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38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获得一种能使提高机械强度和确保冷却性能两者兼顾的冷却器。冷却器包括:底座(4),在其上表面装设有半导体元件(11);框体(3),其叠置于底座(4)的背面侧,在框体与底座(4)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6);螺钉(12),其配置在底座(4)与框体(3)的重叠区域的外周部,并将底座(4)与框体(3)紧固并固定;O形环(14),其将制冷剂流路(6)的外周部密封;以及接合构件(2),其配设在制冷剂流路(6)的比外周部更靠内侧的、与底座(4)接触的框体(3)的接合面部(7),接合构件以非贯穿的状态嵌入底座(4)和框体(3),通过使接合界面不露出于外部的接合构件(2)来加强框体(3)与底座(4)的接合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却器。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在通过交流电来驱动电动机的情况下,为了将蓄电池等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在车辆上装设有包括逆变器、转换器等的电力转换装置。电力转换装置是在电力转换电路中包含半导体元件的结构,由于半导体元件会伴随电力转换而发热,因此,需要用于对半导体元件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例如,作为冷却器,公开有一种结构,将半导体元件装设于带冷却翅片的热沉的上表面,并使壳体与热沉的翅片突出的背面侧接合,从而设置冷却用水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有一种结构,为了使在上表面装设功率模块的板构件薄壁化并抑制板构件变形,在与板构件的背面接触的框体侧设置引导肋,在该引导肋上设置功率模块的螺栓紧固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公开有一种结构,在构成散热基板与热沉之间的水密封部的部分处设置双层的O形环,在外侧的O形环与内侧的O形环之间设置供漏水逸散的液体排出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6214号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装设有半导体元件;/n框体,所述框体叠置于所述底座的背面侧,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n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配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框体的重叠区域的外周部,并将所述底座与所述框体紧固并固定;/n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将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外周部密封;以及/n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配设在所述制冷剂流路的比所述外周部更靠内侧的、与所述底座接触的所述框体的接合面部,所述接合构件以非贯穿的状态嵌入所述底座和所述框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2 JP 2019-080716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装设有半导体元件;
框体,所述框体叠置于所述底座的背面侧,在所述框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制冷剂流路;
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配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框体的重叠区域的外周部,并将所述底座与所述框体紧固并固定;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将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外周部密封;以及
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配设在所述制冷剂流路的比所述外周部更靠内侧的、与所述底座接触的所述框体的接合面部,所述接合构件以非贯穿的状态嵌入所述底座和所述框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流路由形成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的槽部构成,
所述接合面部是供所述底座的背面接合的所述框体的所述上表面中的、由所述槽部围成的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草谦行野口雅弘大村尚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