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57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涉及机械设备领域。该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操作台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操作台的侧壁并向滑动槽的内部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组件,且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矫直组件。该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通过矫直组件和夹紧组件,将铝材的一端进行夹紧后进行矫直,避免了铝材两端受力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铝材表面抗腐性能极高,能有效地防止酸、碱、盐侵蚀,是防建筑灰浆腐蚀最好的品种,而且铝材即使在苛刻,恶劣环境下装饰使用,也能确保50年寿命以上不腐蚀、不老化、不褪色、不脱落,因此使得铝材的使用范围及其广泛。在铝材的使用工程中需要对铝材进行不同类型的加工,从而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拉直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加工类型,但是因为铝的延展性较强,强度较低,现有拉直机对铝材进行拉直作业时通常采用两端固定再进行拉直,因此在拉直过程中时常出现铝材受到破坏的情况,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操作台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操作台的侧壁并向滑动槽的内部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组件,且所述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矫直组件。优选的,矫直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均为空腔且内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穿过支撑块的顶壁和固定块的底壁并向固定块的内部延伸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内顶壁上,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且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的内底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穿过固定块的顶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手柄。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上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均焊接有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辊,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限位辊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固定辊。优选的,夹紧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焊接有连接块和两个限位板,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底部穿过连接块并向外界延伸且转动连接有压块,且所述压块两侧的外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板滑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螺纹杆的顶部穿过连接块的顶壁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手柄。优选的,所述固定辊的上表面与活动块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通过设置的夹紧组件,将铝材的一端夹紧,工作状态的电机带动活动块在第一螺纹杆上移动,从而带动铝材的移动,而铝材在通过矫直组件时,对铝材的外表面进行矫直,且因仅固定铝材的一端,对其进行拉动,避免了现有拉直机对铝材进行拉直作业时采用两端固定再进行拉直,出现铝材受到破坏的情况。2、该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通过设置的矫直组件,在夹紧组件拉动铝材时,铝材外表面受到固定辊和限位辊的挤压,从而达到矫直铝材的作用,且可以调节限位辊的高度,从而可以改变固定辊和限位辊之间的距离,对不同厚度的铝材进行矫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矫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螺纹杆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101支撑柱、102滑动槽、103电机、104主轴、105第一螺纹杆、106活动块、2支撑块、201固定块、202第二螺纹杆、203第一皮带轮、204皮带、205第二皮带轮、206连接杆、207第一转动手柄、3限位块、301滑块、302滑槽、303限位辊、304固定辊、4支撑板、401连接块、402限位板、403第三螺纹杆、404压块、405第二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101,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02,操作台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03,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04,主轴104远离电机103的一端穿过操作台1的侧壁并向滑动槽102的内部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5,第一螺纹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槽102的侧壁上,第一螺纹杆10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6,活动块106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组件,且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矫直组件,通过设置的夹紧组件,将铝材的一端夹紧,工作状态的电机103带动活动块106在第一螺纹杆105上移动,从而带动铝材的移动,而铝材在通过矫直组件时,对铝材的外表面进行矫直,且因仅固定铝材的一端,对其进行拉动,避免了现有拉直机对铝材进行拉直作业时采用两端固定再进行拉直,出现铝材受到破坏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矫直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块2,两个支撑块2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201,两个支撑块2的内部均为空腔且内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2,第二螺纹杆202的顶部穿过支撑块2的顶壁和固定块201的底壁并向固定块201的内部延伸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01的内顶壁上,两个第二螺纹杆202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03,两个第一皮带轮20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204且通过皮带204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5,第二皮带轮20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连接杆206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01的内底壁上。更为具体的,连接杆206的顶部穿过固定块201的顶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手柄207,通过设置的第一转动手柄207,便于控制连接杆206的转动。进一步的,两个第二螺纹杆202的外表面上均螺纹连接有限位块3,两个限位块3的侧壁上均焊接有滑块301,支撑块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301相适配的滑槽302,两个滑块301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辊303,操作台1的顶部且位于限位辊303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固定辊304,通过设置的矫直组件,在夹紧组件拉动铝材时,铝材外表面受到固定辊304和限位辊303的挤压,从而达到矫直铝材的作用,且可以调节限位辊303的高度,从而可以改变固定辊304和限位辊303之间的距离,对不同厚度的铝材进行矫直。在本实施例中,夹紧组件包括支撑板4,支撑板4的侧壁上焊接有连接块401和两个限位板402,连接块4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403,第三螺纹杆403的底部穿过连接块401并向外界延伸且转动连接有压块404,且压块404两侧的外壁分别与两个限位板402滑动相连接。更位具体的,第三螺纹杆403的顶部穿过连接块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101),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操作台(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04),所述主轴(104)远离电机(103)的一端穿过操作台(1)的侧壁并向滑动槽(102)的内部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5),所述第一螺纹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槽(10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10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6),所述活动块(106)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组件,且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矫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柱(101),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操作台(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03),所述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04),所述主轴(104)远离电机(103)的一端穿过操作台(1)的侧壁并向滑动槽(102)的内部延伸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5),所述第一螺纹杆(10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槽(102)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螺纹杆(105)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6),所述活动块(106)的顶部设置有夹紧组件,且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矫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加工用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矫直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块(2),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201),两个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均为空腔且内底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2),所述第二螺纹杆(202)的顶部穿过支撑块(2)的顶壁和固定块(201)的底壁并向固定块(201)的内部延伸且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01)的内顶壁上,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202)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03),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203)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204)且通过皮带(204)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5),所述第二皮带轮(205)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6),所述连接杆(206)的底部转动连接在固定块(201)的内底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张改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大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