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67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包括一底部和底面形成固接的基座,基座上端可拆式连接有一金属制的圆形放置板,圆形放置板上端设有四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底面和水表壳体底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同时基座上端还设有一自动机械手机构,以及设有一可用于一次性固定四个水表壳体、且可同时给四个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加工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该水表壳体固定工装不但可一次压合多个水表壳体,而且压合质量好,极大地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工装,尤其涉及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属于水表壳体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水表壳体通常都是将两个半体压合成一体,目前水表制造厂都有较为成熟的水表壳体压合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水表壳体的压合,已经由原来的一个一个压,提升为一次可以压合多个,而且可在压合的同时进行铣孔,但水表壳体为不规则形状,很多时候,压合过程中并没有压合到位,会产生压合缝隙,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相连带的,铣孔也会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如果在压合过程中能够压合到位,保证水表壳体的压合质量,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该水表壳体固定工装不但可一次压合多个水表壳体,而且压合质量好,极大地减少了废品的产生。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包括一底部和底面形成固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端可拆式连接有一金属制的圆形放置板,所述圆形放置板上端设有四个呈等距离设置的、用于放置水表壳体、且形状和水表壳体底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所述每个凹槽的底面和水表壳体底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同时,所述基座上端还设有一用于一次性抓取四个水表壳体的自动机械手机构,以及设有一可用于一次性固定四个水表壳体、且可同时给四个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加工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作为本技术之优选,所述自动机械手机构包括:一基于伺服控制的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所述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的底部和基座上端靠近左侧位置形成固接,所述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的活动端可活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底部设有四个基于伺服控制的电磁吸盘,所述四个电磁吸盘在第一连接盘的基体位置为:当电磁吸盘随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位于圆形放置板的正上方时,所述每个电磁吸盘和相对应的凹槽呈同一中轴线,以及第一连接盘和圆形放置板呈同一中轴线。作为本技术之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包括:一左端设有第一滑动导轨的纵向连接臂,一横向连接臂,一位于基座上端靠近右侧位置的、呈横向设置的第二滑动导轨,所述纵向连接臂的底部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第一伺服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导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臂右侧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第二伺服滑动机构和第一滑动导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横向连接臂底部可拆式连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底部设有四个可覆盖并固定住水表壳体上半部分的压盖体,所述每个压盖体内和水表壳体上半部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二接触传感器组,所述每个压盖体两侧,均设有用于给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基于伺服控制的伺服进给式铣刀;所述四个压盖体在第二连接盘的基体位置为:当压盖体随第一伺服滑动机构、第二伺服滑动机构位于圆形放置板的正上方时,所述每个压盖体和相对应的凹槽呈同一中轴线,以及第二连接盘和圆形放置板呈同一中轴线。作为本技术之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接触传感器组的数量为2-4个。作为本技术之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接触传感器组的数量为2-4个。采用上述技术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进行水表壳体的传递,可大大提高传递的效率和精准度;2、本技术在压合上下位置均设置接触传感器进行监测,在进行压合时,需要多个传感器接触到位后,才能进行水表壳体的压合,可极大地提高水表壳体的压合质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侧面外观结构图;其中,1、基座;2、圆形放置板;3、凹槽;4、第一接触传感器组;5、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6、第一连接盘;7、电磁吸盘;8、第一滑动导轨;9、纵向连接臂;10、横向连接臂;11、第二滑动导轨;12、第一伺服滑动机构;13、第二伺服滑动机构;14、第二连接盘;15、压盖体;16、第二接触传感器组;17、伺服进给式铣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结合图1可知,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包括一底部和底面形成固接的基座1,该基座1上端可拆式连接有一金属制的圆形放置板2,在圆形放置板2的上端设有四个呈等距离设置的、用于放置水表壳体、且形状和水表壳体底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3,每个凹槽3的底面和水表壳体底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4;并且第一接触传感器组4的数量为2-4个。