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08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包括圆台,圆台置于筒盖的中间位置处,且圆台的底部与筒盖一体固接,所述圆台的中上部向下凹陷形成拿捏槽,拿捏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拿捏槽间隔设置,达到防止筒盖滑落造成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
技术介绍
透析是利用不同分子量物质穿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扩散过程,用于分离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杂质分子。通常是将半透膜制成袋状,将样品溶液置入袋内,将此透析袋浸入水或缓冲液中,样品溶液中的分子量大的分子被截留在袋内,而小分子物质不断扩散透析到袋外,直到袋内外两边的浓度达到平衡为止。保留在透析袋内未透析出的样品溶液称为“保留液”,袋(膜)外的溶液称为“渗出液”或“透析液”。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539618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在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入水口安装进水滤片和密封盖,在出水口处安装出水滤片和密封帽;密封盖和密封帽能够将外界的细菌、杂质阻隔在外界,避免污染筒内干粉;进水滤片和出水滤片既能够对透析液进行过滤,还能保证在没有密封盖和密封帽的情况不会出现漏粉的状况,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透析效果好的优点。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持圆台的外侧对筒盖进行操作,筒盖极易从手中滑落至地面上而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通过在筒盖的圆台上设置拿捏槽,拿捏槽增加手持圆台时的摩擦力,以达到防止筒盖滑落造成污染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包括圆台,圆台置于筒盖的中间位置处,且圆台的底部与筒盖一体固接,所述圆台的中上部向下凹陷形成拿捏槽,拿捏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拿捏槽间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圆台的中上部间隔设置多个拿捏槽,使用该筒盖时,令手指对圆台的拿捏槽施力,手指夹持圆台对筒盖进行转移,相对比现有技术手指直接对圆台施力的状况,拿捏槽增加手持圆台时的稳定性,达到了防止筒盖滑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拿捏槽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拿捏槽的表面设置防滑纹,防滑纹增加拿捏槽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转移筒盖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纹水平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拿捏槽沿着圆台的顶部倾斜向下设置,将拿捏槽内的防滑纹水平设置,进一步增加手持拿捏槽时的摩擦力,提高筒盖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筒盖滑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台中心插设有入水口,入水口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段和下段,下段的内径大于上段的内径,且下段和圆台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与下段和圆台固定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圆台的中心插设入水口,入水口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段和下段,下段和圆台之间设置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加强圆台的连接结构,提高圆台自身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圆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盖下表面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盖合槽,盖合槽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的宽度比外圈的宽度宽,且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筒盖的下方设置盖合槽,盖合槽的内圈比外圈宽,增强盖合槽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提高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进一步加强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密封性,提高筒盖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槽和定位块,定位槽水平向着靠近筒盖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定位块固设于定位槽的中间位置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筒盖时,令定位槽的底部与透析装置形成卡接,进一步加强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筒盖的使用效果,且定位槽内的定位块具有指示方向的作用,便于定位槽与透析装置形成卡接,提高筒盖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盖上的棱呈圆角状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筒盖上的棱设置成圆角,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筒盖时,筒盖上的棱将操作人员的手指划伤,提高筒盖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圆台外侧间隔设置多个拿捏槽,令手指对圆台的拿捏槽施力并对筒盖进行转移,拿捏槽增加手持圆台时的稳定性,防止筒盖滑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2、通过在拿捏槽表面设置防滑纹,防滑纹增加拿捏槽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转移筒盖过程中的稳定性;3、通过将筒盖上的棱设置成圆角,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筒盖时,筒盖上的棱将操作人员的手指划伤,提高筒盖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筒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筒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圆台;2、拿捏槽;3、防滑纹;4、入水口;41、上段;42、下段;5、加强筋;6、盖合槽;61、内圈;62、外圈;621、密封圈;7、定位组件;71、定位槽;72、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包括圆台1,圆台1置于筒盖的中间位置处,且圆台1的底部与筒盖一体固接,所述圆台1的中上部向下凹陷形成拿捏槽2,使用该筒盖时,令手指对圆台1的拿捏槽2施力,手指夹持圆台1对筒盖进行转移,相对比现有技术手指直接对圆台1施力的状况,拿捏槽2增加手持圆台1时的稳定性,达到了防止筒盖滑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的效果。结合图1和图2,拿捏槽2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三个,且三个拿捏槽2间隔设置,方便拇指、食指和中指相互配合对筒盖进行操作,且三个拿捏槽2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3,防滑纹3增加拿捏槽2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转移筒盖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滑纹3水平设置,配合沿着圆台1顶部倾斜向下设置的拿捏槽2,进一步增加手持拿捏槽2时的摩擦力,提高筒盖在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筒盖滑落到地面上造成污染。结合图3和图4,圆台1中心插设有入水口4,入水口4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段41和下段42,下段42的内径大于上段41的内径,且下段42和圆台1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5,加强筋5与下段42和圆台1固定相连,加强筋5加强圆台1的连接结构,提高圆台1自身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圆台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筒盖下表面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盖合槽6,盖合槽6包括内圈61和外圈62,内圈61的宽度比外圈62的宽度宽,增强盖合槽6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提高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内圈61和外圈6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21,密封圈621进一步加强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密封性,提高筒盖的使用效果。如图1所示,筒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组件7,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槽71和定位块72,定位槽71水平向着靠近筒盖中心的方向凹陷设置,定位块72固设于定位槽71的中间位置处.使用该筒盖时,令定位槽71的底部与透析装置形成卡接,进一步加强筒盖与透析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筒盖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包括圆台(1),圆台(1)置于筒盖的中间位置处,且圆台(1)的底部与筒盖一体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1)的中上部向下凹陷形成拿捏槽(2),拿捏槽(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拿捏槽(2)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包括圆台(1),圆台(1)置于筒盖的中间位置处,且圆台(1)的底部与筒盖一体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1)的中上部向下凹陷形成拿捏槽(2),拿捏槽(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拿捏槽(2)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拿捏槽(2)表面设置有防滑纹(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3)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血液干粉透析装置的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1)中心插设有入水口(4),入水口(4)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上段(41)和下段(42),下段(42)的内径大于上段(41)的内径,且下段(42)和圆台(1)之间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常春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