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20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密封装置,所述套体由前套体、后套体组成,所述密封装置由拉链、链把、链座、连接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拉链将前套体与后套体滑动连接形成套体,并将缓降装置放置其中,当其处于闲置状态,且被人们搁置在不起眼的阴暗角落时,即使长期搁置该装置,该装置也能够通过该套体将外界的灰尘阻隔于该套体表面,从而有效避免了该装置内部形成积灰的情况的发生,使得该装置在面对下次使用时能够发挥应有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
本技术涉及缓降装置防护
,尤其涉及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
技术介绍
当人们遇到火灾事件,且无法及时脱离困境时,往往需要借助缓降装置由人们所居住的楼层处安全达到地面,从而脱离火灾困境;1、虽然现有的缓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但是当其处于闲置状态时,人们往往都是将其搁置在不起眼的阴暗角落,长期搁置后,该装置内部将会形成积灰,该积灰将会影响该装置在下次使用时的性能,并且当其放置在地面上时,由于外界因素,该装置容易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产生剧烈碰撞,容易导致该装置出现损坏的现象,当出现此现象后,将会直接影响该装置的使用效率;2、且其表面会因长期与阴暗角落的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形成生锈的现象,着同样会影响该装置在下次使用时的性能;3、不仅如此,当人们在火灾现场逃生时,往往需要使用到防毒面具,当真正需要用到防毒面具时,人们常常会因为遗忘了防毒面具的放置处,使得火灾逃生过程中的有毒气体对人们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背绳、密封装置,所述套体由前套体、后套体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连接;所述套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背绳;所述套体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置物口,两个所述置物口处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所述套体的前侧开设有通孔A;所述套体为双层结构;所述后套体的中空层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上开设有充气口;所述气囊个数为N,N≥2;所述密封装置由拉链、链把、链座、连接块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拉链上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链座上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块上套装有链把,所述链把的前端为环形结构;所述链把的前端套装于连接块上,所述链把的后端上开设有通孔B;所述拉链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拉链左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A,所述拉链右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B;所述磁铁A为“凸”型结构,所述磁铁B为“凹”型结构;所述背绳的一端与后套体的上端连接,所述背绳的另一端与后套体的下端连接,所述背绳与后套体为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利用拉链将前套体与后套体滑动连接形成套体,并将缓降装置放置其中,当其处于闲置状态,且被人们搁置在不起眼的阴暗角落时,即使长期搁置该装置,该装置也能够通过该套体将外界的灰尘阻隔于该套体表面,从而有效避免了该装置内部形成积灰的情况的发生,使得该装置在面对下次使用时能够发挥应有的性能;本技术套体的设置,防止了该装置出现磕碰的现象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该装置在放置于地面时,避免出现因外界因素,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产生剧烈碰撞的现象的发生,防止该装置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不影响该装置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本技术套体的设置,防止了该装置出现生锈的现象的发生,避免了该装置因长期与阴暗角落的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形成生锈的现象的发生,从而不会影响该装置在下次使用时的性能;本技术为了避免该套体在使用过程中因拉链的滑动,而造成其内部缓降装置的裸露,甚至掉落的现象的发生,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通过在拉链左右两侧的链座内部分别安装有磁铁,且处于拉链左侧的磁铁A为“凸”型结构,处于拉链右侧的磁铁B为“凹”型结构,通过磁铁之间的嵌入式连接,以及磁铁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能够有效地将拉链左右两侧的链座进行吸附式卡接的连接方式,从而有效地将拉链左右两侧地链座进行固定,防止其出现滑动脱落的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人们在火灾逃生时的安全保障;本技术在套体的前侧开设有置物口,通过该置物口,人们可将火灾逃生必备的防毒面具置于其中,避免了人们出现遗忘的现象的发生,使得人们在火灾逃生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避免了火灾逃生过程中的有毒气体对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从而保证人们的健康不受有毒气体的影响;本技术通过在后套体的中空层处设置气囊,使得逃生中的人们在由背绳背负该装置时,气囊可代替该装置与人们后背接触,从而避免了该装置坚硬的部分接触到人们背部,保证了人们在逃生过程中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拉链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囊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磁铁A、磁铁B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套体,2-背绳,3-通孔A,4-拉链,5-链把,6-置物口,7-链座,8-磁铁A,9-磁铁B,10-气囊,11-充气口,12-中空层,13-连接块,14-通孔B。