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13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内腔、进氨口、进水口及出液口,所述进氨口用于氨液进入所述内腔,所述进水口用于水进入所述内腔;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包括:弹力网,固定于所述内腔的底部;若干个镂空悬浮球,设置于所述内腔,并置于所述弹力网的上部;其中,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同时冲击所述镂空悬浮球时,所述镂空悬浮球旋转,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所述出液口排出。通过镂空悬浮球旋转搅动氨液和水,使氨被水充分稀释,氨水浓度较低,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
本申请涉及紧急泄氨器
,特别是涉及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
技术介绍
紧急泄氨器就是氨制冷系统的安全设备之一,一旦系统发生严重意外事故,为了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或防止事故扩大,系统中的氨就可以通过紧急泄氨器排出至大型蓄水池或污水池。目前的氨制冷系统,虽然都设置了紧急泄氨器,但是都只设置在高压贮氨器上,紧急泄氨阀需要手动开启,泄氨量与水量没有配比。此类泄氨系统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只能泄放高压贮氨器内的液氨,而没有考虑到低压贮氨器的紧急泄氨问题。众所周知,空气中氨的浓度在25~35ppm这样很低的浓度时,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睁不开眼,这时要手动开启紧急泄氨阀基本不可能;即使采取防护措施打开了紧急泄氨阀,排放出去的氨可能由于稀释的水量太小,导致氨水浓度太高,高浓度的氨水同样给周边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内腔、进氨口、进水口及出液口,所述进氨口用于氨液进入所述内腔,所述进水口用于水进入所述内腔;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包括:弹力网,固定于所述内腔的底部;若干个镂空悬浮球,设置于所述内腔,并置于所述弹力网的上部;其中,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同时冲击所述镂空悬浮球时,所述镂空悬浮球旋转,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所述出液口排出。根据本申请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本体设有内腔、进氨口、进水口及出液口,进氨口用于氨液进入内腔,进水口用于水进入内腔;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包括:弹力网,其固定于内腔的底部,若干个镂空悬浮球设置于内腔,并置于弹力网的上部;当氨液和水同时冲击镂空悬浮球时,镂空悬浮球旋转,使氨液和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出液口排出;通过镂空悬浮球旋转搅动氨液和水,使氨被水充分稀释,氨水浓度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另外,根据本申请说明书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输氨液管,与所述本体的上部一体铸成,其下端为所述进氨口;输水管,与所述进水口一体构成;其中,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氨口靠近,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进氨口与所述出液口同轴设置或错开设置,以促使所述混合液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本体的底面为平面或外球面,用于加快所述混合液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倾斜隔板,其等距固定于所述内腔的一侧内壁;若干个第二倾斜隔板,其等距固定于所述内腔的另一侧内壁;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隔板交错设置,用于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在所述第一倾斜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隔板之间交换流动,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倾斜隔板和所述第二倾斜隔板均为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隔板与所述内腔的另一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倾斜隔板与所述内腔的一侧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漏斗件,上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漏斗件的第一出口位于侧部;若干个第二漏斗件,上沿与所述内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漏斗件的第二出口位于侧部;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一漏斗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漏斗件交错设置,用于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在所述第一漏斗件和所述第二漏斗件之间交换流动,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的内壁等距设有多个弧形凸起,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形成旋涡状流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漏斗件的第一侧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漏斗件的第二侧的高度,所述第二漏斗件的第三侧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漏斗件的第四侧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错开设置,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左右流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均为不锈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的示意性透视图一;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的示意性透视图二,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的示意性透视图一。1-本体;2-内腔;3-进氨口;4-进水口;5-出液口;6-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7-输氨液管;8-输水管;9-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10-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61-弹力网;62-镂空悬浮球;91-第一倾斜隔板;92-第二倾斜隔板;93-第一间隙;94-第二间隙;101-第一漏斗件;102-第一出口;103-第二漏斗件;104-第二出口;105-弧形凸起;106-第一侧;107-第二侧;108-第三侧;109-第四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的示意性透视图一。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一般性地可包括本体1和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10。其中,本体1设有内腔2、进氨口3、进水口4及出液口5,进氨口3用于氨液进入内腔2,进水口4用于水进入内腔2。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10。可选地,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和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10均为不锈钢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具体地,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一般可包括弹力网61和镂空悬浮球62。其中,弹力网61通过螺钉固定于内腔2的底部,若干个镂空悬浮球62直接设置于内腔2,并置于弹力网61的上部,氨液和水同时冲击镂空悬浮球61时,镂空悬浮球61旋转,以使得氨液和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出液口5排出。当氨液和水同时冲击镂空悬浮球61时,镂空悬浮球61旋转,使氨液和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出液口5排出。通过镂空悬浮球61旋转搅动氨液和水,使氨被水充分稀释,氨水浓度较低,不会污染环境。更具体地,通过镂空悬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所述本体(1)设有内腔(2)、进氨口(3)、进水口(4)及出液口(5),所述进氨口(3)用于氨液进入所述内腔(2),所述进水口(4)用于水进入所述内腔(2);/n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10);/n所述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包括:/n弹力网(61),固定于所述内腔(2)的底部;/n若干个镂空悬浮球(62),设置于所述内腔(2),并置于所述弹力网(61)的上部;/n其中,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同时冲击所述镂空悬浮球(61)时,所述镂空悬浮球(61)旋转,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所述出液口(5)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设有内腔(2)、进氨口(3)、进水口(4)及出液口(5),所述进氨口(3)用于氨液进入所述内腔(2),所述进水口(4)用于水进入所述内腔(2);
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和/或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和/或第三无动力搅拌装置(10);
所述第一无动力搅拌装置(6)包括:
弹力网(61),固定于所述内腔(2)的底部;
若干个镂空悬浮球(62),设置于所述内腔(2),并置于所述弹力网(61)的上部;
其中,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同时冲击所述镂空悬浮球(61)时,所述镂空悬浮球(61)旋转,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自所述出液口(5)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氨液管(7),与所述本体(1)的上部一体铸成,其下端为所述进氨口(3);
输水管(8),与所述进水口(4)一体构成;
其中,所述进水口(4)与所述进氨口(3)靠近,以使得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充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氨口(3)与所述出液口(5)同轴设置或错开设置,以促使所述混合液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的底面为平面或外球面,用于加快所述混合液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扰流式紧急泄氨器出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动力搅拌装置(9)包括:
若干个第一倾斜隔板(91),其等距固定于所述内腔(1)的一侧内壁;
若干个第二倾斜隔板(92),其等距固定于所述内腔(1)的另一侧内壁;
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隔板(91)和所述第二倾斜隔板(92)交错设置,用于所述氨液和所述水在所述第一倾斜隔板(91)和所述第二倾斜隔板(92)之间交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恩吉张兴凯任瑜杰田星强王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