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0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前石墨锥内部斜向设有小通孔,该通孔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以及所述的间隙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前石墨锥开了四个小孔后,使有一部分惰性气体传输到前、后石墨锥的边沿结合部,有效的阻止了空气进入前后石墨锥形成的腔体内,降低了对石墨管的损害,从而大大提高了石墨管的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
技术介绍
已经知道,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学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对于整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有着重要的影响。石墨炉炉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性能指标,炉体承载着给自身和石墨管冷却的水循环、给石墨管加热的电传导、传输给石墨管保护用的惰性气体等任务。石墨炉炉体若能很好实现水循环、电传导、传输惰性气体等功能,将大大地提高整台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大大地提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所使用的石墨管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前石墨锥内部斜向设有小通孔,该通孔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以及所述的间隙相连通。便于更好地分流惰性气体,所述小通孔设有四个,且均匀设置。本技术有如下优点在前石墨锥开了四个小孔后,使有一部分惰性气体传输到前、后石墨锥的边沿结合部,有效的阻止了空气进入前后石墨锥形成的腔体内,降低了对石墨管的损害,从而大大提高了石墨管的寿命。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1和后石墨锥2,在装配石磨管后,前石墨锥1和后石墨锥2之间设有间隙3;前石墨锥1内部斜向设有四个小通孔11,小通孔11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4和间隙3相连通。石墨炉炉体的前石墨锥1和后石墨锥2与石墨管一起装配后,前、后石墨锥的边沿结合部有一部分空气进入前后石墨锥形成的腔体内,在高温时,对石墨管的损伤很大。在前石墨锥1开了四个小孔后,使有一部分惰性气体传输到前、后石墨锥的边沿结合部,有效的阻止了空气进入前后石墨锥形成的腔体内,降低了对石墨管的损害,从而大大提高了石墨管的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其特征在于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前石墨锥内部斜向设有小通孔,该通孔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以及所述的间隙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通孔设有四个,且均匀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前石墨锥内部斜向设有小通孔,该通孔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以及所述的间隙相连通。本技术在前石墨锥开了四个小孔后,使有一部分惰性气体传输到前、后石墨锥的边沿结合部,有效的阻止了空气进入前后石墨锥形成的腔体内,降低了对石墨管的损害,从而大大提高了石墨管的寿命。文档编号G01N21/74GK2924522SQ20062012280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体生, 揭海利 申请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原子吸收的电加热石墨炉炉体,包括有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其特征在于:前石墨锥和后石墨锥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前石墨锥内部斜向设有小通孔,该通孔的两端与惰性气体通道以及所述的间隙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体生揭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