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1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为提高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注塑模具,其中,模芯包括对扣的前模板和后模板,中心镶件安装在模芯中的注塑模槽中,头部外镶件安装在模芯中的头部外镶件槽中并套置在中心镶件的头部处,头部外镶件朝向注塑模槽的侧面的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侧向运动机构中,抬起件安装在模芯上的抬起槽中并设置有镶件插装槽孔;两个推动侧板贴置在模芯的两侧并与抬起件的端部连接;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推动侧板带动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后模板,完成脱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的橡胶件,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形成橡胶件用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图1所示的橡胶件一般采用注塑模具注塑形成,由于注塑时采用的注塑模具是由多个部分拼接形成,故注塑形成的橡胶件易在注塑模具中的拼接位置处形成PL线即分模线。但是,由于该橡胶件的功能限制,其头部01的底部外缘011处不可带有PL线。故在橡胶件注塑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橡胶件进行二次处理,即去除PL线,方可满足使用要求。这样,注塑形成的橡胶件需进行二次处理后方可使用,大大降低了橡胶件的生产效率,增加了橡胶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橡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出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括模芯、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和侧向运动机构,所述模芯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前模槽和头部外前槽,且所述头部外前槽靠近所述前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前模槽连通;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槽和头部外后槽,且所述头部外后槽靠近所述后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后模槽连通;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时,所述前模槽和所述后模槽对接形成注塑模槽,所述头部外前槽和所述头部外后槽对接形成头部外镶件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所述头部外镶件安装在所述头部外镶件槽中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的头部处,且所述头部外镶件朝向所述注塑模槽的侧面的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所述侧向运动机构包括抬起件和两个推动侧板,所述抬起件安装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上的抬起槽中,且所述抬起件上设置有插装所述中心镶件和所述头部外镶件的镶件插装槽孔;两个推动侧板贴置在所述模芯的两侧并与所述抬起件的端部连接;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所述推动侧板可带动所述中心镶件、所述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所述后模板,完成脱模。在使用本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橡胶件时,头部外镶件朝向注塑模槽的侧面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可避免注塑形成的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处存在PL线。也就是说,使用本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的橡胶件不需进行去除PL线的二次处理,从而可有效提高注塑形成橡胶件的效率,降低橡胶件的生产成本。另外,在使用本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橡胶件的过程中,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推动侧板,即可使推动侧板带动抬起件从后模板上抬起,从而使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后模板;接着只需从橡胶件的端口处向橡胶件中吹气,即可将橡胶件从中心镶件上取下,完成脱模操作,简单方便。由此可见,采用本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橡胶件时,注塑形成的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处不存在PL线,可取消去除PL线所需的二次处理工序,且脱模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注塑效率,进而大大降低了橡胶件的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抬起槽包括主抬杆槽和次抬杆槽,且所述次抬杆槽位于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的头部端上,所述主抬杆槽位于所述头部外镶件槽和所述次抬杆槽之间并靠近所述头部外镶件槽;所述抬起件包括主抬杆和次抬杆,所述主抬杆卡置在所述主抬杆槽中,且所述主抬杆的端部通过主导向块与所述推动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次抬杆卡置在所述次抬杆槽中,且所述次抬杆的端部设置有滑块,该滑块插装在所述推动侧板上与所述后模板的底面平行的横向滑槽中。这样的抬起件结构简单,且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推动侧板,使主抬杆和次抬杆沿竖直方向远离后模板,可避免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在远离后模板的过程中发生翻转,影响脱模。优选地,所述侧向运动机构还包括两个导向板,该两个导向板贴置固定在所述模芯的两侧并位于所述模芯和所述推动侧板之间,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主导向槽和次导向槽,所述主导向槽与所述后模板的底面垂直并与所述主抬杆槽连通;所述次导向槽呈曲线型,且所述次导向槽的下部与所述次抬杆槽连通,所述次导向槽的上部朝向所述主导向槽倾斜。这样,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推动侧板,使主抬杆沿竖直方向远离后模板,同时使次抬杆在远离后模板的过程中向主抬杆方向倾斜靠近,从而使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后模板,完成脱模操作。由此可见,采用本技术注塑模具注塑形成待注塑橡胶件过程中,开模后,只需从模芯的头部端向前模板方向抬起侧向运动机构即可将注塑形成的橡胶件从中心镶件上取下,完成脱模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且所需功耗较小,进一步降低橡胶件的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次抬杆和所述推动侧板之间设置有导向件,且所述导向件的定位端插装在所述次抬杆上,所述导向件的导向端插装在所述推动侧板上与所述横向滑槽平行的导向滑槽中。