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67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中心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和龙门架,龙门架包括竖梁和横梁,底座上设有水平驱动装置,横梁的两端与竖梁滑动连接,且竖梁上设有竖直驱动装置,横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均设有第一电机、转轴和铣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另一端连接铣刀,横梁上还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电机和调节轴,调节轴与横梁转动连接,调节电机设置在横梁上并与调节轴联动,调节轴上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分别螺接在调节轴上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次能够对两个齿轮箱外壳进行铣平面加工,铣平面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
本技术涉及加工中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齿轮箱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很广泛,在风力发电机组当中就经常用到,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齿轮箱其主要功用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在齿轮箱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齿轮箱外壳进行铣平面加工,通常由龙门加工中心来加工。公告号为CN2097165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包括两个立柱、横梁、底座、工作台、机头与铣头切换机构,横梁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立柱的顶部焊接,所述底座位于两个立柱中间,且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相靠近的一侧相焊接,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机头设置在横梁的前侧,所述铣头切换机构安装在机头的底部,所述机头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气缸,所述横梁的正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丝杆,所述机头的背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两个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与丝杆滑动连接;所述铣头切换机构包括电机箱、刀库、驱动电机、转杆、伸缩电缸、限位圈、旋转板、工作铣头与备用铣头,所述电机箱的顶部与机头的底部连接,所述刀库安装在电机箱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位于电机箱的内腔中,且驱动电机的顶部与电机箱内壁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的底部与刀库的顶部延伸至刀库的内腔中,所述转杆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伸缩电缸的顶部与转杆远离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板顶部的中间位置与伸缩电缸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圈的内壁与旋转板的外壁相接触,且限位圈的外壁与刀库的内壁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龙门加工中心每次只能对一个齿轮箱外壳进行铣平面加工,铣平面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其每次能够对两个齿轮箱外壳进行铣平面加工,铣平面加工效率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和龙门架,龙门架包括竖梁和横梁,竖梁设置在底座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与底座滑动配合,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竖梁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竖梁,横梁的两端与竖梁滑动连接,且竖梁上设有用于驱动横梁竖直移动的竖直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横梁,横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均设有第一电机、转轴和铣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相连,另一端连接铣刀,横梁上还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电机和调节轴,调节轴与横梁转动连接,调节电机设置在横梁上并与调节轴联动,调节轴上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分别螺接在调节轴上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轴转动,调节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使用者根据需求将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之间的距离调节好,通过水平驱动装置调节龙门架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竖直驱动装置调节横梁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刀座和第二底座与底座之间的距离,第一刀座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二刀座上的第一电机分别驱动相应的铣刀转动,从而实现每次能够对两个齿轮箱外壳进行铣平面加工的目的,铣平面加工效率较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电机与调节轴之间通过减速机构联动,减速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设置在调节电机上,从动轮设置在调节轴上,皮带套设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并被主动轮和从动轮张紧,主动轮小于从动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减速作用,使调节轴获得的转速小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的转速,以便使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能够以较慢的速度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梁上还设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张紧杆和张紧轮,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横梁上,张紧杆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张紧轮与张紧杆转动连接,张紧轮抵触皮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皮带出现松弛现象时,启动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通过张紧杆带动张紧轮移动,使张紧轮紧抵皮带,将皮带张紧,以便皮带能够继续正常转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张紧轮为工字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张紧轮设置为工字轮,能够提高皮带与张紧轮之间的稳定性,减小了皮带与张紧轮分离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水平电机、水平丝杠、水平螺母块和第一传动机构,底座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水平槽,水平丝杠转动连接于水平槽内,水平螺母块螺接在水平丝杠上,水平螺母块与水平槽滑动配合,竖梁与水平螺母块相连,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底座上的水平丝杠均连接第一链轮,水平电机设置在底座上,水平电机上连接有两个第二链轮,链条设置为两个,每个链条分别套设在一个第一链轮和一个第二链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平电机,水平电机带动两个第二链轮同时转动,第二链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链条带动第一链轮转动,第一链轮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水平丝杠转动,水平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水平螺母块移动,水平螺母块带动竖梁移动,从而实现驱动竖梁移动的目的,且整个驱动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水平电机就能够完成对两个竖梁的移动,节能能源。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保护水平电机的防护壳,水平电机处于防护壳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的设置能够对水平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进行保护,从而减小了水平电机和第一传动机构被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与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电机与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水平电机出现故障,则可将防护壳拆卸下来,以便对水平电机进行维修,为维修水平电机提供了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第一燕尾块,竖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一燕尾块上转动连接有滑轮,第一燕尾槽底部设有滑槽,第一燕尾块处于第一燕尾槽内并与第一燕尾槽滑动配合,滑轮处于滑槽内并与滑槽滚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移动过程中,第一燕尾块在第一燕尾槽内滑动,滑轮在滑槽内滑动,从而减小了横梁在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使横梁的移动过程更加顺利。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使用时,启动调节电机,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轴转动,调节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朝向相反方向移动,使用者根据需求将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之间的距离调节好,通过水平驱动装置调节龙门架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竖直驱动装置调节横梁与底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刀座和第二底座与底座之间的距离,第一刀座上的第一电机和第二刀座上的第一电机分别驱动相应的铣刀转动,从而实现每次能够对两个齿轮箱外壳进行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1)和龙门架(2),龙门架(2)包括竖梁(3)和横梁(4),竖梁(3)设置在底座(1)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与底座(1)滑动配合,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竖梁(3)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竖梁(3),横梁(4)的两端与竖梁(3)滑动连接,且竖梁(3)上设有用于驱动横梁(4)竖直移动的竖直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横梁(4),其特征在于:横梁(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上均设有第一电机(41)、转轴(42)和铣刀(43),转轴(4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1)相连,另一端连接铣刀(43),横梁(4)上还设有调节装置(32),调节装置(32)包括调节电机(33)和调节轴(34),调节轴(34)与横梁(4)转动连接,调节电机(33)设置在横梁(4)上并与调节轴(34)联动,调节轴(34)上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上分别螺接在调节轴(34)上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包括底座(1)和龙门架(2),龙门架(2)包括竖梁(3)和横梁(4),竖梁(3)设置在底座(1)上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与底座(1)滑动配合,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竖梁(3)水平移动的水平驱动装置,水平移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竖梁(3),横梁(4)的两端与竖梁(3)滑动连接,且竖梁(3)上设有用于驱动横梁(4)竖直移动的竖直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横梁(4),其特征在于:横梁(4)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上均设有第一电机(41)、转轴(42)和铣刀(43),转轴(42)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1)相连,另一端连接铣刀(43),横梁(4)上还设有调节装置(32),调节装置(32)包括调节电机(33)和调节轴(34),调节轴(34)与横梁(4)转动连接,调节电机(33)设置在横梁(4)上并与调节轴(34)联动,调节轴(34)上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段,第一刀座(28)和第二刀座(29)上分别螺接在调节轴(34)上方向相反的螺纹段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机(33)与调节轴(34)之间通过减速机构(37)联动,减速机构(37)包括主动轮(38)、从动轮(39)和皮带(40),主动轮(38)设置在调节电机(33)上,从动轮(39)设置在调节轴(34)上,皮带(40)套设在主动轮(38)和从动轮(39)上并被主动轮(38)和从动轮(39)张紧,主动轮(38)小于从动轮(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龙门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上还设有张紧装置(45),张紧装置(45)包括第一液压缸(46)、张紧杆(47)和张紧轮(48),第一液压缸(46)设置在横梁(4)上,张紧杆(47)设置在第一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怀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利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