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1、背绳2、密封装置,套体1由前套体、后套体组成;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连接;套体1后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背绳2;套体1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置物口6,两个置物口6处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套体1的前侧开设有通孔A3;套体1为双层结构;后套体的中空层12内部设置有气囊10,气囊10上开设有充气口11;气囊10个数为N,N≥2;密封装置由拉链4、链把5、链座7、连接块13组成,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拉链4连接,拉链4上滑动连接有链座7,链座7上焊接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为“U”型结构,连接块13上套装有链把5,链把5的前端为环形结构;链把5的前端套装于连接块13上,链把5的后端上开设有通孔B14;拉链4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链座7;拉链4左侧的链座7内部安装有磁铁A8,拉链4右侧的链座7内部安装有磁铁B9;磁铁A8为“凸”型结构,磁铁B9为“凹”型结构;背绳2的一端与后套体的上端连接,背绳2的另一端与后套体的下端连接,背绳2与后套体为一体结构。实施例2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手持链把5处的通孔B14,将链把5拿起,然后通过链把5分别拽动拉链4左右两侧的链座7,使处于拉链4左侧链座7内部的磁铁A8与处于拉链4右侧链座7内部的磁铁B9得到分离,从而将该套体1分为前套体与后套体,然后将缓降装置放置于该前套体与后套体内部,再通过拽动链把5将拉链4左右两侧的链座7合并上,使缓降装置能够放置其中,当其处于闲置状态,且被人们搁置在不起眼的阴暗角落时,即使长期搁置该装置,该装置也能够通过该套体1将外界的灰尘阻隔于该套体1表面,从而有效避免了该装置内部形成积灰的情况的发生,使得该装置在面对下次使用时能够发挥应有的性能,该套体1的设置,防止了该装置出现生锈的现象的发生,避免了该装置因长期与阴暗角落的空气中的水分接触,而形成生锈的现象的发生,从而不会影响该装置在下次使用时的性能,且该套体1的设置,防止了该装置出现磕碰的现象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该装置在放置于地面时,避免出现因外界因素,该装置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产生剧烈碰撞的现象的发生,防止该装置出现损坏的现象,从而不影响该装置的使用效率,接着通过套体的前侧开设的置物口6,人们可将火灾逃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背绳、密封装置,所述套体由前套体、后套体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连接;所述套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背绳;所述套体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置物口,两个所述置物口处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n所述套体的前侧开设有通孔A;所述后套体的中空层内部设置有气囊;/n所述密封装置由拉链、链把、链座、连接块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拉链上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链座上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套装有链把;所述链把的前端套装于连接块上;/n所述拉链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拉链左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A,所述拉链右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B;/n所述背绳的一端与后套体的上端连接,所述背绳的另一端与后套体的下端连接,所述背绳与后套体为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缓降装置的防护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体、背绳、密封装置,所述套体由前套体、后套体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密封装置连接;所述套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背绳;所述套体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置物口,两个所述置物口处分别安装有密封装置;
所述套体的前侧开设有通孔A;所述后套体的中空层内部设置有气囊;
所述密封装置由拉链、链把、链座、连接块组成,所述前套体、后套体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拉链上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链座上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套装有链把;所述链把的前端套装于连接块上;
所述拉链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链座;所述拉链左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A,所述拉链右侧的链座内部安装有磁铁B;
所述背绳的一端与后套体的上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精道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