在基座1上端还设有一用于一次性抓取四个水表壳体的自动机械手机构,以及设有一可用于一次性固定四个水表壳体、且可同时给四个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加工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在本技术中,优选的自动机械手机构包括:一基于伺服控制的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5,该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5的底部和基座1上端靠近左侧位置形成固接,该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5的活动端可活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盘6,在第一连接盘6的底部设有四个基于伺服控制的电磁吸盘7,这四个电磁吸盘7在第一连接盘6的基体位置为:当电磁吸盘7随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5位于圆形放置板2的正上方时,每个电磁吸盘7和相对应的凹槽3呈同一中轴线,以及第一连接盘6和圆形放置板2呈同一中轴线。在本技术中,优选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包括:一左端设有第一滑动导轨8的纵向连接臂9,一横向连接臂10,一位于基座1上端靠近右侧位置的、呈横向设置的第二滑动导轨11,纵向连接臂9的底部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第一伺服滑动机构12和第二滑动导轨11形成滑动连接,横向连接臂10右侧通过一基于伺服控制的第二伺服滑动机构13和第一滑动导轨8形成滑动连接;横向连接臂10底部可拆式连接有第二连接盘14,在第二连接盘14底部设有四个可覆盖并固定住水表壳体上半部分的压盖体15,每个压盖体15内和水表壳体上半部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二接触传感器组16,第二接触传感器组16的数量为2-4个。在每个压盖体15两侧,均设有用于给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基于伺服控制的伺服进给式铣刀17;在本技术中,四个压盖体15在第二连接盘14的基体位置为:当压盖体15随第一伺服滑动机构12、第二伺服滑动机构13位于圆形放置板2的正上方时,每个压盖体15和相对应的凹槽3呈同一中轴线,以及第二连接盘14和圆形放置板2呈同一中轴线。上述结构具体是这样使用的:需要加工压合的水表壳体的上下半壳体通过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5、以及电磁吸盘7吸附式抓取到凹槽3内,凹槽3内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4,当第一接触传感器组4和水表壳体的下半壳体接触时,会将信息传送给控制终端(本技术未写控制终端,但实际应用中会应用到),以此判定水表壳体的下半壳体已经较好地放置于凹槽3内;同时,纵向连接臂9通过第一伺服滑动机构12、第二滑动导轨11向左滑动至一定位置,以及横向连接臂10通过第二伺服滑动机构13、第一滑动导轨8向下滑动至压盖体15底部和相应的凹槽3内的水表壳体的上半壳体相接触,由于每个压盖体15内和水表壳体上半部分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二接触传感器组16,因此当第二接触传感器组16和水表壳体的上半壳体接触时,会将信息传送给控制终端,以此判定水表壳体的上半壳体已经较好地放置于压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包括一底部和底面形成固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端可拆式连接有一金属制的圆形放置板,所述圆形放置板上端设有四个呈等距离设置的、用于放置水表壳体、且形状和水表壳体底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凹槽的底面和水表壳体底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同时,所述基座上端还设有一用于一次性抓取四个水表壳体的自动机械手机构,以及设有一可用于一次性固定四个水表壳体、且可同时给四个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加工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包括一底部和底面形成固接的基座,所述基座上端可拆式连接有一金属制的圆形放置板,所述圆形放置板上端设有四个呈等距离设置的、用于放置水表壳体、且形状和水表壳体底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凹槽的底面和水表壳体底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一接触传感器组;同时,所述基座上端还设有一用于一次性抓取四个水表壳体的自动机械手机构,以及设有一可用于一次性固定四个水表壳体、且可同时给四个水表壳体进行铣孔加工的固定式铣孔加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机械手机构包括:一基于伺服控制的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所述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的底部和基座上端靠近左侧位置形成固接,所述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的活动端可活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底部设有四个基于伺服控制的电磁吸盘,所述四个电磁吸盘在第一连接盘的基体位置为:当电磁吸盘随多臂联动伺服机械手位于圆形放置板的正上方时,所述每个电磁吸盘和相对应的凹槽呈同一中轴线,以及第一连接盘和圆形放置板呈同一中轴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表壳体固定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雨莱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