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取样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3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取样桶,包括有桶体(1),在桶体(1)的桶底(2)开有进液孔(22),其特征是在进液孔(22)上固定有能开闭的瓣膜(3),桶底(2)与桶体(1)为可拆卸卸式结构相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样桶整体结构十分合理、形体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中空式的手柄内放置密度计,有效地减少了它的损毁率;滑轮和拉线的组合使用,有效地防止了拉绳的打结,使取样工作变得非常简易和清洁;取样桶开有的底开式设计,使海水贯穿桶体而过,彻底解决了以往的取样桶只能取到表层港水的难题;同时取样桶的桶盖设计,能十分有效地使桶体内海(淡)水在本取样桶,在上拉过程中与外界海(淡)水的隔离,保证了水样的代表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样桶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值得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取样的工具,尤其指一种用于港口、河口中水质取样的液体取样桶
技术介绍
水尺计重,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的原理,通过对承运船舶之排水量及船用物料的测定,依据船舶的准确图表,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鉴定工作。这是一种科学的计量方法,目前在国际贸易上广泛应用于进出口之散装煤、盐、矿砂、海沙、生铁、废钢、石油焦、硫磺、磷灰土、化肥等类商品之计重。其优点是省时、省力、省费用,并能避免装卸损耗误差因素,迅速计算出整船货物的重量,对扩大散装运输,降低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速运输周转和港口疏运,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宁波北仑港每年进口2400万吨的铁矿砂和40万吨的化肥均采用水尺计重这一计重方式。由于船舶排水量表都是根据标准海水密度编制的,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实的港水密度进行排水量的修正,因此是否能准确测量港水密度直接关系到计重结果的准确。如何取到有代表性的港水样品,又是测准密度的关键。港水或河水的密度是根据水深的不同而不同,随潮汐的变化而变化,为保证港水或河水取样的准确性,取样点要在船舯位置,一半水尺深度。而现有的取样桶往往存在如下缺陷1.重量太轻。当水流较急时,水桶会斜飘起来无法下沉,经常取到的是不足半桶的海水样本;2.只能取到表面水样。由于顶部进水的结构,当取样桶进入水里,灌满水后,不管再放多深,桶里始终就是原先灌满的那部分表层水样,代表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尺计重的准确性,船方经常就此提出异议,影响了我们的形象;为此一种发名明称为《液体采样器》,其专利号为92232585.5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新的结构,其结构为该液体采样器,具有取样桶,其特征在于取样桶的上部装有上密封球和丝扣连接的可调压帽,在取样桶的底部装有挡板、下密封球和丝扣连接的阀座。这种结构虽然解决了上述两缺点,但其缺点是,其设计的结构较复杂,如采样器工作时,其上下开口均需密封球来完成,体积也较大,所以制作比较麻烦,且原料多而成本贵。并且它存在着如下的缺点a、密度计携带不方便,容易破碎; b、取样桶不够小巧,携带不方便;c、所用的绳索易缠绕,影响工作效率;d、所用的绳索容易脏,不够雅观,不便携带。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对现有的取样桶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水尺计重便携式深层海淡水取样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且采集样品准确的液体取样筒。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液体取样桶,包括有桶体,在桶体的桶底开有进液孔,其特征是在进液孔上固定有能开闭的瓣膜,桶底与桶体为可拆卸式结构相固定。上述的可拆卸式结构可优选为具有作重锤的桶底圆周上的外螺纹与桶体的内螺纹螺接相固定,并在连接处套置有“O”形密封圈。上述的瓣膜可由耐折、有弹性的橡胶片制成,并通过螺钉与桶底相固定。上述的桶体其上端开口部活动地连接有吊环,在该吊环的顶部串接由拉绳,该拉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手柄上的滑轮缠绕在一起。上述的吊环其两边环杆上可活动地串接有桶盖,且在桶盖上方的两边环杆上设置有桶盖限位杆。