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VaporChamber)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的内部空间形成为真空状态,并且用于注入工作流体的注入口形成在平面。因此可以消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冷却装置时的不便之处,且可以在内部空间快速形成真空状态,并且在短时间内能够注入大量的工作流体。由于注入口形成在平面上,因此,能够防止形成真空或注入工作流体及密封时均热板破损和制造缺陷。
技术介绍
通常,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CPU、RAM、电路板和电池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屏幕显示图像或显示声音,并且通过保持设定工作,对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和帮助。由于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其CPU处理速度快,能够执行各种任务,因此CPU工作量很大,从而CPU产生大量热量。此外,由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薄型的结构,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设置有效的冷却单元并不容易。因此,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便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其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且用于散热,其特征在于,/n包括:/n下部板(20),形成为金属材质的板形状,且所述下部板(2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部(22),所述下部板(20)的一侧的上表面形成有以预定间隔隔开并凸出的多个第一凸起(21),并且形成有从外侧边缘以预定间隔朝内侧向上沿着边缘形状凸出形成的第一接合体(23);及/n上部板(10),形成为与所述下部板(20)相对应的形状,且凸出形成有接合于下部板(20)的上侧的第二接合体(13),并且以对应于上述第一凸起(21)的方式凸出形成有第二凸起(11),用于向内部注入工作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6 KR 10-2019-00440201.一种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其设置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内部且用于散热,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下部板(20),形成为金属材质的板形状,且所述下部板(2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部(22),所述下部板(20)的一侧的上表面形成有以预定间隔隔开并凸出的多个第一凸起(21),并且形成有从外侧边缘以预定间隔朝内侧向上沿着边缘形状凸出形成的第一接合体(23);及
上部板(10),形成为与所述下部板(20)相对应的形状,且凸出形成有接合于下部板(20)的上侧的第二接合体(13),并且以对应于上述第一凸起(21)的方式凸出形成有第二凸起(11),用于向内部注入工作流体的注入口(12)形成在第二凸起(11)的内侧,当下部板(20)弯曲并接触于所述注入口(12)时,以密封注入口(12)的方式向下侧方向凸出形成有段差(14);
其中,通过真空注入体(30),使以紧贴结合于所述上部板(10)的注入口(12)的方式实现接合状态的上部板(10)与下部板(20)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并且将工作流体注入到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器、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游戏设备或者平板电脑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注入体(30)形成为大于注入口(12),以便紧贴于上部板(10)的注入口(12),从而以覆盖上部板(10)的注入口(12)的方式实现结合,并且由于形成有吸入口(31),因此通过连接在上侧的真空泵来吸入均热板内部空间的空气,使内部空间处于真空状态,并且,形成在所述真空注入体(30)上侧或侧面的供应口(32)连接有工作流体注入装置,从而能够将工作流体注入到处于真空状态的内部空间。
4.一种无注入管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薄膜均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下部板(20)的步骤(S10),形成为金属材质的板形状,且所述下部板(2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凸起部(22),所述下部板(20)的一侧的上表面形成有以预定间隔隔开并凸出的多个第一凸起(21),并且形成有从外侧边缘以预定间隔朝内侧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基雨,金宗善,金相景,崔京龙,
申请(专利权)人:极地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