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082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具能够高效、高良品率地实现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模具,其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模具包括型芯和至少一个型腔块,型芯与型腔块配合形成中空罩件,型腔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型腔块以及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型腔块,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与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相互垂直,型芯活动地设置在一对第一型腔块和一对第二型腔块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通常成型困难,作为其中一个例子,一种作为零部件使用的环氧玻璃布罩子,是将环氧玻璃布进行多层层叠后成型所形成的罩子,该罩子具有四周封闭、一端封闭而另一端敞开的形状(如图9所示)。要大批量生产该环氧玻璃布罩子,按常规的工艺流程,通常应用模具成型。但该罩子为环氧玻璃布(环氧树脂预浸料)材质,且四周封闭,因此难以在模具内进行加料,成型脱模也困难,从而不能较高品质、较高效地成型出罩子。通常,成型该罩子常用的工艺流程是设计一个型芯和型腔,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将环氧玻璃布一层一层地贴在型芯上面;然后,将型腔放在环氧玻璃布包裹好的型芯上面;最后,放在烘箱里烤数小时,从而成型该罩子。然而,在以上现有技术中,一层环氧玻璃布的厚度约为0.15mm,罩子的厚度约为1.5mm,共需10层环氧玻璃布来层叠。10层环氧玻璃布贴在型芯上,将型芯包裹并和型腔配合一起放入烘箱烘干的方式成型罩子。但是,该工艺成型的罩子容易脱层,且罩子表面质量不佳。一般成型数个罩子,才能选出一件符合要求的罩子,因此,成型极不稳定,交验合格率低,也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可见,为了成型该罩子,模具成型是一种可选方案,但成型该罩子时有模具内难以加料的问题、以及因该环氧玻璃布罩子的结构要求,脱模角度小从而有脱模困难的问题。因此,一般常规的模具设计结构不能满足要求,无法成型该罩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本技术的模具高效、高良品率地实现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环氧玻璃布罩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模具,其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所述模具包括型芯和至少一个型腔块,所述型芯与所述型腔块配合形成所述中空罩件,所述型腔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型腔块以及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型腔块,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相互垂直,所述型芯活动地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一型腔块和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之间。优选地,所述型芯的外壁上包覆有层叠的环氧玻璃布。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模具内,在合模时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型腔块朝向所述中空罩件进行锁紧。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对第一楔紧块,一对所述第一楔紧块沿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楔紧块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外侧表面相配合。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二楔紧块,一对所述第二楔紧块沿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楔紧块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外侧表面相配合。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侧抽芯机构,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内分别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的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二楔紧块和第二型腔块相配合的表面,所述侧抽芯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轴孔中,并且所述侧抽芯机构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楔紧块的内侧表面平行。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开模机构,所述开模机构在开模时使得所述型腔块分别向远离所述中空罩件外表面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开模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机构,所述模具还包括上模板,所述第一弹簧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一弹簧机构的压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型腔块的运动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开模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机构,所述模具还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弹簧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二弹簧机构的压缩方向与所述第二型腔块的运动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模具还包括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于所述模具的外部,其用于分离所述中空罩件和所述型芯。现有技术中,没有靠模具来成型该罩子的模具。该模具的结构设计与常规模具的结构设计思路相比而有创新,能解决成型该类罩子的模具的诸多技术问题。主要有:1.设计多块组成的型腔块配套结构解决了常规模具结构无法解决四周封闭罩子留在型腔,因而脱模困难的问题;2.现有技术的型芯一般在模具内部固定不能移动,本技术大胆突破惯有思维而设计可以移动的型芯配套结构,便于罩子加料;3.常规模具结构推出结构一般在模具内部动作,该模具的推出机构在罩子外部进行,从而简化模具结构,提高工作效率。4.一般模具中型芯只有一个,本技术设计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型芯,一个型芯在模具内成型罩子,另一个型芯在外包裹材料。从而,在节约了一副模具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改善了环氧玻璃布罩子质量,即,解决了成型不稳定,罩子脱层严重,表面质量差的问题。(2)提高环氧玻璃布罩子的良品率,解决交验合格率低的问题。(3)提高了生产效率,做到合模成型与加料准备分别地同时进行,从而适合大批量进行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模具的旋转剖视图。图2是表示俯视图1的模具时进行旋转剖视的位置示意图。图3中的(A)是本技术的模具的侧视图,图3中的(B)是本技术的模具的模板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模具的第一型腔块的动作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模具的第二型腔块的动作的示意图。图6中的(A)是本技术的第一型腔块的俯视图,图6中的(B)是本技术的第一型腔块的侧视图,图6中的(B)是本技术的第一型腔块的主视图。图7中的(A)是本技术的第二型腔块的剖视图,图7中的(B)是本技术的第二型腔块的右视图,图7中的(B)是本技术的第二型腔块的仰视图。图8中的(A)是本技术的型芯的主视图,图8中的(B)是本技术的型芯的侧视图,图8中的(C)是本技术的型芯的俯视图。图9中的(A)是本技术的中空罩件的仰视图,图9中的(B)是本技术的中空罩件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10:模板(上模板);20:模板(下模板);13A、13C:型腔块(第一型腔块);14B、14D:型腔块(第二型腔块);15:型芯;16A、16C:锁紧机构(第一楔紧块);17B、17D:锁紧机构(第二楔紧块);18B、18D:锁紧机构(侧抽芯机构);21A、21C:开模机构(第一弹簧机构);19B、19D:开模机构(第二弹簧机构);22B、22D:挡板;2:中空罩件(环氧玻璃布罩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将各个部件调整为能够识别的大小而对比例尺进行了适当调整。本技术的模具1如图1所示。图1表示俯视该模具1情况下的图2中所示的A-A线进行旋转剖切的剖视图。模具1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2(例如图9所示环氧玻璃布罩子2),模具1包括型芯15和至少一个型腔块,型芯15与型腔块配合形成中空罩件2,具体地,型腔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型腔块13A、13C(如图4所示)以及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型腔块14B、14D(如图5所示),第二型腔块14B、14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其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模具包括型芯和至少一个型腔块,所述型芯与所述型腔块配合形成所述中空罩件,/n所述型腔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型腔块以及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型腔块,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相互垂直,所述型芯活动地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一型腔块和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其用于成型外周封闭的中空罩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包括型芯和至少一个型腔块,所述型芯与所述型腔块配合形成所述中空罩件,
所述型腔块包括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型腔块以及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型腔块,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相互垂直,所述型芯活动地设置在一对所述第一型腔块和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芯的外壁上包覆有层叠的环氧玻璃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置于所述模具内,在合模时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型腔块朝向所述中空罩件进行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对第一楔紧块,一对所述第一楔紧块沿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一楔紧块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型腔块的外侧表面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一对第二楔紧块,一对所述第二楔紧块沿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对称轴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楔紧块的内侧表面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二型腔块的外侧表面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骁宋斌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