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381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控制器装置,其包括:一散热模块、一第一控制模块、一第二控制模块、一第一导电结构以及一第二导电结构。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散热模块上。第二控制模块设置在散热模块上,且第一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散热模块之间。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第一控制模块。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第一控制模块。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增加散热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应用于电动车的控制器装置。
技术介绍
首先,随着节能减碳的全球性热议,各国对于新能源车的品质及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适应不同法规及不同人群的需求,各种零部件的规格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作出高集成且模块化的驱动器,来适应不同的规格需求变得日益重要。接着,现有技术的电动车的驱动器一般都是将驱动器的控制电路、功率晶体管与电容设置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并无模块化设计的概念。因此,无模块化的设计会使得较难应付不同客户规格,且该设计架构若功率需求提高会使得功率晶体管与电容数量增加,最终使得印刷电路板面积变大。此外,现有技术的功率晶体管与电容都是朝向同一方向层叠于印刷电路板上,但此设计将会导致驱动器的整体结构变厚,且电容散热不易。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来增加电动车的控制器装置的散热效率,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器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装置包括:/n一散热模块;/n一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上;/n一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上,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沿着远离所述散热模块的一方向堆叠设置;/n一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的第一定位板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导电柱;以及/n一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的第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装置包括:
一散热模块;
一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上;
一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模块上,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及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沿着远离所述散热模块的一方向堆叠设置;
一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的第一定位板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一导电柱;以及
一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且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二导电结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上的第二定位板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导电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锁固件以及一第二锁固件,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的第一锁固孔,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还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板上的第二锁固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一对应于所述第一锁固孔的第一开孔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二锁固孔的第二开孔;其中,所述第一锁固件依序通过所述第一开孔以及所述第一锁固孔与所述散热模块嵌合,以将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散热模块上,所述第二锁固件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固孔与所述散热模块嵌合,以将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散热模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一第一末端部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末端部的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二定位板包括一第三末端部以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三末端部的第四末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柱至所述第一末端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导电柱至所述第二末端部的距离相异,且所述第二导电柱至所述第三末端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导电柱至所述第四末端部的距离相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一电路板、一芯片以及一电容,所述电路板包括一背向所述散热模块的第一表面以及一面向所述散热模块的第二表面,所述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电容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结构以及一位于所述散热结构上且相对于所述散热结构呈凹陷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表面的其中一部分抵靠在所述散热结构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所述电容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谦江在民李国荣阎柏均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