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624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底座、校直装置、送料装置和卷绕装置,底座的底端与工作平台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包括六组校直滚轮、三组第一校直滚轴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送料装置包括两组送料滚轮、第一送料滚轴、第二送料滚轴、进料管、出料嘴和两组固定座,卷绕装置包括卷绕台、中心柱、边柱、旋转座、电动机、减速器、连接带、切刀、两组顶杆、三组控制臂和三组安装座,卷绕台内设置有工作腔,卷绕台的底端与工作平台的顶端的右半区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不用更换卷绕装置的部件就可以调节弹簧的直径的尺寸,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弹簧加工
,具体为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
技术介绍
弹簧是利用金属材料弹性变形特性制造的机械零部件,其在汽车、航天航空、电力设备、铁路设备、家电以及五金等制造业用途广泛,弹簧卷绕机是目前十分高效的弹簧加工自动化设备,现有的弹簧卷绕机包括校直装置、送料装置、和卷绕装置,校直装置将钢丝抻直,消除钢丝原有的弯曲变形,送料装置将钢丝压紧并向前推送,卷绕装置控制钢丝卷绕成圈状,并将卷绕完成部分切断下来,现有的弹簧卷绕机使用中发现,现有的弹簧卷绕机不能调节所生成的弹簧的直径的尺寸,需要更换卷绕装置的部件才能达到改变尺寸的目的,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提出该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能够不用更换卷绕装置的部件就可以调节弹簧的直径的尺寸,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该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底座、校直装置和送料装置,底座的底端与工作平台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底座(2)、校直装置和送料装置,底座(2)的底端与工作平台(1)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的后端与底座(2)的前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包括六组校直滚轮(3)、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的后端均与底座(2)的前端连接,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的内壁分别与六组校直滚轴的外壁的中间区域可滑动连接,送料装置的后端与底座(2)的前端的右半区域连接,送料装置包括两组送料滚轮(6)、第一送料滚轴(7)、第二送料滚轴(8)、进料管(9)、出料嘴(10)和两组固定座(11...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簧加工用卷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底座(2)、校直装置和送料装置,底座(2)的底端与工作平台(1)的顶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的后端与底座(2)的前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校直装置包括六组校直滚轮(3)、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的后端均与底座(2)的前端连接,三组第一校直滚轴(4)和三组第二校直滚轴(5)的内壁分别与六组校直滚轴的外壁的中间区域可滑动连接,送料装置的后端与底座(2)的前端的右半区域连接,送料装置包括两组送料滚轮(6)、第一送料滚轴(7)、第二送料滚轴(8)、进料管(9)、出料嘴(10)和两组固定座(11),两组固定座(11)的后端与底座(2)的前端的右半区域连接,两组固定座(11)的前半区域均设置有固定孔,两组固定孔的内壁分别与进料管(9)和出料嘴(10)的外壁连接,第一送料滚轴(7)和第二送料滚轴(8)的后端均与底座(2)的前端连接,第一送料滚轴(7)和第二送料滚轴(8)的圆周外壁的中间区域分别与两组送料滚轮(6)的内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卷绕台(12)、中心柱(13)、边柱(14)、旋转座(15)、电动机(16)、减速器(17)、连接带(18)、切刀(19)、两组顶杆(20)、三组控制臂(21)和三组安装座(22),所述卷绕台(12)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卷绕台(12)的底端与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端的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旋转座(15)的后端与所述卷绕台(12)的前端的左半区域连接,所述旋转座(15)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内设置有旋转柱(23),所述旋转柱(23)内设置有调节腔,所述旋转柱(23)的前端的中间区域与所述中心柱(13)的后端连接,所述旋转柱(23)的前端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边柱(14)的前端与所述中心柱(13)的前端齐平,所述边柱(14)的后端穿过所述调节槽伸入所述调节腔内,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两组第一液压杆(24),两组所述第一液压杆(24)的底端与所述调节腔的下壁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液压杆(2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边柱(14)的伸入调节腔部分的侧壁的前部和后部连接,所述旋转柱(23)的后端设置有从动轮(25),所述减速器(17)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轮(26),所述从动轮(25)与驱动轮(26)之间通过连接带(18)连接,所述减速器(17)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动机(16)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聪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运河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