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06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包括真空部、连接吸附部、固定部,真空部内部设置真空通道,所述连接吸附部包括吸附板、连接板,在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向吸附板内部凹陷,在吸附板上开设贯通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通孔与吸附通道连接,还与真空部连接,连接板设置于吸附板背面,连接板与外部车床的十字卡盘卡合连接,所述固定部为一固定板,固定板覆盖连接于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在固定板中间位置开设模槽,所述模槽贯通于固定板的两个侧面,模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坯件的形状相同,模槽用于卡入待加工坯件,本方案的模具用于车床专用,且采用真空吸附和模槽卡合,定位精确,加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
本技术涉及石墨制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
技术介绍
曲面大功率散热器模具是一种精密高纯石墨制品,其要求工作面为大规格的球形曲面形状,该球形曲面加工时,需要先将石墨块切削成规定尺寸厚度的石墨板,再将石墨板的边缘切割为固定尺寸的大小,然后对石墨板的工作面进行加工大规格的球形曲面形状,现有技术中采用车床对石墨板进行加工,但是暂无专用的卡合模具,存在加工速度慢,效率低、良品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必要提出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包括真空部、连接吸附部、固定部,真空部的一端与外部真空系统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吸附部连接,真空部内部设置真空通道,所述连接吸附部包括吸附板、连接板,在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向吸附板内部凹陷,在吸附板上开设贯通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通孔与吸附通道连接,还与真空部连接,连接板设置于吸附板背面,连接板与外部车床的十字卡盘卡合连接,所述固定部为一固定板,固定板覆盖连接于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在固定板中间位置开设模槽,所述模槽贯通于固定板的两个侧面,模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坯件的形状相同,模槽用于卡入待加工坯件,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待加工坯件的厚度。优选的,还在固定板与吸附板之间设置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真空部与连接板可拆卸连接,连接板与吸附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吸附板与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若干个,每个固定板开合的模槽尺寸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待加工坯件的尺寸。优选的,所述吸附通道为交错连通的网格状通道,相邻网格状通道之间间隔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与吸附板的一侧板面在同一平面内。优选的,在吸附板的板面的边缘设置一圈封闭的边台,以将所述吸附通道包围,避免与外部连通。优选的,在模槽的侧壁内壁上设置密封圈。本技术提出一种专用的模具,用于车床专用,且采用真空吸附和模槽卡合,定位精确,加工效率高。这与采用机械卡合的结构是不同的,机械卡合需要与坯件的边缘接触,在机械卡合时,容易因操作原因,造成边缘与加工面出现垂直度超差现象,从而使所加工的制品报废。附图说明图1为真空部的示意图。图2、3、4为连接吸附部的剖视图、右视图、左视图。图5、6、7为固定部的右视图、剖视图。图8、9为固定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连接吸附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11、12为本模具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图中:真空部10、真空通道11、连接吸附部20、吸附板21、吸附通道211、真空通孔212、边台213、连接板22、固定部30、模槽31、螺孔41、待加工坯件100、切削刀具2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参见图1-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包括真空部10、连接吸附部20、固定部30,真空部10的一端与外部真空系统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吸附部20连接,真空部10内部设置真空通道11,以为连接吸附部20提供真空吸附力,所述连接吸附部20包括吸附板21、连接板22,在吸附板21的一侧板面上开设吸附通道211,所述吸附通道211向吸附板21内部凹陷,在吸附板21上开设贯通的真空通孔212,所述真空通孔212与吸附通道211连接,还与真空部10连接,连接板22设置于吸附板21背面,连接板22与外部车床的十字卡盘卡合连接,所述固定部30为一固定板,固定板覆盖连接于吸附板21的一侧板面上,在固定板中间位置开设模槽31,所述模槽31贯通于固定板的两个侧面,模槽31的形状与待加工坯件100的形状相同,模槽31用于卡入待加工坯件100,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待加工坯件100的厚度,从而避免固定板侧壁对坯件加工面的干涉。