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67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具体涉及型材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传输面板,所述传输面板前侧和后侧表面均设有存储箱,所述传输面板顶部设有铣削座,所述铣削座设置于存储箱顶部,所述箱体内壁顶部设有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翻向装置和压板,第一液压升降杆推动压板向下将型材压紧后再进行铣削,确保铣削工作的稳定进行,第二液压升降杆推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将转动板贴紧传输面板,随后第一电动推杆推动转动板向内侧移动,由两侧夹紧型材后,第二电动推杆推动限位板将型材由两侧顶部和底部夹紧,马达工作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可以将型材调整面向,调整后能对型材底部进行再次铣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
本技术涉及型材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
技术介绍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机械工程师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材的具体形状、材质、热处理状态、力学性能等参数,达到设计的精度要求。型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铣削工作,现有的铣削设备普遍是对型材的表面进行加工后调整型材面向再次送入设备内将表面均进行铣削加工,如此工作效率较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传输面板,所述传输面板前侧和后侧表面均设有存储箱,所述传输面板顶部设有铣削座,所述铣削座设置于存储箱顶部,所述箱体内壁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铣削座顶部,所述铣削座两侧均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外侧设有翻向装置,所述箱体顶部表面设有控制箱;所述翻向装置包括升降座、第二液压升降杆、活动板、第一电动推杆、马达、转动板、侧板、限位板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升降座设置于压板外侧,所述升降座与箱体之间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杆,所述升降座内侧设有活动板,所述升降座与活动板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两侧分别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设置于传输面板外侧,所述箱体内壁顶部设有检测面板,所述检测面板底部均匀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箱输入端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箱顶部表面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于传输面板前侧和后侧,所述固定板表面均匀设有吹风机。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铣削座两侧均设有电机,所述铣削座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铣削刀具。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与铣削座之间均匀设有液压缸,所述压板与箱体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表面设有马达,所述马达表面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马达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板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设有限位板,所述侧板与限位板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PLC控制器,所述控制箱表面设有多个控制开关和触控屏。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翻向装置和压板,在进行铣削工作前,第一液压升降杆推动压板向下将型材压紧后再进行铣削,确保铣削工作的稳定进行,顶面铣削完成后,第二液压升降杆推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将转动板贴紧传输面板,随后第一电动推杆推动转动板向内侧移动,由两侧夹紧型材后,第二电动推杆推动限位板将型材由两侧顶部和底部夹紧,马达工作带动转动板转动,从而可以将型材调整面向,调整后能对型材底部进行再次铣削加工,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设有铣削座和存储箱,检测面板底部的传感器对型材的型号和大小进行检测,随后控制箱发出控制制冷至液压缸推动铣削座向下移动,电机工作带动铣削刀具对型材表面进行铣削工作,同时吹风机工作将铣削后的皮层吹送至存储箱内,能够自动进行清理,便于长时间的自动化工作,便于统一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铣削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翻向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箱体、11入料口、12出料口、13检测面板、2传输面板、3存储箱、31固定板、32吹风机、4铣削座、41电机、42安装槽、43铣削刀具、5顶板、51液压缸、6压板、61第一液压升降杆、7翻向装置、71升降座、72第二液压升降杆、73活动板、74第一电动推杆、75马达、76转动板、77侧板、78限位板、79第二电动推杆、8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设有传输面板2,传输面板2前侧和后侧表面均设有存储箱3,传输面板2顶部设有铣削座4,铣削座4设置于存储箱3顶部,箱体1内壁顶部设有顶板5,顶板5设置于铣削座4顶部,铣削座4两侧均设有压板6,压板6外侧设有翻向装置7,箱体1顶部表面设有控制箱8;翻向装置7包括升降座71、第二液压升降杆72、活动板73、第一电动推杆74、马达75、转动板76、侧板77、限位板78和第二电动推杆79,升降座71设置于压板6外侧,升降座71与箱体1之间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杆72,升降座71内侧设有活动板73,升降座71与活动板73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4。箱体1两侧分别设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设置于传输面板2外侧,箱体1内壁顶部设有检测面板13,检测面板13底部均匀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箱8输入端连接,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型号设置为PC-UB500,红外传感器型号设置为RE200B,检测面板13底部的传感器对型材的型号和大小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箱8。存储箱3顶部表面设有固定板31,两个固定板31分别设置于传输面板2前侧和后侧,固定板31表面均匀设有吹风机32,吹风机32工作将铣削后的皮层吹送至存储箱3内,能够自动进行清理,便于长时间的自动化工作,便于统一处理。铣削座4两侧均设有电机41,铣削座4底部设有安装槽42,安装槽42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41输出轴传动连接,安装槽42底部设有铣削刀具43,电机41工作带动铣削刀具43对型材表面进行铣削工作。顶板5与铣削座4之间均匀设有液压缸51,压板6与箱体1之间均匀设有第一液压升降杆61,液压缸51推动铣削座4向下移动,进行铣削工作前,第一液压升降杆61推动压板6向下将型材压紧后再进行铣削。第一电动推杆74表面设有马达75,马达75表面设有转动板76,转动板76与马达75输出轴传动连接,转动板76顶部和底部均设有侧板77,侧板77内侧设有限位板78,侧板77与限位板78之间均匀设有第二电动推杆79,第二液压升降杆72推动升降板71向下移动,将转动板6贴紧传输面板2,随后第一电动推杆74推动转动板76向内侧移动,由两侧夹紧型材后,第二电动推杆79推动限位板将型材由两侧顶部和底部夹紧,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传输面板(2),所述传输面板(2)前侧和后侧表面均设有存储箱(3),所述传输面板(2)顶部设有铣削座(4),所述铣削座(4)设置于存储箱(3)顶部,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设置于铣削座(4)顶部,所述铣削座(4)两侧均设有压板(6),所述压板(6)外侧设有翻向装置(7),所述箱体(1)顶部表面设有控制箱(8);/n所述翻向装置(7)包括升降座(71)、第二液压升降杆(72)、活动板(73)、第一电动推杆(74)、马达(75)、转动板(76)、侧板(77)、限位板(78)和第二电动推杆(79),所述升降座(71)设置于压板(6)外侧,所述升降座(71)与箱体(1)之间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杆(72),所述升降座(71)内侧设有活动板(73),所述升降座(71)与活动板(73)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传输面板(2),所述传输面板(2)前侧和后侧表面均设有存储箱(3),所述传输面板(2)顶部设有铣削座(4),所述铣削座(4)设置于存储箱(3)顶部,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设置于铣削座(4)顶部,所述铣削座(4)两侧均设有压板(6),所述压板(6)外侧设有翻向装置(7),所述箱体(1)顶部表面设有控制箱(8);
所述翻向装置(7)包括升降座(71)、第二液压升降杆(72)、活动板(73)、第一电动推杆(74)、马达(75)、转动板(76)、侧板(77)、限位板(78)和第二电动推杆(79),所述升降座(71)设置于压板(6)外侧,所述升降座(71)与箱体(1)之间设有第二液压升降杆(72),所述升降座(71)内侧设有活动板(73),所述升降座(71)与活动板(73)之间均匀设有第一电动推杆(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铣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分别设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设置于传输面板(2)外侧,所述箱体(1)内壁顶部设有检测面板(13),所述检测面板(13)底部均匀设有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箱(8)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