这样,利用导向件连接次抬杆和推动侧板,在利用推动侧板带动主抬杆和次抬杆远离后模板时,可提高抬起件尤其是其中的次抬杆的稳定性,避免次抬杆在脱模完成后复位时发生错位,进一步提高注塑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为由定位杆和导向杆垂直连接形成的“L”形件。这样的导向件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方便。优选地,两个所述推动侧板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推动侧板垂直连接的连杆。这样,在从模芯的头部端抬起侧向运动机构时,只需抬起连杆即可同时将模芯两侧的两个推动侧板抬起,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的两端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推动侧板固定连接。这样,连杆与推动侧板连接方便且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橡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拆除前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注塑模具拆除一个推动侧板及连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注塑模具拆除一个导向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5对本技术注塑模具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5所示,本技术注塑模具包括模芯1、中心镶件2、头部外镶件3和侧向运动机构4。其中,模芯1包括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前模板11上设有前模槽和头部外前槽,且头部外前槽靠近前模板11的头部端并与前模槽连通;后模板12上设置有后模槽121和头部外后槽(图中未示出),且头部外后槽靠近后模板12的头部端并与后模槽121连通;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对扣时,前模槽和后模槽121对接形成注塑模槽,头部外前槽和头部外后槽对接形成头部外镶件槽。中心镶件2安装在注塑模槽中,头部外镶件3安装在头部外镶件槽中并套置在中心镶件2的头部处,且头部外镶件3朝向注塑模槽的侧面31的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5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侧向运动机构4包括抬起件和两个推动侧板42。其中,抬起件安装在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上的抬起槽(图中未指出)中,且抬起件上设置有插装中心镶件2和头部外镶件3的镶件插装槽孔;两个推动侧板42贴置在模芯1的两侧并与抬起件的端部连接;开模后,向前模板11方向推动推动侧板42可带动中心镶件2、头部外镶件3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中心镶件2上的橡胶件5远离后模板12,完成脱模。优选地,抬起槽包括主抬杆槽和次抬杆槽,且次抬杆槽位于前模板11和后模板12的头部端上,主抬杆槽位于头部外镶件槽和次抬杆槽之间并靠近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包括模芯、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和侧向运动机构,所述模芯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前模槽和头部外前槽,且所述头部外前槽靠近所述前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前模槽连通;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槽和头部外后槽,且所述头部外后槽靠近所述后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后模槽连通;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时,所述前模槽和所述后模槽对接形成注塑模槽,所述头部外前槽和所述头部外后槽对接形成头部外镶件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所述头部外镶件安装在所述头部外镶件槽中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的头部处,且所述头部外镶件朝向所述注塑模槽的侧面的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n所述侧向运动机构包括抬起件和两个推动侧板,所述抬起件安装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上的抬起槽中,且所述抬起件上设置有插装所述中心镶件和所述头部外镶件的镶件插装槽孔;两个推动侧板贴置在所述模芯的两侧并与所述抬起件的端部连接;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所述推动侧板可带动所述中心镶件、所述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所述后模板,完成脱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包括模芯、中心镶件、头部外镶件和侧向运动机构,所述模芯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前模槽和头部外前槽,且所述头部外前槽靠近所述前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前模槽连通;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后模槽和头部外后槽,且所述头部外后槽靠近所述后模板的头部端并与所述后模槽连通;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对扣时,所述前模槽和所述后模槽对接形成注塑模槽,所述头部外前槽和所述头部外后槽对接形成头部外镶件槽;所述中心镶件安装在所述注塑模槽中,所述头部外镶件安装在所述头部外镶件槽中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的头部处,且所述头部外镶件朝向所述注塑模槽的侧面的半径大于待注塑橡胶件的头部的底部外缘的半径;
所述侧向运动机构包括抬起件和两个推动侧板,所述抬起件安装在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上的抬起槽中,且所述抬起件上设置有插装所述中心镶件和所述头部外镶件的镶件插装槽孔;两个推动侧板贴置在所述模芯的两侧并与所述抬起件的端部连接;开模后,向前模板方向推动所述推动侧板可带动所述中心镶件、所述头部外镶件及注塑形成并套置在所述中心镶件上的橡胶件远离所述后模板,完成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起槽包括主抬杆槽和次抬杆槽,且所述次抬杆槽位于所述前模板和所述后模板的头部端上,所述主抬杆槽位于所述头部外镶件槽和所述次抬杆槽之间并靠近所述头部外镶件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杰刘世文顾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锦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