本技术中,通过吸附通道211对坯件进行轴向(Z)方向定位,通过固定板的模槽31进行径向(X)方向定位,实现了对坯件的各个方向的定位。使用本技术模具时,将模具的连接板22与车床十字卡盘连接,将坯件安装在模槽31后,使加工面正对车床的切削刀具200,由车床带动连接吸附部20做高速圆周运动,即L1,切削刀具200做X、Z向同步运动,即L2,实现对坯件加工面的车削,切削刀具200在程序控制下,行走出不同角度的球形曲面,即行走出R运动轨迹,以使坯件加工面的形状为球形曲面。本技术适用于车床加工,这与加工中心加工方式完全不同,在相同加工精度下其加工效率远远高于加工中心。通常加工中心的加工原理是铣削刀具旋转和做X、Z向移动,而坯件由加工中心的驱动带动做Y向直线运行,以使铣削刀具将坯件的整个工作面完成制品的加工。此种方式中,由于是坯件和铣削刀具做线型运动,加工轨迹为线型,所需的加工时间也更长,生产效率低下。而本技术中,坯件做圆周运动,车削刀具做径向、轴向的同步运动,相比较于加工中心,车削刀具运动轨迹短,所需加工时间也更短,加工精度也能得到保障。加工效率更是加工中心的数十倍。进一步,还在固定板与吸附板21之间设置密封垫。进一步,所述真空部10与连接板22可拆卸连接,连接板22与吸附板21之间可拆卸连接,吸附板21与固定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在真空部10的板上、连接板22上、吸附板21上、固定板上开设螺孔41,实现螺纹螺杆连接。并且,此种顺序依次连接设置,便于拆卸和安装,当待加工坯件100的尺寸有变化时,只需要更换固定板即可,其他部件则无需拆卸,使得加工速度快。如此,不仅拆卸方便快捷,而且不需要多次反复拆卸整部与连接板22之间,连接板22与吸附板21之间,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密封性,众所周知多次反复拆卸会影响相连部件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为若干个,每个固定板开合的模槽31尺寸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待加工坯件100的尺寸。进一步,所述吸附通道211为交错连通的网格状通道,相邻网格状通道之间间隔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与吸附板21的一侧板面在同一平面内。比较于非网格状通道的设置,例如吸附通道211就是一个连通的空腔,如图8、9所述,当把待加工的坯件卡合在固定部30内部后,坯件的内部侧壁全部置于吸附通道211内部,造成坯件吸附面积大,吸附压强小,导致吸附能力差的问题。凸台的设置,不仅可以形成对坯件的侧壁支撑,而且划分了吸附通道211,使与坯件侧壁接触的吸附面积变小,增大吸附压力,增加吸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在吸附板21的板面的边缘设置一圈封闭的边台213,以将所述吸附通道211包围,避免与外部连通。进一步,在模槽31的侧壁内壁上设置密封圈。本技术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部、连接吸附部、固定部,真空部的一端与外部真空系统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吸附部连接,真空部内部设置真空通道,所述连接吸附部包括吸附板、连接板,在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向吸附板内部凹陷,在吸附板上开设贯通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通孔与吸附通道连接,还与真空部连接,连接板设置于吸附板背面,连接板与外部车床的十字卡盘卡合连接,所述固定部为一固定板,固定板覆盖连接于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在固定板中间位置开设模槽,所述模槽贯通于固定板的两个侧面,模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坯件的形状相同,模槽用于卡入待加工坯件,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待加工坯件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部、连接吸附部、固定部,真空部的一端与外部真空系统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吸附部连接,真空部内部设置真空通道,所述连接吸附部包括吸附板、连接板,在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吸附通道,所述吸附通道向吸附板内部凹陷,在吸附板上开设贯通的真空通孔,所述真空通孔与吸附通道连接,还与真空部连接,连接板设置于吸附板背面,连接板与外部车床的十字卡盘卡合连接,所述固定部为一固定板,固定板覆盖连接于吸附板的一侧板面上,在固定板中间位置开设模槽,所述模槽贯通于固定板的两个侧面,模槽的形状与待加工坯件的形状相同,模槽用于卡入待加工坯件,所述固定板的厚度小于待加工坯件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专用曲面加工真空吸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在固定板与吸附板之间设置密封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品华张翔王晓军张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石嘴山市新宇兰山电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