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842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56
一种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在瓶盖中穿置汲水机构,所述汲水机构的底部伸入至瓶体下部,汲水机构的进水口与瓶体下部内腔相连通,位于汲水机构顶部的汲水机构按压部上设置有能盛水的盘体,在盘体的顶部设置有盛水凹部,汲水机构的出水口位于盛水凹部的底面上,当按压盘体时,汲水机构将位于瓶体下部的水从进水口经出水口吸至盛水凹部中,在汲水机构上设置有能打开和锁定汲水机构按压部的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从瓶体内挤出的水留存在瓶盖顶部的盘体上,盘体直接作为盛水的工具,从而能方便地应用挤出的水,如果瓶体内装的是化妆水,则通过将吸水巾按压盘体就能使化妆水直接浸润吸水巾,避免化妆水浪费。避免化妆水浪费。避免化妆水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储水装置,尤其指一种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85200967名称为《气压保温瓶用浮子式出水管》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子式出水管,即采用柔性出水管,管端连一个浮子,管子与浮子连接部位的管壁上有许多小孔。在气压下,水由这些小孔进入软管,再由出水道排出。由于浮子总是浮在水面上,故压出的水总是上部的水,污垢最后方被排出。然而,该出水管的出水口朝下设置,接水不方便,因此该出水管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出水后出水能存留在装置顶部,方便直接取水的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包括瓶体和瓶盖,在所述瓶盖中穿置有能将瓶体内腔中的水吸出瓶体的汲水机构,所述汲水机构的底部伸入至瓶体下部,所述汲水机构的进水口与瓶体下部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位于汲水机构顶部的汲水机构按压部上设置有能盛水的盘体,在所述盘体的顶部设置有盛水凹部,所述汲水机构的出水口位于盛水凹部的底面上,当按压盘体时,所述汲水机构将位于瓶体下部的水从进水口经出水口吸至盛水凹部中,在所述汲水机构上设置有能打开和锁定汲水机构按压部的锁定机构。
[0005]作为改进,所述汲水机构包括连接在瓶盖上的汲水筒体,在所述汲水筒体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水口位于汲水筒体的底部,所述汲水机构按压部是穿置在汲水筒体上的活塞杆,在活塞杆的下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汲水筒体的内腔分为相互分离的上腔体和下腔体,在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竖向贯穿活塞杆的杆体通腔,所述杆体通腔的下开口与单向阀上方的下腔体相连通,所述杆体通腔的上开口即为出水口,在所述杆体通腔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当向上拉动活塞杆时,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所述单向阀打开而使水进入下腔体中,当向下推动活塞杆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而使下腔体中的水沿杆体通腔流至盛水凹部中。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上腔体对应的汲水筒体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在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板体缺口,在所述活塞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能穿过板体缺口的限位凸起,当转动活塞杆至限位凸起与板体缺口对齐时,所述活塞杆能经推拉相对汲水筒体上下移动,当转动活塞杆至限位凸起与板体缺口错位设置时,所述活塞杆顶触在环形挡板上。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汲水筒体上设置有将上腔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隔板,所述活塞杆穿过隔板的隔板通孔,在隔板上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有限位台阶,在限位台阶和隔板之间的活塞杆上套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隔板相顶触,所述复位弹簧
的顶端与限位台阶相顶触。
[0008]进一步改进,在隔板通孔四周的隔板顶面设置有限位套筒,在限位台阶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套筒,所述第二限位套筒的底部开口套在限位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复位弹簧位于限位套筒和第二限位套筒套合的内腔中。
[0009]作为改进,所述活塞由聚氨酯制作而成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填充在汲水筒体的内腔中,在活塞上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在活塞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0010]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活塞的上部设置有能容纳第一限位板的第一凹部,在所述活塞的下部设置有能容纳第二限位板的第二凹部。
[0011]作为改进,所述单向阀是设置有汲水筒体中的球体,球体下方的汲水筒体侧壁呈斗状,斗状侧壁的底部开口与进水口相连通,在球体上方的汲水筒体侧壁上分布有挡板,相邻挡板之间是能通过水流的流水缺口,当活塞杆向上抽拉时,所述球体顶触在挡板上,当活塞杆向下推动时,所述球体盖住斗状侧壁的底部开口。