上述的滑轮其侧面上还可设有在打开状态时,只能使滑轮倒转而不能前转的保险扣,在滑轮的另一侧面设有摇手柄。上述的滑轮与手柄的固定为可脱卸式结构相固定。上述的可脱卸式结构为在手柄上设有插孔和凹槽孔,所述滑轮的两个固定脚即夹置于该插孔和凹槽孔中。上述的凹槽孔可设置于套置在手柄上的套筒上,并与可转动套筒一端相顶触,而该转动套筒其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手柄上的外螺纹相互螺接在一起。上述的手柄其内还可以为放置测试水质密度计的孔腔,孔腔端部螺接有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进液孔通过瓣膜来实现进液孔的开闭,桶体与作为重锤的桶底以可拆卸式结构相固定。设计结构简单,由原来的上下密封球开闭结构,而改用瓣膜只控制对进液孔开闭的结构,大大地简化了制作工艺,减小了制作成本。并且桶体的桶底有双重的作用,一是盛液体之用,二是作重锤之用,这样取样桶就形成上轻下重,在取样时,能有效地保证取样桶能竖直向下沉入液体中,使液体从下至上流入桶体内,又由于在桶口设有桶盖该桶盖采用密度比水重的材料制成,厚度较薄,在桶体自由下沉时,就不会影响在桶体中的液体自下而上的置换,在取样桶上提时,又能避免上部的液体进上桶体,从而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并且本技术取样桶还配套有与拉绳相组合的滑轮结构,而滑轮以可脱卸式结构固定于手柄上,且手柄内腔还可以放置测试液体的密度计,这样又解决了密度计携带不方便、容易破碎、无理想放置容器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拉绳易打结、易脏、不够雅观、不便携带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对港水取样的实际使用,我们答出如下结率论,1、本取样桶整体结构十分合理、形体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中空式的手柄内中放置密度计,有效地减少了它的损毁率;滑轮和拉线的组合使用,有效地防止了拉绳的打结,使取样工作变得非常简易和清洁;取样桶通过底部开孔并用瓣膜封口的设计,在桶的下沉过程中,海水贯穿桶体而过,经多次实验,能准确地保证取到不同深度的港水,彻底解决了以往的取样桶只能取到表层港水的难题;并且修理、更换零配件非常容易和简单,可长期反复使用;且本技术取样桶的重量适宜,能有效避免在流水较急情况下桶体的斜向上漂而沉不下去的缺点,同时取样桶的桶盖设计,能十分有效地使桶体内海(淡)水在本取样桶,在上拉过程中与外界海(淡)水的隔离,保证了水样的代表性。本技术取样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水尺计重工作的港水密度的难题,受到船方及各口岸单位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检验检疫鉴定部门在口岸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本技术取样桶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值得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与图1中拉绳相配套的手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桶体1,在桶体1的桶底2开有进液孔22,在进液孔22上固定有能开闭的瓣膜3,该瓣膜3为耐折、有弹性的橡胶片制成,并由螺钉21与桶底2相固定,桶底2除作底板作用外,还具有作重锤的作用。桶底2与桶体1为可拆卸式结构相固定。该可拆卸式结构相固定为桶底2圆周上的外螺纹与桶体1的内螺纹相互螺接在一起,并在连接处套置有“O”形密封圈23。在桶体1其上端开口部活动地连接有吊环4,见图1所示,在该吊环4的顶部串接由拉绳,该拉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手柄7上的滑轮6缠绕在一起,见图2所示。在吊环4其两边环杆上可活动地还串接有桶盖5,且在桶盖5上方的两边环杆上设置有桶盖限位杆41。如图2所示,所述滑轮6其侧面上设有在打开时只能使滑轮6倒转而不能前转的保险扣(在图中未画出),在滑轮6的另一侧面设有摇手柄61,并且该滑轮6与手柄7的固定为可脱卸式结构相固定,该可脱卸式结构相固定为在手柄7上设有固定凹槽孔72和滑动凹槽孔81,所述滑轮6的两个固定脚62即被夹置于该两凹槽孔72、81中,滑动凹槽孔81设置于套置在手柄7上的套筒8上,并与可转动套筒9一端相顶触,而该转动套筒9其内壁上的内螺纹91与手柄7上的外螺纹71相互螺接在一起。在手柄7内部为可以放置测试水质密度计的孔腔73,孔腔73端部螺接有封盖74。本技术取样桶的制作方法如下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取样桶,包括有桶体(1),在桶体(1)的桶底(2)开有进液孔(22),其特征是在进液孔(22)上固定有能开闭的瓣膜(3),桶底(2)与桶体(1)为可拆卸式结构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骅陆剑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