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一种增强的高强钛合金技术

技术编号:2605694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一种增强的高强钛合金,属于钛合金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进行第一热处理后,第一冷却至第二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二热处理;然后第二冷却至室温,再升温至第三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三热处理;第一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上10~30℃,时间为15~30min;第二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下40~75℃,时间为1h;第三热处理的温度为500~550℃,时间为4~6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处理方法处理后的高强钛合金在晶界处产生“羽毛状”晶界α相,阻止了拉伸过程中的沿晶断裂,可去除钛合金中的残余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一种增强的高强钛合金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和一种增强的高强钛合金。
技术介绍
钛合金作为一种密度低、中高温强度高、具有优良综合力学性能的材料,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航空航天工业中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传统的钛合金锻件工艺材料利用率低,且生产周期长、制造工艺复杂,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可以直接实现材料的近净成形,减少了制造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其中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成形复杂的大型结构件。利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成形的高强钛合金,在以电弧为热源对丝材逐渐熔化沉积的过程中,由于复杂的热循环过程,在钛合金组织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导致钛合金材料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差的低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下降。现有技术通常通过热处理的方法来提高钛合金的力学性能,但是现有的热处理方法通常是针对钛合金铸件和锻件的,钛合金的锻件和铸件的组织一般均为等轴组织,晶粒较小,热处理过程通常在α相区进行,且机理是通过热处理,打断连续的晶界,以提高力学性能;而电弧增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进行第一热处理后,第一冷却至第二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二热处理;将所述第二热处理所得高强钛合金第二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升温至第三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三热处理;/n所述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材质为α+β型高强钛合金;/n所述第一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上10~30℃,时间为15~30min;/n所述第二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下40~75℃,时间为0.8~1.2h;/n所述第三热处理的温度为500~550℃,时间为4~6h。/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进行第一热处理后,第一冷却至第二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二热处理;将所述第二热处理所得高强钛合金第二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升温至第三热处理的温度进行第三热处理;
所述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材质为α+β型高强钛合金;
所述第一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上10~30℃,时间为15~30min;
所述第二热处理的温度为电弧增材制造高强钛合金的β相变点以下40~75℃,时间为0.8~1.2h;
所述第三热处理的温度为500~550℃,时间为4~6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的冷却速率为6~9℃/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猛崔一南沙昊方岱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