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16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0
一种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包括烘干罐和进料部,烘干罐通过管道与循环供风部相连接,进料部通过进料管与烘干罐相连接,在循环供风部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管,第一单向管与烘干罐的侧部相连接,第一单向管的出风口与烘干罐的内腔相连通,烘干罐的出料口位于烘干罐的另一侧部,在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引导管,出料引导管与转盘器相连接,在转盘器上设置有第二单向管,当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对齐时,位于烘干罐内的母粒从第二单向管离开烘干罐,当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交错分离时,所述转盘器的外壁封闭出料引导管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减小烘干装置的占用空间,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提高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纤母粒烘干装置的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922161941.4名称为《一种生产改性PBT工程塑料的原料干燥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改性PBT工程塑料的原料干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烘干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部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转轴另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外侧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内部固定设有搅拌杆,所述输料管一侧固定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另一端固定设有热风机。该技术通过搅拌杆与搅拌桶转向不同,再配合热风机对原料进行搅拌烘干,提高了烘干效率。然而,该装置在一批原料烘干加工后需要暂停烘干操作,在放入新原料后再次启动,烘干效率仍有提高空间,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能持续烘干物料,物料烘干效率高的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包括能通入热风烘干PBT母粒的烘干罐和能将PBT母粒送入烘干罐的进料部,所述烘干罐通过管道与循环供风部相连接,所述进料部通过能单向下料的进料管与烘干罐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供风部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管,所述第一单向管与烘干罐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管的出风口与烘干罐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烘干罐的出料口位于烘干罐的另一侧部,在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引导管,所述出料引导管与能相对出料引导管的开口转动的转盘器相连接,在所述转盘器上设置有第二单向管,当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对齐时,位于烘干罐内的母粒从第二单向管离开烘干罐,当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交错分离时,所述转盘器的外壁封闭出料引导管的开口。
[0005]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单向管可优选是特斯拉阀管。
[0006]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单向管的一端可优选设置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循环供风部的出风管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二热风机的热风出口相连通。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供风部可优选包括第一热风机和过滤器,所述第一热风机的出风管与第一单向管相连接,所述过滤器与位于烘干罐顶部的出风管相连接,所述过滤器通过循环管与第一热风机相连接,在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排废气支管,在所述排废气支
管上设置有开关阀。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罐和过滤器可优选设置在检修架上,在所述烘干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能打开和关闭的检修开口。
[0009]作为改进,所述转盘器可优选包括环形轨道、能在环形轨道中转动的转盘体和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环形轨道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管连接在转盘体上,当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对齐时,所述出料管的进口与第二单向管的出口相连通,在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能驱动转盘体相对环形轨道转动的驱动器。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单向管可优选是特斯拉阀管。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单向管的进口可优选与出口均与第二单向管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单向管的进口与出口旋转对称。
[0012]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转盘体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减轻转盘体重量的转盘体通孔。
[0013]进一步改进,在出料管上可优选设置反冲器,所述反冲器的反冲口与出料管的进口相连通,当第二单向管的出口与出料引导管的开口对齐时,所述反冲器的反冲口与第二单向管的出口相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PBT母粒的预结晶和烘干操作集成在烘干罐中一次完成,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占用空间,装置的主要部分均设置在一个楼层内,方便维护和检修,母粒进入烘干罐中后先由第一热风机吹入热风进行第一次干燥,蒸发残留在母粒上的水汽,达到设定时间后打开第二热风机,提高风速和热风温度,实现母粒的烘干操作,烘干效率高;由于烘干罐的进出均巧妙地利用了单向管设计,且单向管位于烘干罐的侧部,因此无需停机出料,能持续地进行多批次的母粒烘干,烘干效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2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4是图1中去除楼层地面显示干燥下料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6是图5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0021]图7是图5中沿B

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包括能通入热风烘干PBT母粒的烘干罐1和能将PBT母粒送入烘干罐1的进料部2,烘干罐1通过管道与循环供风部3相连接,进料部2通过能单向下料的进料管与烘干罐1相连接,在循环供风部3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管4,第一单向管4与烘干罐1的侧部相连接,第一单向管4的出风口与烘干罐1的内腔相连通,烘干罐1的出料口位于烘干罐1的另一侧部,在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引导管11,出料引导管11与能相对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转动的转盘器5相连接,在转盘器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管51,当第二单向管51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对齐时,位于烘干
罐1内的母粒从第二单向管51离开烘干罐1,当第二单向管51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交错分离时,转盘器5的侧壁封闭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进料部2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
[0024]第一单向管4是特斯拉阀管。在第一单向管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41和第二进风口42,第一进风口41与循环供风部3的出风管的出口相连通,第二进风口42与第二热风机6的热风出口相连通。
[0025]循环供风部3包括第一热风机和过滤器31,第一热风机的出风管与第一单向管4相连接,过滤器31与位于烘干罐1顶部的出风管相连接,出风管的进风口由对应的过滤网防止母粒跟随热风从出风管离开烘干罐1。同理进料管中也设置有单向阀避免母粒受热风吹动而反冲入进料管中,由于第一单向管4是侧部进风因此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底部进风的热风装置结构,母粒不易反冲入进料管中。过滤器31通过循环管与第一热风机相连接,在循环管上设置有排废气支管32,在排废气支管32上设置有开关阀。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6、过滤器31的具体结构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开关阀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此时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烘干罐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分百分比传感器相连接,开关阀也可以根据烘干罐上的温度计,压力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聚氨酯颗粒的干燥下料装置,包括能通入热风烘干PBT母粒的烘干罐(1)和能将PBT母粒送入烘干罐(1)的进料部(2),所述烘干罐(1)通过管道与循环供风部(3)相连接,所述进料部(2)通过能单向下料的进料管与烘干罐(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供风部(3)的出风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管(4),所述第一单向管(4)与烘干罐(1)的侧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单向管(4)的出风口与烘干罐(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烘干罐(1)的出料口位于烘干罐(1)的另一侧部,在所述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引导管(11),所述出料引导管(11)与能相对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转动的转盘器(5)相连接,在所述转盘器(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管(51),当第二单向管(51)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对齐时,位于烘干罐(1)内的母粒从第二单向管(51)离开烘干罐(1),当第二单向管(51)的进口与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交错分离时,所述转盘器(5)的侧壁封闭出料引导管(11)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管(4)是特斯拉阀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单向管(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风口(41)和第二进风口(42),所述第一进风口(41)与循环供风部(3)的出风管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42)与第二热风机(6)的热风出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供风部(3)包括第一热风机和过滤器(31),所述第一热风机的出风管与第一单向管(4)相连接,所述过滤器(31)与位于烘干罐(1)顶部的出风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士抗汪士杰胡杰王淑燕沈智明杨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