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以及涂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33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以及涂胶设备;所述柔性材料采用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所述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所述胶辊包括上下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辊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左右叠合;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上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胶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贴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挡板位置调整方便、快速,并且不会出现漏胶,实现无损耗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以及涂胶设备
本技术涉及柔性材料表面涂胶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以及涂胶设备。
技术介绍
根据产品的制造需求,在一些布料、铜箔、纸等柔性材料的表面需要涂覆涂料(本技术简称涂胶);比如用于电路领域中的柔性基板的涂胶;对柔性材料表面涂胶一般需要使用专门的涂胶设备,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涂胶设备是将胶液转送到胶辊处的上胶盘里;从材料卷轴过来的柔性材料经过上胶盘,此时上胶盘内的胶液涂覆在柔性材料表面以实现上胶,之后上胶的柔性材料经过胶辊,胶辊一般由上下斜对的两个辊构成,上辊刮去柔性材料表面多余的胶液以满足上胶的厚度需求;其中上胶盘起到装载胶液以及收集刮去的胶液的用处。一般,涂胶设备的上胶盘两侧需要使用挡板来控制涂胶的宽度以及防止胶液的溢出,挡板需要与上胶盘以及与胶辊同时配合使用,挡板需要与上胶盘紧密贴合,并且也需要与胶辊紧密贴合;结合图2,传统的挡板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挡板的形状一般都是设计的标准的形状,挡板在安装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调整好了与胶辊的配合却无法保证与上胶盘的配合,或者调整好了与上胶盘的配合却又无法保证与胶辊配合;或者,当挡板调整好,在涂胶过程中,挡板会出现磨损,也会造成挡板与胶辊贴合面和/或上胶盘贴合面产生一定的缝隙而造成溢胶;轻微的溢胶会造成上胶的幅宽变宽,并且幅宽可能发生不规则的形状,严重的溢胶会造成胶液的浪费。传统的挡板由于磨损产生了缝隙,需要对涂胶设备进行重新调整挡板与胶辊和/或上胶盘的贴合度,如果挡板磨损严重而导致贴合度无法调整,则需要更换挡板,这样挡板的使用周期比较低,也会造成浪费;并且一旦挡板磨损,在贴合度调整过程中,可能需要挡板与胶辊贴得很紧,这样容易导致挡板与胶辊磨伤柔性材料,从而造成柔性材料破损断裂等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能够方便挡板的位置调整,节约挡板位置调整的时间,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柔性材料上胶时溢胶。本技术的第一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所述柔性材料采用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所述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所述胶辊包括上下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辊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左右叠合;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上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胶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贴合面。优选地,所述第二挡板的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四贴合面。具体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设备,本技术的第二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左挡板、右挡板;所述胶辊包括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辊贴合,所述上辊位于所述上胶盘上方;所述左挡板以及右挡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上胶盘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挡板以及右挡板分别与所述上胶盘、上辊以及下辊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右挡板中至少一个采用第一目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式挡板。优选地,所述左挡板与右挡板均采用所述组合式挡板,所述左挡板的第一挡板与右挡板的第一挡板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挡板通过左固定座与所述上胶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右挡板通过右固定座与所述上胶盘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所述左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左挡板的左侧、所述右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右挡板的右侧。具体地,所述左挡板与所述左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右挡板与所述右固定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左固定座与所述上胶盘可拆卸连接,所述右固定座与所述上胶盘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组合式挡板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可以分开,能够分别维护与辊筒及上胶盘的贴合度,从而让安装以及维修维护快速,维护完后将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采用螺栓固定,从而使挡板与辊筒以及上胶盘贴合完好不会出现漏胶,实现无损耗生产;并且延长了挡板的使用周期,节约了材料,也避免等待备件影响生产;同时由于挡板不用与胶辊过紧贴合,还避免了材料断裂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涂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涂胶设备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左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右挡板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涂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给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材料10的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40、上胶盘40两侧的挡板60、胶辊,其中胶辊包括上辊30及下辊20;上辊30与下辊20不是采用上下正对的方式,而是在上下方向错开一定的角度而斜对的方式,其中上辊30朝向上胶盘40的方向;上胶盘40与下辊20贴合。挡板60的目的是起到了挡住胶液而不让胶液溢出柔性材料10的边缘,通过调整两侧挡板60的距离来调整上胶幅宽。通过调整上下辊的间隙就能够调整上胶的厚度。参考图2,现有技术的挡板属于一体成型的结构,挡板60底部具有与上胶盘40的上表面贴合第一贴合面61,挡板60的顶部具有与上辊30的表面形状适配、且与上辊30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63,挡板60的一个侧部具有与下辊20的表面形状适配、且与下辊20的表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62,挡板60的三个贴合面与上胶盘40以及胶辊紧密配合,能够防止胶液的溢出。由于传统的挡板60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挡板60安装时,需要让三个贴合面与各个部件紧密的配合,但由于挡板60的结构固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的调整比较困难,往往出现了挡板60与上胶盘40配合完成但是却无法与胶辊完成贴合,或者挡板60与胶辊配合完成但是却无法与上胶盘40完成贴合,这样会造成挡板与胶辊或上胶盘40留有间隙,从而导致胶液溢出,溢出不严重会造成上胶的幅宽增加;溢出严重的还会造成胶液浪费,且无法高速稳定的生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柔性材料10断裂的隐患。基于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柔性材料10的涂胶设备,该涂胶设备采用的挡板60属于组合式挡板,如图6所示,应用所述组合式挡板的涂胶设备包括了左挡板60(A)、右挡板60(B),左挡板60(A)与右挡板60(B)对称设置。以左挡板60(A)为例对所述组合式挡板进行说明。如图3,左挡板60(A)包括第一挡板64、第二挡板65;第一挡板64用于与胶辊配合,第一挡板64顶部具有与上辊30的表面形状适配、且与上辊30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63,第一挡板64的一个侧部具有与下辊20的表面形状适配、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所述柔性材料采用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所述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所述胶辊包括上下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辊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左右叠合;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上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胶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贴合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用组合式挡板,所述柔性材料采用涂胶设备进行涂胶,所述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所述胶辊包括上下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辊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挡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左右叠合;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上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三贴合面,所述第一挡板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二挡板具有与所述上胶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第一贴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具有与所述下辊的表面形状匹配、且与所述下辊的表面贴合的第四贴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


4.一种柔性材料表面涂胶设备,包括上胶盘、胶辊、左挡板、右挡板;所述胶辊包括斜对的上辊以及下辊;所述上胶盘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社景茂杰
申请(专利权)人:金安国纪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