[0012]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单向阀是设置在杆体通腔中的第二球体,第二球体下方的杆体通腔侧壁呈斗状,斗状通腔侧壁的底部开口与进水口相连通,在第二球体上方的杆体通腔侧壁上分布有挡片,相邻挡片之间是能通过水流的通水缺口,当活塞杆向上抽拉时,所述第二球体盖住斗状通腔侧壁的底部开口,当活塞杆向下推动时,所述第二球体顶触在挡片上。
[0013]作为改进,所述瓶盖的顶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瓶体和瓶盖由聚氨酯制作而成,成型效率高,且耐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从瓶体内挤出的水留存在瓶盖顶部的盘体上,盘体直接作为盛水的工具,从而能方便地应用挤出的水,如果瓶体内装的是化妆水,则通过将吸水巾按压盘体就能使化妆水直接浸润吸水巾,避免化妆水浪费;在活塞杆上设置有锁定机构,从而避免在不使用时造成误触发;通过两个单项阀实现汲水操作,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关闭时密封效果好,减少瓶中液体挥发。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17]图3是图1的正面投影图;
[0018]图4是图3中沿A

A线的剖面图;
[0019]图5是图4中活塞杆向下移动后的剖面图;
[0020]图6是图4中去除瓶体后的剖视图;
[0021]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8是图7中活塞杆转动后的放大图;
[0023]图9是图6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瓶盖2中穿置有能将瓶体内腔中的水吸出瓶体1的汲水机构,汲水机构的底部伸入至瓶体1下部,汲水机构的进水口与瓶体1下部内腔相连通,位于汲水机构顶部的汲水机构按压部上设置有能盛水的盘体31,在盘体31的顶部设置有盛水凹部,汲水机构的出水口32位于盛水凹部的底面上,当按压盘体31时,汲水机构将位于瓶体1下部的水从进水口经出水口32吸至盛水凹部中,在汲水机构上设置有能打开和锁定汲水机构按压部的锁定机构。
[0026]汲水机构包括连接在瓶盖2上的汲水筒体4,在汲水筒体4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进水口位于汲水筒体4的底部,汲水机构按压部是穿置在汲水筒体4上的活塞杆3,在活塞杆3的下部设置有活塞33,活塞33将汲水筒体4的内腔分为相互分离的上腔体41和下腔体42,在活塞杆3上设置有竖向贯穿活塞杆3的杆体通腔34,杆体通腔34的下开口与单向阀上方的下腔体42相连通,杆体通腔34的上开口即为出水口32,在杆体通腔34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当向上拉动活塞杆3时,第二单向阀关闭,单向阀打开而使水进入下腔体42中,当向下推动活塞杆3时,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而使下腔体42中的水沿杆体通腔34流至盛水凹部中。
[0027]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上腔体41对应的汲水筒体4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43,在环形挡板43上设置有板体缺口431,在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挤压自动出水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包括瓶体(1)和瓶盖(2),在所述瓶盖(2)中穿置有能将瓶体内腔中的水吸出瓶体(1)的汲水机构,所述汲水机构的底部伸入至瓶体(1)下部,所述汲水机构的进水口与瓶体(1)下部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位于汲水机构顶部的汲水机构按压部上设置有能盛水的盘体(31),在所述盘体(31)的顶部设置有盛水凹部,所述汲水机构的出水口(32)位于盛水凹部的底面上,当按压盘体(31)时,所述汲水机构将位于瓶体(1)下部的水从进水口经出水口(32)吸至盛水凹部中,在所述汲水机构上设置有能打开和锁定汲水机构按压部的锁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水机构包括连接在瓶盖(2)上的汲水筒体(4),在所述汲水筒体(4)的下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水口位于汲水筒体(4)的底部,所述汲水机构按压部是穿置在汲水筒体(4)上的活塞杆(3),在活塞杆(3)的下部设置有活塞(33),所述活塞(33)将汲水筒体(4)的内腔分为相互分离的上腔体(41)和下腔体(42),在所述活塞杆(3)上设置有竖向贯穿活塞杆(3)的杆体通腔(34),所述杆体通腔(34)的下开口与单向阀上方的下腔体(42)相连通,所述杆体通腔(34)的上开口即为出水口(32),在所述杆体通腔(34)中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当向上拉动活塞杆(3)时,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所述单向阀打开而使水进入下腔体(42)中,当向下推动活塞杆(3)时,所述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二单向阀打开而使下腔体(42)中的水沿杆体通腔(34)流至盛水凹部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在上腔体(41)对应的汲水筒体(4)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挡板(43),在所述环形挡板(43)上设置有板体缺口(431),在所述活塞杆(3)的侧壁上设置有能穿过板体缺口(431)的限位凸起(35),当转动活塞杆(3)至限位凸起(35)与板体缺口(431)对齐时,所述活塞杆(3)能经推拉相对汲水筒体(4)上下移动,当转动活塞杆(3)至限位凸起(35)与板体缺口(431)错位设置时,所述活塞杆(3)顶触在环形挡板(4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水筒体(4)上设置有将上腔体(4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隔板(44),所述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士杰洪恩密黄聪杰包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