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63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BIM模型,其中,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工作面包括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根据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基于BIM模型进行钢筋建模时,无需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减小了绘制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建模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使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是通过设计软件或者运维软件,把二维结构图纸翻模生成三维构件,而钢筋模型是基于三维构件上表达的钢筋配置信息。在传统的BIM设计软件中,构件的钢筋模型的建立是需要按实体模型逐根钢筋建立,也就是说,BIM模型中一个构件包括多少根钢筋,就需要对应绘制多少钢筋图元。当该构件的钢筋骨架较复杂时,对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来说,绘制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需要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所带来的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该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包括: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确定所述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和所述配置参数得到所述钢筋排布信息。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所述工作面上重复排布,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步骤包括: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所述排布单元的示意图;根据所述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所述示意图,以绘制所述排布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以及所述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所述排布单元,以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或者所述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所述端部拉结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以及根据所述端部拉结结构和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所述BIM模型的钢筋模型。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其中,所述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确定所述钢筋的拉结参数,其中,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锚固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弯折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和所述拉结参数计算所述所述BIM模型的钢筋长度。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该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第一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第二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又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又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BIM模型,针对BIM模型中的结构构件,确定其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然后根据该钢筋排布信息绘制该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实现了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钢筋对应的二维平面表达,最后再根据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出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也即,通过二维平面表达翻模,生成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通过本专利技术,将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拆解为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也即工作面的平面表达,最终通过二维至三维的翻模,得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因此,绘制人员只需完成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配置,而无需逐根绘制和配置钢筋图元,简化了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减少了建模工作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中一种端部拉结参数的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中另一种端部拉结参数的配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需要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所带来的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专利技术中,获取到BIM模型后,针对BIM模型中包括的结构构件,将其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拆解为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绘制,也即拆解为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的钢筋结构的绘制,其中,在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时,针对结构构件的一个工作面,先确定该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然后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该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实现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的二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n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n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n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
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
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
确定所述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和所述配置参数得到所述钢筋排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所述工作面上重复排布,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所述排布单元的示意图;
根据所述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所述示意图,以绘制所述排布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以及所述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所述排布单元,以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或者
所述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