所述复位扭簧使夹块的夹紧面顶触在锁定块的顶触面上。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夹块的夹紧面上可优选分布有凸齿。作为改进,在所述弹性体上可优选还设置有耐磨的金属凸柱,所述金属凸柱的侧面投影呈T字形,金属凸柱上直径大的柱体部分连接在弹性体内,金属凸柱上直径小的柱体部分伸出弹性体上表面。进一步改进,与金属凸柱对应的弹性体上可优选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底面伸出弹性体的下表面,所述连接凸部中设置有与金属凸柱外形相适配的凸部空腔,所述金属凸柱的柱体连接在凸部空腔中,所述金属凸柱的顶端伸出连接凸部的顶面。进一步改进,在金属凸柱的顶端四周的连接凸部顶面上可优选分布有顶面凸起。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面凸起可优选等间隔设置在连接凸部顶面的同一圆周上,所述顶面凸起的顶面低于金属凸柱的顶面。作为改进,在所述弹性体的两端可优选分别设置有凸耳部,任一连接带端部的套环套置在相应的凸耳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弹性体能贴合在轮胎的胎面上,从而与轮胎相紧贴,固定效果好,不易松脱;弹性体通过连接带形成环形整体结构,不使用时可以拆卸下来,而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因此不使用时仍可以放置在汽车中,便于携带,突发雨雪天气能及时安装使用,保障行车安全;弹性体表面设置凸起部、金属凸柱、顶面凸起等增加摩擦性能的结构,能有效防止轮胎打滑,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翻转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夹块摆动后的立体图;图5是图1应用在轮胎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包括有防滑体,防滑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曲而贴合在轮胎3胎面上的弹性体1,在弹性体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能增强弹性体1摩擦性能的凸起部11,在弹性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带2,在连接带2的端部设置有能将两条连接带2脱卸式连接在一起的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将两条连接带2连接在一起时,两条连接带2和弹性体1为穿过轮辐31而套在轮辋32与胎体33上的环形整体结构。弹性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有凸起部11,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呈菱形,位于弹性体1下表面的凸起部11与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位置相对应而呈圆柱形。弹性体的厚度为4至7mm。锁定机构为雌雄扣,或锁定机构是位于一连接带2的端部的卡扣。卡扣包括锁定块4,转动轴41,套置在转动轴41上的夹块42和复位扭簧43,在锁定块4上设置有供夹块42摆动和供连接带2穿过的块体通孔44,转动轴41穿过块体通孔44而与锁定块4相连接,夹块42能摆动地连接在转动轴41上,复位扭簧43套置在转动轴41上,复位扭簧43的一端与锁定块4底面相顶触,复位扭簧43的另一端与夹块42相顶触,复位扭簧43使夹块42的夹紧面顶触在锁定块4的顶触面45上。在夹块42的夹紧面上分布有凸齿421。在弹性体1上还设置有耐磨的金属凸柱5,金属凸柱5的侧面投影呈T字形,金属凸柱5上直径大的柱体部分连接在弹性体1内,金属凸柱5上直径小的柱体部分伸出弹性体1上表面。与金属凸柱5对应的弹性体1上设置有连接凸部12,连接凸部12的底面伸出弹性体1的下表面,连接凸部12中设置有与金属凸柱5外形相适配的凸部空腔,金属凸柱5的柱体连接在凸部空腔中,金属凸柱5的顶端伸出连接凸部12的顶面。在金属凸柱5的顶端四周的连接凸部12顶面上分布有顶面凸起13。顶面凸起13等间隔设置在连接凸部12顶面的同一圆周上,顶面凸起13的顶面低于金属凸柱5的顶面。在弹性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耳部14,任一连接带2端部的套环套置在相应的凸耳部14上。工作原理:将弹性体贴合在轮胎胎面上。将左连接带一端穿过块体通孔后,夹块被复位扭簧推动复位,夹块的夹紧面与顶触面夹紧左连接带,使左连接带,弹性体和右连接带形成一个环形的结构。或者左右连接带通过雌雄扣扣合在一起,使左连接带,弹性体和右连接带形成一个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套置在轮胎上,轮胎滚过雪面或冰面能防止打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包括有防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曲而贴合在轮胎(3)胎面上的弹性体(1),在所述弹性体(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能增强弹性体(1)摩擦性能的凸起部(11),在所述弹性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带(2),在所述连接带(2)的端部设置有能将两条连接带(2)脱卸式连接在一起的锁定机构,当所述锁定机构将两条连接带(2)连接在一起时,两条连接带(2)和弹性体(1)为穿过轮辐(31)而套在轮辋(32)与胎体(33)上的环形整体结构;所述弹性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有凸起部(11),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呈菱形,位于弹性体(1)下表面的凸起部(11)与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位置相对应而呈圆柱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胎的防滑带,包括有防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体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可以弯曲而贴合在轮胎(3)胎面上的弹性体(1),在所述弹性体(1)的外表面上分布有能增强弹性体(1)摩擦性能的凸起部(11),在所述弹性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带(2),在所述连接带(2)的端部设置有能将两条连接带(2)脱卸式连接在一起的锁定机构,当所述锁定机构将两条连接带(2)连接在一起时,两条连接带(2)和弹性体(1)为穿过轮辐(31)而套在轮辋(32)与胎体(33)上的环形整体结构;所述弹性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均设置有凸起部(11),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呈菱形,位于弹性体(1)下表面的凸起部(11)与位于弹性体(1)上表面的凸起部(11)位置相对应而呈圆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为雌雄扣,或所述锁定机构是位于一连接带(2)的端部的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锁定块(4),转动轴(41),套置在转动轴(41)上的夹块(42)和复位扭簧(43),在锁定块(4)上设置有供夹块(42)摆动和供连接带(2)穿过的块体通孔(44),所述转动轴(41)穿过块体通孔(44)而与锁定块(4)相连接,所述夹块(42)能摆动地连接在转动轴(41)上,所述复位扭簧(43)套置在转动轴(41)上,所述复位扭簧(43)的一端与锁定块(4)底面相顶触,所述复位扭簧(43)的另一端与夹块(42)相顶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士杰胡杰黄聪杰陈辉王淑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