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38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以不损害气相的工作流体的流通性的方式具备具有对于大气压的优异耐压性且轻量化的传热部件,另外,能够使传热部件的受热部中的热量输入均匀化。该散热器具备: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的传热部件;以及在该传热部件的散热部连接的、配置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片组,所述传热部件具有从所述受热部到所述散热部连通并且封入有工作流体的一体的内部空间,在所述受热部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和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与该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电气/电子部件等进行冷却的散热器,尤其涉及具备具有优异的耐压性且轻量化的传热部件的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在电子设备内部,在基板上高密度地搭载有电子部件等发热体。作为对电子部件等发热体进行冷却的机构,有时使用散热器。作为散热器,一般使用具备多个作为传热部件发挥功能的管状的热管的散热器(热管式散热器)。作为热管式散热器,例如有在设置有多个管状的热管的外周面突出设置有平板状的多个散热片的热管式散热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是构成为通过多个管状的热管的传热功能将发热体的热量向散热片输送,并使其从该散热片散热的散热器。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散热器中,若将由多个热管构成的热管组与发热体热连接,则热管的受热量根据与发热体的距离而不同,因此存在无法使各热管的受热均匀化,无法得到充分的冷却性能的情况。另外,在各热管的外周面存在倒角部,在倒角部外侧产生的空隙无助于热管组的传热,因此无法使热管组的受热部的体积足够大,存在仍然无法得到充分的冷却性能的情况。另外,由于伴随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而发热体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其中,具备: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的传热部件;以及在该传热部件的散热部连接的、多个第二散热片,/n所述传热部件具有从所述受热部到所述散热部连通并且封入有工作流体的一体的内部空间,/n在所述受热部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和支撑部件,所述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通过使多个板状片立起设置于所述传热部件的内表面上而形成,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与多个所述板状片面接触的第一平板部、与该第一平板部相对的第二平板部、以及连接该第一平板部和该第二平板部的第三平板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JP 2019-0796021.一种散热器,其中,具备:具有与发热体热连接的受热部的传热部件;以及在该传热部件的散热部连接的、多个第二散热片,
所述传热部件具有从所述受热部到所述散热部连通并且封入有工作流体的一体的内部空间,
在所述受热部的内部空间设置有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和支撑部件,所述受热部内表面表面积增大部通过使多个板状片立起设置于所述传热部件的内表面上而形成,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与多个所述板状片面接触的第一平板部、与该第一平板部相对的第二平板部、以及连接该第一平板部和该第二平板部的第三平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还具备:在所述传热部件的散热部连接的管体;以及与该管体热连接的多个第一散热片,
所述传热部件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管体的内部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平板部的面积比所述第二平板部的面积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平板部沿着所述传热部件的传热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平板部从所述第一平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及另一端分别延伸,所述第二平板部从所述第三平板部的与连接第一平板部的一端相反的一端向外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三平板部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阳介川畑贤也稻垣义胜三浦达朗青谷和明中村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